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食

误解 例子

2023高考备考Ⅰ“误解&理解”导写范文《于误解中寻找栖身之所》,误解的题目

【模拟试题】

我们知道理解一个人很难,误解却相当普遍,但是我们仍然希望被人理解。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更多高考中考作文备考详见《何老师教中高考作文》

【审题指导】

材料中看似给出了两个不同的话题:理解一个人;误解一个人。但理解和误解本身,其实都表示的是人的认知和客观世界的差异性。如果误解的本身是对于客观世界的事实增添上了错误的因果,那么理解的本质就是我们用一种相对来说与亲历者更加一致的视角和体验来对于一件事情进行归因。在我们的世界里,误解本身来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们根本就不需要对于外界进行证实与证伪,但是理解缺很难,因为正确的因果获得本身确实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的。

但是材料借“我们需要被人理解”展现了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一种诉求。这种诉求就是我们被人理解的需求,当我们被理解之后,我们才能让自己产生足够的归属感,而归属感本身本来说,能够让我们获得一种被共情后的喜悦。因此,我们渴望被理解,但是误解却普遍存在,理解缺很难,所以我们渴求于理解,但是理解缺很难被必然发生,我们要做的,是不对理解产生过分的渴望,而同时,也尽自己的能力,避免于误解的产生。

写作时,可以首先指出追求理解本身具有合理性的态度,并说明原因:理解能够让我们获得同理心与共识,让我们能够让自己获得某些情境之中的正确对待。而正确与公正的对待本身是我们作为个体对于世界的普遍诉求。其次,指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但是这个世界本身来说,普遍存在着实行者和旁观者之间的归因偏差。也正是因为这样一种归因偏差,所以导致了我们这个世界,彻底的理解是很难发生的,误会是必然存在的客观事实。所以既然这个世界误会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所以我们就很难以对于这个世界尽心改变,也就意味着,我们就很难以获得他人的理解。

如果我们希望在这个世界中被绝对的公正的对待,那么我们一定会因此而产生失望的情绪。随后,则可展开本体论的认知:我们对于这个世界来说,要有自己内在的认同感,不要过度地被外界所影响,而应该将自己的视野看到内在。不要过度追求印证,而要有对于自己生命的独立主见。在此基础上,行文最后还可针对方法论展开适当论述——在接受理解与误解的同时,我们也有义务对于误解进行物理隔绝——我们要学会物理隔绝于误会,这个时候,端正这样一种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通过端正这样一个做法,来让自己尽可能隔绝于误会,这样的话才能让我们获得更好的避免于误会。最后,则可适当总结全文,收束主题:我们要学会避免误会,同时我们也要学会不过度追求渴求理解,建立自我的内在理解,这样才能让我们更好的生存。

【立意示例】

1.建立自我认同,忽视外在误解。

2.以理解之心认同他人,消除误解。

3.不苛求理解,不害怕误解。

【满分范文】

于误解中寻找栖身之所

文/一考生

我们常言:倘若你不曾穿上他的鞋子走上几步,你无法与他感同身受。在当今经验主义盛行的时代,理解他人很难,而由于个人之见的局限性,误解却无处不在。

以己之见揣度他人,是基于我们的“前见”,可能来源于先人亦或来源自身经验。我们总会不断遇见新人,但在经验主义的裹挟下,我们习惯以固有的模式、类型来框定他人,却忽略了每个人的个体性。因而我们对他人的理解只停留于表面,局限于已有的认知,很难跳脱出思维的局限性来理解一个人,也正是这些局限让我们常误解他人。

正如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所言:“一切理解都必然包含某种前见。”误解也往往来源于此。当对他人的判断被放入充满己见的狭隘天地,一切主观臆断占据我们的主体思想,同时掺杂有个人情感的判断更让对他人判断这一事变得扑朔迷离,误解成为常态。

但除主观先入为主的理解会造成误解外,当今社会褒贬不一的评价标准、满目都是标签的现象亦让理解之船驶出航道,不知所踪。当我们的耳目被他人填充,自我还剩几何?主观判断又何去何从?即使是央视记者柴静也曾被既定标签所蒙蔽,与周云蓬采访时将其划分为身残志坚的类型,忽略其“与命运不过相逢一笑泯恩仇”的独特个体精神。

我们每个人不过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面对“误解”的风,我们或被压弯,或仍直立身姿面对逆风。即便我们是芦苇,身处史蒂文·斯洛曼笔下“高度同质化的时代”,我们仍希翼寻找一处安身之所,寻求他人对我们的认同感,以此来实现自我价值认同感提升,进而对自我进行正向反馈,促使我们在纷繁世相中安放自己那颗浮躁的心。

诚然,被人理解于如烟世海中仿若“救命稻草”般让我们安静下来,但若将被他人理解视为个人价值实现的目标,难免落于“以他人认同为核心”的窠臼中,长期以往,易丧失个体的判断,成为他人理解的附属品。

或有人言,不被他人理解是否代表自己就是错的呢?“被人理解”只是我们个体价值于群体意义的一种呈现方式,而非个体价值的判断标准,更不能代表自己独一无二的思想。

面对当今经验主义甚嚣尘上的现状,不被他人理解又何妨,持己见为舵方为真谛。他人误解,不解也罢,何不如做莎士比亚笔下那个“多听、少说,接受每一个人的诘难,但保留你的最后裁决”的澄明清醒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