岳飞的满江红的诗句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一首响彻千年的《满江红》,最近又走进大家的视野。岳飞是家喻户晓的爱国民族英雄,是宋朝光彩夺目的将星之一,深得军心和民心的统帅。他短暂的一生,一直忠实地履践着背刺“尽忠报国”的誓言。岳飞已逝,《满江红》永存,爱国的热血不泯,这或许就是我们一遍遍重温历史的意义。
关于岳飞
你需要知道的9件事
少年岳飞
岳飞,少负气节,办事沉稳话不多。家中贫困却勤学不辍,尤其喜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
他拜周同为师,学会了周同的全部技艺,能左右开弓,武艺“一县无敌”。周同死后,岳飞每逢朔日、望日便到他的坟墓祭奠他。父亲岳和见此很是感慨,问他:“你若被国家任用,应该会为国家殉难以成全大义吧。”
史书上没有记载岳飞的回答,但我们都知道,他用一生给出了坚定的答案。
岳飞的神力之巨
岳飞天赋异禀,自小小年纪起,便神力盖世。史载其“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其子岳云如父,从军征战后,每战,都手握两铁椎,重八十斤,先诸军登城。
岳飞的破敌之勇
出身卒伍的岳飞经常身先士卒,亲自执掌战旗,冒着流矢,冲锋在前,即使带病也要出征,“时飞苦寒嗽,力疾而行”;而战,他就毫不惜身,直至“体被百余创,甲裳为赤”“摧精击锐,不胜不止,则不知有其身”。
岳飞的幕僚曾极力劝阻他,最好不要亲自充当“旗头”,一旦被敌人认出,集中强弓硬弩来射杀,后果不堪设想。然而,岳飞身先士卒的习惯早年就养成了,即便成为军事将领,他依然故我。
关于他的善战骁勇,有两个著名战例。
1.岳飞与金兵相持于滑南,曾领百骑在黄河岸边操练,与金兵不期而遇,岳飞激励士众,说:“敌虽众,未知吾虚实,当及其未定击之。”说罢,独自驰骋迎敌,舞刀而前,一刀将金将斩于马下。
2.岳飞率领百余骑前往寿阳、榆次县窥探敌情,被敌包围。岳飞持矛单骑突阵,出入数回,杀其骑将数人。
岳飞的守土之憾
生于乱世,靖康之耻让岳飞种下收复河山的梦想。
他怀着献出生命的孤勇,从一个名不见传的无名小卒,八千里路云和月,一路厮杀终于成为赫赫威名的岳将军。新伤覆盖着旧伤,曾经的战友倒下,新的面孔又站在他身旁。
再痛的代价都不胆怯,因为有无比迫切的渴慕,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他曾经离梦那么近,中原可归似乎只差一步就能做到,但就是这一步,他却没能迈过去。
空悲切!三个字,每个字都写着泣血的无力,都注满了他对平生志望难酬的遗憾。岳飞虽死,但从此人人都记住了《满江红》。
岳飞的名言之精
有人问岳飞:“你能抵挡多少敌人?”
岳飞淡语道:“勇不足恃,用兵在先定谋。”
(个人之勇不可靠,用兵在于谋定而后动。)
何以世道安宁?
岳飞出警语:“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
宋高宗要为岳飞营造府第,
岳飞推辞说:“敌未灭,何以家为?”
数立奇功,又屡次拒绝授官,
岳飞的理由是:“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秦桧坚持与敌议和,
岳飞正色道:“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谋国不臧,恐贻后世讥。”
(侵略者的话不能相信,议和是靠不住的。谋国的心不善,恐怕会遭到后世的讥讽。)
一生出入行阵,岳飞视关羽、张飞为人生偶像:
“要使后世书册中知有岳某之名,与关、张辈功烈相仿佛耳。”
岳飞事母至孝
岳飞事母至孝,虽在战场,却不忘派人常去探望,并把老人家从黄河以北地区接到身边照顾。母亲有顽疾,吃药时岳飞坚持亲自来喂。功成名就的他,不曾忘记幼年时,黄河决堤,暴至的洪水中,是母亲紧紧抱着他坐在漂流的瓮中避难,幸存一命。
母亲过世之后,岳飞哀痛至深,“水浆不入口者三日”。
岳家军的风纪之好
岳飞是中国古代治军的楷模,“岳家军”成为一时的典范。
其风纪之好,不但为南宋诸军之冠,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少有其比。他们在行军途中,“夜宿民户外,民开门纳之,莫敢先入。晨起去,草苇无乱者。”始终坚守着“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的戒条,金人闻风丧胆,到处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赞叹。
岳飞的书法之劲
岳飞虽出身行伍,但有极好的书法素养,以行、草为主,畅快淋漓,气韵生动,颇具淳正之气。传世书迹有《书谢朓诗》《前后出师表》《吊古战场文》等。文天祥评其笔法:“若云鹤游天,群鸿戏海,而兼文学之长,当吾世谁能及之。”
岳飞的文学造诣
如果说岳飞的《满江红》激荡一腔爱国情,那么他的另一名篇《小重山》则让我们看到了一代名将的铁血柔情: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在这首词里,措辞委婉含蓄,却寄托了诸多感情:故园怕回首,而托诸惊梦;所愿不得偿,则托诸空阶明月;怀壮志而不伸,致坐失机宜,而托诸瑶琴独奏,赏音无人。用情节制深切,读来悲凉悱恻。
除了词作品,岳飞还有文章传世,《乞出师札子》便是其中之一。在这个表奏皇帝的奏折中,岳飞动情写道:“臣伏自国家变故以来,起于白屋,实怀捐躯报国、雪复雠耻之心。”字字渗透着爱国之心和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
英雄岳飞之精神不泯
宋史学家邓广铭先生曾这样评价岳飞:
“他始终一贯地坚持收复失地、一雪国耻,虽遭受到反对派的忌恨而不稍改变,且终至以身殉之,成为我们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之一。岳飞为此而生,为此而死,他的死,大义凛然,重于泰山。”
如《满江红》云:“三十功名尘与土。”对于岳飞而言,再高再重的功名,与“收拾旧山河”这项事业比起来,就像尘土一样微不足道。
“一词压两宋,一人抵万军”的他,在短暂的一生中,频频北望故园,心中自始至终未曾放下一梦: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来源:央视新闻《夜读》整编,参考资料:《宋史》《宋史十讲》
附满分作文:
精忠报国万世魂
文/思琪
更多高考中考作文导写详见《何老师教中高考作文》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题记
念下白弱马,手持沥泉枪,身后岳家军,少年正当时。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拍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骤雨初歇,凭栏无望,看着那已经收复却再次失掉的土地,岳飞不由想到百姓的无辜,只觉悲从中来。朝堂之中,面对投降派的说辞,心生悲凉;战场之上,面对金人的狡诈倡狂,奋力厮杀;民间乡下,面对百姓的凄惨生活,愧疚难当。野兽亦护领地,可南宋泱泱大国却只知苟且偷安,过着纸醉金迷、粉饰太平的日子,面对金人一次又一次的侵犯,回应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容忍。岳飞之想乃当忠臣义士,忧国将士。
“三十年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三十而立,了却功与名,岳飞所想,是渡过黄河,收复国土,抗金救国。北伐之事,任重道远,尚须披星戴月,日夜兼程。即便“莫等闲”,岳飞何惧,岳家军又何惧?
回想起他二十多岁从军,三十多岁率军,在攻打金兵节节胜利,收腹失地的大好形势下,却被下令班师回朝,强烈的责任心让他说出“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置自己的得失于不顾豪言壮语,但是在佞臣当道的朝廷中,十二道下令收兵的金牌一道接着一道,如紧箍咒般让他满腔报国之心无法实现,只留下满腔悲愤。
“靖康耻,犹末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国仇尚未雪耻,岳飞之恨何时能消?待贺兰山破,待胡虏肉食,抑或待匈奴血饮?不,这些远远不够,金人几番羞辱,如此怎够?“收拾旧山河”,一腔忠愤,碧血丹心。
可惜苦苦坚持,换来的却是杀身之祸。
可惜满腔热血,换来的却是报国无门。
可惜铮铮铁骨,换来的却是国破家亡。
至今西子湖畔,庙宇已建,将军遗风,万古流传;至今泱泱华夏,盛世已来,将军放心,吾辈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