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八下语文第一单元写作技巧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训练:学习仿写,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题目

很多学生都为写不好作文而苦恼,不喜欢写、不会写。为此,桃子老师为大家准备了系列作文指导案例,希望能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帮助。今天我们讲的是第一讲: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训练:学习仿写

学习目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朝以下几个目标努力。

  知识目标:初步领会形同神似的仿写要求。了解仿写的基本类型,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能力目标:培养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优美文章的魅力,激发写作兴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精彩导入:

有一位哲人说过:“仿写是写作的开始,是观察的基础,是酝酿的基础,是想象的基础,是积累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基础。”这么重要的仿写,我们该如何去写呢?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都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思想性强,语言规范,表达方式多样,堪称学生学习最好的范文。如果能巧妙以课文为范例进行仿写,不仅能真正落实读写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方法指导

  (一)借助课文学习写法,借鉴布局谋篇的技巧。要使学生写好作文,就要教给学生写作方法,使其在“大体”和“定则”的基础上去完成自己的作文。具体包括:记叙文、议论文的写作要点,人物和景物的描写方法,说明的方法和议论的方法等。语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各种题材、各种体裁无不囊括其中。如果在教学中能指导学生学习各种写法,借鉴作者布局谋篇的技巧,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就会提高

  1、仿写作文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作文题目本身就很吸引人。如《邓稼先》一课运用小标题的形式,表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为我国科学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一生及身先士卒、真诚无私的高贵品格。于是,我就让学生模仿本课的写法,用小标题的形式写自己最敬佩的人的几个方面,结果学生拟的小标题新颖别致,而且紧扣人物三种品格、精神,条理清晰,中心突出。如:何艳同学写的《我最敬佩的老师》,拟定的三个小标题:我们都喊她“妈妈”、我们都称她为“博士”、妈妈称她为“朋友”,从三个方面条例清晰地写出出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教学中的旁征博引、与家长相处的技巧。再如:石晨同学在写《我最敬佩的人——妈妈》一文中,则拟定了这样的小标题;餐桌上尽显身手、演讲中技压群芳、邻居中美名传扬,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赞扬了妈妈的勤劳贤惠、勤奋学习、乐于助人的品质。

  2、仿写文章体裁

   体裁是文章的种类,选择贴近学生心理的体裁,比如童话、寓言、诗歌等,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文本模拟,达到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的统一。如《巨人的童话》被喻为是童话中的“完美之作”,语言优美,内容丰富。课堂上我们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进入到童话优美的意境中,使之感同身受。学生的思维、情感在老师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富有启发性的过渡语、适时的教学点拨和自己反复的朗读、品味中逐渐清晰、丰富,内心的体验与文本的情感更靠近,内心的体验与文本的内涵更吻合。通过对花园变化前后的想象研读,拾级而上、步步深入,由文悟情,使学生在读、思、想、说、写的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没有孩子就没有春天,有孩子就有春天”这一点。整堂课我们都在一种自然、舒畅的情境中无痕地进行着语言训练。课始引导学生感受故事的神奇之处,教师顺势而导;课中感受花园的美丽与荒凉,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想象画面,读中感悟,以读见悟,直至熟读成诵;抓住花园“变化”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文眼,让学生在静静的默读思考中,在细细的语言品味中,在对比朗读、想象说话中,理解童话的内涵。课末的写话训练,更是把对寓意的心领神会通过丰富的想象见诸笔端。

  3、模仿范文的顺序组织材料。比如: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方位顺序、倒叙、插叙等。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文章,作文的条理就不会混乱,至少能把一件事说清楚。

  4、模仿范文的结构方法来组织材料。比如总分、总分总、结构等结构形式,有了较好的结构安排,文章详略也就会比较明显的呈现出来。读者对你要表达的内容也会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二)模仿范文的写作手法是每一次作文训练都要注意的

包括仿写范文中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比喻、拟人、象征、动静结合、场景描写等)及语言(仿关键句;仿哲理句;仿优美句;创造性仿写)

 

  三、范文引路

  流年匆匆,母爱相随

  天空依旧蔚蓝,远山依旧爽朗。踏着羊肠小道,按捺不住满溢的思念之情,加快了脚步……哦,我日夜思念的慈母,一定在焦急地倚门而望……

  母爱,又何只会在短暂的分别后凸显,当记忆的涓涓细流静静淌过,我发现,原来它一直与我相随。

  小时候,母亲是那温馨的小屋——

  我静静地坐在小屋内,小脑袋不时向窗外探望着。每天的此时,妈妈总会那么神奇地出现。脚步声!我惊喜地跑到门前。“吱——”门被轻轻推开,门外是那熟悉的身影。虽然夜色已深,我却感觉到那身影带着光亮,带着温暖。“我回来喽——”妈妈快步向我走来,微笑着,轻轻蹲下,紧紧搂住我。“肚子饿了没?”“冷不冷?”“一个人在家想妈妈吗?”妈妈的双眸中充满无尽的担忧与心疼。

  温馨的小屋内,无尽的母爱在荡漾。

  后来啊,母爱是那双拭泪的手——

  我拒绝一切光亮,关掉所有的灯,独自忍受着考试失利的心痛……“啪”,灯照亮了眼前的试卷,我又一次看到了那刺目的分数。于是,我再也无法忍耐,放声大哭。泪眼朦胧中,妈妈的身影悄然走近,伴我而坐。抬头,妈妈的眼眸中分明满含着疼惜……“妈妈——”我更加心痛。突然,一双印记着劳累的手慢慢伸向我,瞬间,我的脸好温暖。妈妈的手指轻轻在我的眼角滑过,带走那已变凉的泪水,带来了那满是鼓励的话语:“从头再来,哭泣不属于你,要赢得微笑,妈妈相信你!”

  那双手,总在黯淡的日子里为我 擦亮心情。

  而现在,母爱是那幸福的叮咛——

  吃完早餐,妈妈早已为我拿好了书包,在清晨的阳光中,笑着送我。她阳光下的笑容闪耀着金色的光辉,我被幸福地触动着。“到转弯处要小心啊”“中午早点儿回来吃饭啊”……于是,我带着清晨阳光般的幸福,奔向学校……

  时光点滴逝去,母爱如泉涌来!

  思绪从记忆中回到现实,猛然发现,我离家更近了!离母亲更近了!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想一下子飞到家中,依偎着母亲,继续让那爱包围着我,永随着我……

  范文点评:巧化名诗领片段,镜头分呈著华章。

  像电影镜头一样,作者为我们截取了三幅简单小巧、温情弥漫的画面:“小屋守望,母爱荡漾”“痛哭流涕,母亲拭泪”“离别之际,叮咛不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引用了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诗中的三个经典句子“小时候……”“后来啊……”“而现在……”领起下文,完美和谐地将几个再平常不过的生活片段串接起来,线索清晰洋溢着浓浓的流年匆匆之感叹、母爱相随之幸福。

 

 四、归纳总结

  1.模仿篇章结构

  比如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作者由得知叶圣陶先生逝世的消息写起,回忆了关于叶圣陶先生的一些事。在写这些事情之前,先总说叶圣陶先生品德高尚,然后分别从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和“严”两方面展开叙述。文章虽然写了不少事情,但都围绕“宽”和“严”两方面选材,篇章结构比较清晰,这些事情并不显得杂乱。写人物时,可以模仿这样的篇章结构,围绕人物的特点,从多个方面组织材料进行刻画。

  2.借鉴写作技巧

  比如《安塞腰鼓》中的“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喻体放在本体前面,突出喻体,渲染了安塞腰鼓的“野性”。我们在写作中也常会用到比喻手法,不妨试着模仿这种句式,看看表达效果是否更好。

总之,学习仿写,要根据所写内容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确定具体的仿写点。对于你觉得精彩的地方,要细心揣摩,想一想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然后再想想自己怎样去仿写,最好还能有些变通和创新。仿写只是写作入门的途径之一,真正学会写好文章,还有待自己进一步的创造。

第二课时

  五、作文题目

  书上24页的作文题目

  六、学生习作

今天桃子老师给大家分享的是关于仿写训练指导,希望能对大家有些微的帮助。当然写作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的坚持。

我是微课堂桃子老师,关注于初中阅读和作文教学,给学生分享阅读和作文的一些技巧,欢迎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