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知识

促花用苄氨基嘌呤使用浓度(苄氨基嘌呤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实例展示,促花到底是用苄氨基嘌呤、芸苔素内酯,还是多效唑?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促花用苄氨基嘌呤使用浓度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现在是促花芽分化的阶段,但是对于究竟选择哪种药剂,是大家最头疼,也是问的最多的。药剂方面有讲苄氨基嘌呤,也有芸苔素内酯,有多效唑,这三个都是促花用的,那促花到底是用苄氨基嘌呤、芸苔素内酯,还是多效唑呢?都糊涂了。之前我们介绍过多效唑,因此这次就解释下苄氨基嘌呤,之后再来回答上面的问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先关注下哦,后期定期推送文章。

柑桔用多效唑促花会满树花一地果?沃柑两年树还要施肥么

关于多效唑,大家问的最多的是这8个问题,真不忽悠你的综合介绍

苄氨基嘌呤介绍

苄氨基嘌呤是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6-BA),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总体来讲,其生理作用主要是引起细胞分裂,可促进植物细胞生长,诱导芽的形成和芽的生长,抑制植物叶绿素的降解,提高氨基酸的含量,延缓叶片衰老等 。作用可以归结如下:

花芽分化好,贡柑也能高产到要撑枝

(1)促进细胞分裂。

比如膨果前期,分裂更多的细胞,才可有利于果更大。以及花芽分化需要果树顶芽细胞不断分裂、生长、才能分化成花芽,细胞分裂素可诱导芽的形成和促进芽的生长,所以细胞分裂素(苄氨基嘌呤)此时用在促花芽分化上,作用就尤其突出和优秀。

(2)促进非分化组织分化;

如一些休眠芽,涂抹苄氨基嘌呤后,可以促进抽出侧枝,可以用于一些内膛枝,使开花发芽。

(3)促进细胞增大、增长;

和生长素不同,细胞分裂素是通过细胞膜向扩大增粗,而不是促进细胞纵向伸长来增大细胞体积的。也就是会让果子变“胖”,同样可起到膨果作用。

(4)促进种子发芽;

(6)抑制或促进茎、叶的伸长生长;

当细胞分裂素对生长素的浓度比值相对较高时,可诱导芽的形成:反之则有促进生根的趋势

(7)抑制或促进根的生长;

(8)抑制叶的老化;

也就是我们说的保叶绿叶,抑制叶绿素的分解的功能,这个在冬季就比较重要,我们常常提倡保叶过冬,保叶就是为了能让叶片继续制造营养,冬季根提供养分差,所以很多都是从叶片补充的,黄叶落叶多的话,树势差,导致次年小年,结果少。再举个例子,比如苗期的时候,减少叶片老化,可以提高成活率。

原理就是:老叶出现黄化就是因为代谢变慢,叶绿素降解,细胞分裂素可抑制叶绿素的降解,延缓叶片衰老。

(9)打破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生长;

这就是在促花季节喷两次苄氨基嘌呤重要的原因之一,谁都希望自己的果是一串串的,而不是只有顶果的一点点,这就需要有侧芽生长,开花,挂果

(10)促进花芽形成和开花;

冬季常常低温寡照,又或者连续阴雨天,这对促花很不利,像这种情况下,就可使用苄氨基嘌呤。

举个例子,比如蟹爪兰:人为控制日照——短日照处理5d,再用100ppm浓度的苄氨基嘌呤全株喷酒1次,可达到增加着蕾的效果。

再更极端一些,直接遮光,遮光后7-10天,用50pm浓度的苄氨基嘌呤全株喷郁金香,可以防止不开花。

在花蕾期喷施一次,在第一次生理落果前再喷施两次,三次的使用加速果树生长发育,增强树势,可使果园花多,饱满整齐,几乎都是花带叶,每朵花由2-3片叶提供营养。

(11)诱发雌性性状;

(12)促进座果;开花时喷苄氨基嘌呤(砂糖橘可以加920)可以达到促进座果,防空洞果的效果。

而挂果后的小果由青转绿快,达到壮果膨果的效果,细胞分裂素可防止第一次生理落果

(13)促进果实生长;

(14)促进物质的调运和积累;

(15)促进蒸发和气孔开放;

(16)提高抗逆性;

总结

花芽分化需要果树顶芽细胞不断分裂、生长、才能分化成花芽(芽分叶芽和花芽),细胞分裂素可诱导芽的形成和促进芽的生长,所以细胞分裂素(苄氨基嘌呤)此时用在促花芽分化上,促花作用就非常突出和优秀,并且促进侧花芽生长、发育,形成串果,大幅度增产。

为何一定要喷苄氨基嘌呤?

植物体本身分泌有的细胞分裂素是从根向上运输,而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差,其生理作用局限于处理部位及其附近,自然条件下到达顶芽花芽分化的过程比较慢,含量也比较少,一旦碰上极端天气就更不能保证花芽能成。就需要我们在顶芽喷施细胞分裂素(苄氨基嘌呤),细胞分裂素就能直接在顶芽促芽分化,碰上低温就可以分化成花芽,就能保证花芽分化多,花质量好。

促花用苄氨基嘌呤、芸苔素内酯还是多效唑?

苄氨基嘌呤介绍到这里,结合苄氨基嘌呤、芸苔素内酯、多效唑的作用介绍,就可以为大家解答这个终极问题了:

1、促花到底是用苄氨基嘌呤、芸苔素内酯,还是多效唑呢?

答:这个问题其实说过比较多了,这次把多效唑、苄氨基嘌呤、芸苔素内酯都介绍全了之后,再简单总结起来就是:

旺树用多效唑,控梢促花

弱树和中庸树用苄氨基嘌呤或芸苔素内酯,营养促花

旺树本身就很容易长梢一个顶芽,要么长成梢,要么长成花,如果不控梢,那一年一次的花芽分化期就没有意义了,果树就会像春梢夏梢秋梢期一样,长梢不长花,或梢多花少,所以旺树促花,一定要控梢。同时还要补充足够的、花芽分化和花芽器官发育需要的营养等,不要以为旺树就一定长的都是健旺的花,没有足够的花芽器官需要的磷钾硼锌等元素,即使满树花,但花弱,花畸形,来年会保果困难

这里说的旺树是出很多梢的树,现在果树叶片依然比较浓绿。出梢数量不多的树,叶片退绿的,建议选择营养促花,也就是用苄氨基嘌呤或芸苔素内酯。接下来我们举例说明:郑雪峰老师:

关于促花:①叶色浓绿,②少量冬梢萌发,③果偏少,有这几种情况的要喷多效唑或烯效唑促花,个人偏向只喷秋梢叶背,若全树喷的25%多效唑浓度不低于8百倍,5%的烯效唑不低于1200倍。比如下面这些图

树势旺盛,秋梢腋部已经有萌发新梢迹象

郑雪峰老师:

挂果量偏多,叶青(绿豆青)的,山上较贫脊的果园,建议营养促花!比如下面这些图片

今年天气干旱,大多数果树的树势比较弱,卷叶、小果现象到处都是,这些树促花一定要用苄氨基嘌呤或芸苔素内酯,此外还要补充更充足的营养来促花,尤其是硼锌,每年畸形花最多的都是弱树,保果也困难。

2、用苄氨基嘌呤和芸苔素促花,差别在哪?

答:苄氨基嘌呤和芸苔素都是适用于弱树和中庸树促花,这两个在正常的天气和环境条件下的促花效果是相差不大的,区别在于:

1)苄氨基嘌呤:苄氨基嘌呤又称细胞分裂素,所以促花主要是分裂细胞起作用,促进顶芽及侧芽细胞分裂发育出更多花芽,尤其是碰上极端天气的时候,细胞分裂素的促花作用就比芸苔素内酯更好。

树势弱的用苄氨基嘌呤+虾红素+磷钾+硼锌

2)芸苔素内酯:芸苔素内酯的促花作用体现在:促进花粉管伸长,提高花粉的发芽率,有利于植物的受精,从而提高结实率和座果率,并且可以调节营养,将花芽分化需要的硼锌磷等养分分配到芽尖,供花芽器官分化需要。

总结起来就是,苄氨基嘌呤的促花作用是促发更多的花芽,奠定数量基础;芸苔素内酯的促花作用是为花芽器官的健壮发育保驾护航,增加坐果率。如果你资金足够的话,完全可以两个一起使用。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实例展示,促花到底是用苄氨基嘌呤、芸苔素内酯,还是多效唑?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