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儿静静的开
原创散文——油菜花儿静静开,油菜花开的散文
油菜花儿静静开
文/桃子老师
暖暖的午后,阳光静静的照在大地上,田里里油菜花正静静地开着。患老年痴呆症三年多的罗奶奶坐在一把藤条靠背椅中,一如那静静开着的油菜花。
12岁那年,罗奶奶就被送到地主邓继发家做工。做饭、担水、种地等繁重的劳动反倒让她出落得水灵婀娜,男人们看到她脚步便挪不开了。
“文革”期间,地主们成了批斗的对象,邓继发忍受不了没完没了的批斗,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地主老婆眼看着家产被充公、丈夫自杀,又气又急,从此一病不起。留下三个孩子,大女儿十二岁、小儿子才七岁。
“女儿,帮你找一个可以依靠的人嫁了吧!”罗奶奶的母亲关心的对女儿说。
罗奶奶摇摇头:“现在还不行呢,邓家的三个孩子没人管!”
“那又不是你的孩子,你操那么多心干嘛?”罗奶奶的哥哥冲妹妹大声吼道。
罗奶奶没有说话,拿起布包袱回到了邓家。没几天,罗奶奶和三个孩子被赶出家门,只能到一个废弃的牛棚里。在人们不解的目光中,罗奶奶带着三个孩子,也扛起了生活的艰辛。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连续三年自然灾害,菜园里的青菜都用来当饭了,家里喂的那头猪越长越小,罗奶奶急了,过年得给孩子们吃肉啊!罗奶奶想到了生产队的紫云英。“大丫头,陪我去扯点紫云英回来喂猪好吗?”“不去,我怕被捉到!”平素胆儿特小的罗奶奶只好趁着天黑,一个人偷偷的跑到地里……正准备回家时,被那个满口黑牙、满脸皱纹、脏话不断的老生产队长抓了个正着:“你跟了我,这事就了了,要是不跟,就把你关起来,不给三个孩子饭吃!”可怜的罗奶奶只能在泪水中屈从了他。后来有女人跑到罗奶奶门前指桑骂槐,她只能躲在屋里,不敢出来回话。
孩子们渐渐大了,饭量也大了。我们安乡虽然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依然缺少粮食,几个孩子饿得面黄饥瘦。数九寒冬,罗奶奶便去湖里挖湖藕。这是个极辛苦的活,是只有男人们才干得了的活。北风呼呼的刮着,吹得人脸上生疼,湖面上结着厚厚的冰,赤脚站在淤泥里,挖出的稀泥堆在四周,经常连人都看不到。挖完藕后还得在湖水里把藕身上的稀泥洗干净,爬上岸了才察觉,毛孔里早有丝丝血丝渗出来。而罗奶奶似乎是挖藕的能手,每天总能挑着一担藕走在回家的路上,肩上扁担发出的“咯吱”声在罗奶奶听来就是最动听的音乐。看到孩子们吃着掺了大米煮的藕饭,罗奶奶脸上总会浮现出欣慰的笑容。
罗奶奶特别喜欢花,尤其是油菜花,荆楚大地上每年春天都会有大片的油菜花,她总会经常站在油菜花前细细的观看,凑近了闻。她说:“油菜花是最好的花,哪里都能开,什么都不争,一开起来就特别多,像满地的金子,老了还能结籽榨油。”空闲时她还会在路边采摘一束野油菜花,插在一个盛满水的玻璃瓶里,放在家里那张绑了“支架”的饭桌上。
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牛棚早已重新修建成三间小平房了。三个孩子很有出息,都参加了工作,罗奶奶也老了。孩子们把他接到了城里居住,每天下班了轮流陪她散步。可好日子似乎不属于她,时间不长竟然得了老年痴呆,连孩子的名字都不记得了,出门了连回家的路都找不到。为了唤醒老人的记忆,孩子们就经常翻开相册让罗奶奶看,每次看到老家的房子里,罗奶奶就会眼睛发亮,嘴里会含混不清地说:“回……去!”
孩子们知道罗奶奶想老家了,就把她送了回来,并且轮流照顾她。
今天是大女儿照顾老人,她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又做了罗奶奶最爱吃的菜。“妈,我们进屋休息吧!”六十多岁的大女儿小心翼翼地搀扶着罗奶奶,就像母亲搀扶着孩子。
田野里的油菜花依然在静静地开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