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曹操和成吉思汗(李世民和成吉思汗谁更厉害)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刘彻、曹操、李世民、成吉思汗、乾隆等人是怎样防止盗墓的?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曹操和成吉思汗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曹操和成吉思汗(李世民和成吉思汗谁更厉害)

刘彻、曹操、李世民、成吉思汗、乾隆等人为了防止盗墓,想了不少办法。

伏弩、伏火也是西汉陵墓防盗的方法之一。《后汉书•礼仪志》注引记载汉武帝刘彻茂陵的修建时说:“天子即位明年,将作大匠营陵地,用地七顷,方中用地一顷。深十三丈,堂坛高三丈,坟高十二丈。武帝坟高二十丈,明中高一丈七尺,四周二丈,内梓棺柏黄肠题凑,以次百官藏毕”。茂陵的形制和规模可见一斑,同时,我们还可以看茂陵的防盗设施,“其设四通羡门,容大车六马,皆藏内方,外陟车石。外方立,先闭□户,户设夜龙、莫邪□、伏弩,设伏火。”

东汉又有“毒气”防盗的记载,王充《论衡•死伪篇》说:“亡新改葬元帝傅后,发其棺,取玉柙印玺送定陶,以民礼葬之。发棺时,臭憧于天,洛阳丞临棺,闻臭而死”。王充判断,“臭闻于天,多藏食物,腐朽猥发,人不能堪毒愤,而未为怪也”。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虚冢和秘葬流行起来。相传孔子死后弟子给他设了五座虚冢,以防被盗。三国时期,曹操在军中设立官职专司盗墓,自己死后却设立了虚冢,民间传说他的疑冢多达72个。诸葛亮也设立虚冢以防盗掘,直到今日仍引发人们不少争议。十六国时期后赵皇帝石勒曾下遗诏:“三日而葬,内外百僚既葬除服,无禁婚娶、祭祀、饮酒、食肉,征镇牧守不得辄离所司以奔丧,敛以时服,载以常车,无藏金宝,无内器玩。大雅冲幼,恐非能构荷朕志。中山已下其各司所典,无违朕命”。石勒死后实行了秘葬,公元333年的某天夜里,石勒被偷偷下葬,“夜瘗(yì )山谷,莫知其所,备文物虚葬,号高平陵”。

《晋书•慕容德》记载:“(慕容德——南燕献武帝)其月死,即义熙元年也,时年七十。乃夜为十余棺,分出四门,潜葬山谷,竟不知其尸之所在”。

唐代帝王陵墓大都依山为陵,不但是出于风水的考虑,也有防盗的实际需要。依山为陵制度始于西汉文帝的霸陵,成熟于唐代。李世民埋葬在陕西礼泉的九嵕山,开创唐代皇帝依山为陵的先例。随后,乾陵、定陵、桥陵、泰陵、建陵、元陵、崇陵、丰陵、景陵、光陵、章陵、贞陵、简陵等都把玄宫开在半山腰。五代时候,温韬动用武装力量才挖掘了关中的唐代陵墓,民间盗墓者不可能顺利盗掘。乾陵之所以没有被盗掘,当是依山为陵的结果。上世纪六十年代,发掘时发现,乾陵的墓道与墓门间用条石填砌,多近40层,用了近四千块石头,这些石条之间用铁栓板衔接,每两三层都用铁棍穿联,之后再用铁水灌缝,这些手段有效防止了盗墓行为。

在宋代,鲜卑族普遍使用秘葬,《宋书•索虏传》记载,“死则潜埋,无坟垄处所,至于葬送,皆虚设棺柩,立冢椁,生时车马器用皆烧之以送亡者”。所以,这一时期的鲜卑族大型墓葬很少被后世发现。

元代帝王依旧实行的秘葬。成吉思汗死后,灵柩运送的途中,护送的将士要把途中遇到的所有的人杀死殉葬,直到他的灵柩入土,有将近两千人被杀。葬仪完成后,万马踏平了埋葬现场,参加埋葬仪式的士兵即刻被另外一批士兵杀死,随后第二批士兵又被第三批士兵杀死。成吉思汗到底埋葬在哪里?史学界的猜想纷争至今还在继续。

明清帝陵不但设置了密道,还大都在墓道和墓室口放置了巨大的石门防盗,这些石门一般重达十几吨或者几十吨,很难开启。明神宗朱翊钧定陵的两扇石门高3米多,宽近2米,门后还有一根长近1.7米的顶门石柱。乾隆裕陵也采用了这样的防盗方式,孙殿英后来炸开墓室后,才成功盗掘。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刘彻、曹操、李世民、成吉思汗、乾隆等人是怎样防止盗墓的?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