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为仁不富释义(为人不仁的意思)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善读「论语」7.34:为仁不厌以至圣,诲人不倦使为仁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为仁不富 释义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为仁不富 释义(为人不仁的意思)

「述而篇第七」34

【原文】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译文】

孔子说:“若论圣人和仁人,我岂敢当?但若论永不满足地践行仁道,不厌其烦地传授仁道,则可以这样说。”公西华说:“这正是我等弟子学之不得的。”

【注释】

“圣”,仁之至者。

“仁”,亲也。指人与人以及人与世间万物的相互亲爱,是一种含义极广、无所不包的儒家道德观念,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抑”,连词,意为但是、不过。

“之”,指圣与仁。“为之”,即为仁圣之道,亦即践行仁道。

“厌”,满足。

“诲人”,指以仁圣之道授人。

“倦”,厌倦,厌烦。

“云尔”,如此说,这样说。

“已矣”,语末起加强作用的语气词,可译成“啦”或不译。

“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故亦称公西华。春秋末年鲁国学者,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少孔子四十二岁。以长于祭祀之礼、宾客之礼著称。善于交际,曾“乘肥马,衣轻裘”出使齐国。

“唯”,助词,表示肯定。

【评析】

《孟子·公孙丑上》中有这样一段话:“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可见当时就已有人把孔子看成圣人。

但孔子却并不肯以“圣与仁”自居,只肯自承不厌以行仁及不倦以仁道授人。然而这种“不厌”与“不倦”的仁者精神,却正是很多学生所学不到的。

本章与上一章的“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一样,都是对孔子谦德的充分体现。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善读「论语」7.34:为仁不厌以至圣,诲人不倦使为仁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