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容

雪鹀是什么鸟类(雪鸟百科)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雪鹀,中国鹀科鸟类,您认识吗?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雪鹀是什么鸟类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雪鹀是什么鸟类(雪鸟百科)

雪鹀(学名:Plectrophenax nivalis):体重32-45克,体长145-185毫米,雪鹀雄鸟夏羽整个头、颈、腰、尾上覆羽和翅上覆羽等上体及颏、喉、胸至尾下覆羽等整个下体概为白色。初级飞羽基部、内侧次级飞羽和外侧尾羽亦为白色,背、肩黑色具窄的白色羽缘,初级飞羽尖端,外侧次级飞羽尖端、三级飞羽和3对中央尾羽亦为黑色,3对外侧尾羽白色具窄的黑色尖端。冬羽和夏羽大致相似,但额、头顶至枕以及耳覆羽后缘具宽的栗黄色或淡栗色羽缘和尖端,因而使该部位呈栗黄色或淡栗色。有的眼先、颊和后颈亦沾栗黄色和淡栗色;背、肩黑色具沙栗色或灰沾黄色羽缘,在背形成黑条纹(在秋季新换的冬羽背、肩部黑色常被宽的沙栗色羽缘所盖,到第二年春季当沙栗色羽缘全部被磨损以后才完全显露出黑色),腰、短的尾上覆羽和整个下体白色,胸部有时缀栗色。长的尾上覆羽黑色具宽的栗色羽缘,3对中央尾羽黑色,羽缘灰色,外侧3对尾羽白色具窄的黑褐色尖端。两翅同夏羽,除内侧三级飞羽,小翼羽和翅尖为黑色外概为白色,内侧三级飞羽具宽的栗褐色羽缘。雌鸟和雄鸟冬羽相似,额、头顶至枕栗褐色,头侧栗白色混杂,耳羽、眼先、颊栗色或栗褐色,后颈棕灰色或为皮黄白色具小的赭褐色条纹。背、肩灰黑色,羽缘沙黄色,腰和短的尾上覆羽白色有时微沾黄色。长的尾上覆羽黑褐色有宽的灰棕色羽缘,中央3对尾羽黑褐色,外侧3对尾羽白色。初级飞羽黑褐色,次级飞羽白色,尖端黑色。下体污白色或近白色,上胸左右两侧各有一块栗黄色斑并向胸中央延伸,有时形成一条隐约可见的连接的胸带。虹膜褐色,嘴雄鸟夏季黑色,冬季黄色,尖端黑色;雌鸟夏季黑褐色,冬季黄色,尖端黑色。脚黑色。

中国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河北等地。

越冬南迁至大约北纬50°。在中国为冬候鸟,每年11月迁来中国越冬,翌年2-3月迁走。繁殖期间多成对或单独活动,非繁殖期常成10多只至20余只的小群,偶尔也集成上百只的大群,冬季群栖但一般不与其他种类混群。活动在地上或岩石上,常慢步调为快步疾走但也作并足跳行。未在取食群中的鸟作蛙跳式前行。性大胆,不甚怕人,常常人快到眼前才买走,飞不多远又落在地上继续边走边觅食。群鸟升空作波状起伏的炫耀舞姿飞行然后突然降至地面。主要以草子等野生植物种子为食,也吃谷粒、燕麦等农作物种子。

雪鹀繁殖于北极区苔原冻土带及海岸陡崖,繁殖期6-8月。在到达繁殖地后的最初一段时间仍然成群生活在一起,随着气候转暖、冰雪融化,才逐渐分散成对。营巢于岩壁缝隙、岩洞中和岩石凹处的地面上或石块之间,也建于于乔木和灌丛中,巢呈杯状,底部垫以植物材料枯草茎、叶、苔藓和地衣,内衬羊毛、兽毛和鸟类羽毛。巢直径7厘米,巢深5厘米。雌鸟每窝产4-7枚卵,卵白色微沾绿色、被有黑色斑点,卵为卵圆形,大小为19.5-25毫米×16-17毫米。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孵化期14天。雏鸟晚成性。留巢期14天。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雪鹀,中国鹀科鸟类,您认识吗?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