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沉迷游戏,叛逆怎么管教
孩子沉迷游戏,叛逆不听话,学习不上心,家长该怎么办,孩子沉迷游戏,无法自拔
孩子游戏成瘾的表现:
1.喜欢玩电脑、玩手机,就是不爱学习;2.每天玩游戏的时间超过两个小时,劝不动,吃饭都叫不动;3.上课走神,精神不集中,贪玩,懒惰,做事拖拉;4.逃课叛逆,成为老师心中的问题孩子;5.不听父母话,我行我素,亲子关系恶化;这样的孩子虽然规劝训斥多次,但仍然改变不了他对网游的一片“痴心”,训斥无效后,他跟家长们经常发生激烈争吵,脾气也变得十分暴躁。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办?
一、让孩子认识到游戏的危害性。
孩子刚开始玩游戏的时候,正确的道理灌输是必要的,父母要加以警告,比如说“玩游戏可以,但不能玩太长时间,否则对眼睛不好的”等等,如果孩子能认识到正确的道理,不但能潜意识里自觉抵制游戏的诱惑,而且对父母的教导也能遵从而不会逆反。
如果孩子游戏上瘾了,父母也不要着急,不妨专门抽出时间认真的问问孩子,“孩子,你现在对游戏如此狂热,你认为是好还是坏呢?”
二、帮助孩子认清自己的处境。
如果孩子回答“不好”,那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父母可以再强调一下游戏的危害,让孩子加深认识,但如果孩子回答“好,也没什么”时,那父母就要帮助孩子认清自己目前糟糕的处境,让他回到正确的认识上来。
三、采取切实措施减少游戏时间。
游戏上瘾的孩子自己也不觉得快乐,想想大脑被控制的感觉吧,不听自己指挥的时候,确实会让人心烦。这时候,父母可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减少打游戏的时间,比如出去郊游、参加一些课外活动等。
少打了游戏,孩子开始往往很难接受,我们可以告诉他,“你现在觉得心里难受,都是游戏上瘾闹的,爸爸(妈妈)保证,开始几天可能很难受,但慢慢的,你会觉得不打游戏更快乐的,不信等着瞧吧!”
四、与孩子快乐的走到户外去。
大部分孩子游戏容易上瘾的原因也可部分归结到父母身上,如果孩子缺少陪伴,缺少关怀,缺少交流,缺少有趣的活动等,那孩子的内心世界就很容易沉浸到电脑,IPAD或智能手机里面,其实,生活的乐趣好多好多啊,电子游戏算什么,只是其中非常小的一部分罢了,所以,父母有责任让孩子认识到这一点。
这就需要父母多陪陪孩子,也不要总宅在家里,走到宽阔的户外去,增长见识,让大自然的美好来渲染孩子的美好心境吧,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东西比电子游戏要有趣多了。
小容小韬喜欢去书店翻阅图书,喜欢追逐着玩,喜欢好吃的东西,喜欢捡路上新发现的玩意儿……,虽然开始我提议出去玩时可能因孩子心里还想着游戏而遭到抗拒,但如果真走到外面,只消玩一会儿,不快就会慢慢抛脑后,而快乐也随之而来了。
五、帮助孩子找到可与之交流的好朋友。
另外,我是一位龙凤胎爸爸,有个好处是两个孩子互为玩伴,有玩伴的童年没有孤单,会有更多交流的乐趣,而且大一点的孩子们喜欢和同龄人交往,如果有几个好朋友在一块,那种玩耍的快乐会让孩子忘掉电子游戏,打电子游戏就是与冷冰冰的电脑交流,怪不得游戏上瘾的孩子离开了游戏会感觉更孤独,而且容易患有自闭症,慢慢不喜欢与人交流了。但人生活在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不能缺少交流,这也是人们情感的主要传输方式,友情比电脑更会让人心里感到温暖和舒适。所以父母不妨为孩子找几个好相处的小朋友,让他们一块儿做游戏和玩耍。
小容小韬放学后也喜欢跟小朋友一块儿玩,有时一放学书包都没入下就喊着“我要去找XXX去玩!”而如果这样的话,游戏算神马东东,早被孩子们抛到脑后了。
六、父母要循序渐进的改变,直到彻底杜绝。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既然已经知道孩子游戏上瘾,为什么不利剑斩断,还要减少游戏时间做什么?
之所以这样做,有三个原因,一是给孩子一个心理缓冲,慢慢适应,逐步接受,在这过程中,自觉抵制游戏的防疫力也会得到加强;二是我不会完全禁止孩子们玩游戏,也就是说,如果有闲的时间,偶尔玩玩也是可以的,游戏不但益智,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灵活能力,而且也是一种生活乐趣,只要不上瘾,游戏对孩子有益无害,成人亦如此;三是与电脑打交道是现代社会人人必备,通过玩游戏把孩子引入电脑的精彩世界中,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和策略。
而且我们也不用担心孩子会将玩游戏当成一种生活习惯,当需求得到适量满足,将来随着学业的加重,孩子们玩游戏的时间会越来越少,想玩也没时间了,因为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不过那时候,即使不孩子们打游戏他们也不会有所怨言了,而且对游戏上瘾的免疫力也会大大增强,而把游戏看作是一种消遣的乐趣不会沉迷其中了。
最后强调一点,在控制孩子游戏上瘾的过程中,父母的态度非常重要,讲好的事情就不要随意变更,只有自己做出良好的表率,孩子才能看到很好的榜样,从父母身上获取力量,从而更好的达到自我控制。有些父母一看到孩子表现良好,马上心软,会对讲好的规定有所妥协,这是绝不允许的,这样的做法就好象在口袋破了一个小洞,随着东西越盛越多,这个洞也会越来越大,直到完全破开,让袋里的东西全部洒到地上。如果那样,父母没有原则的形象已经无法让孩子心服口服,再来重新纠正反而就更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