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帖一定要一模一样吗(临帖总是不像)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临帖必须得“像”吗?其实“不像”才是常态!一文颠覆你的认知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临帖一定要一模一样吗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临帖到底要不要“像”?这实在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网上总有些简单粗暴的声音,认为不像你还临帖干嘛?自己写不就完了。粗听上去似乎也是这个道理。然而,这又未免把临帖的作用理解得过于肤浅了。
大“象”无形
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得分析什么是所谓的“像”。
最表层的解释,大概就是外形相似。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复印机“临”得最像!
要知道,构成一件优秀书法作品的要素,远不止于外形。或者说传世经典之所以经久不衰,更应该透过形质看内在,欣赏它的精神面貌,感受它的艺术气息。而决定其历史地位的,更有奠基性、开创性、革新性等诸多方面因素。最次要的才是结字特点、用笔细节等这些形而下层面的东西。
众所周知,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有多个传世摹本,且每个摹本都有自家面貌,你到说说哪个更像原版?为什么那么多不像的反而成了经典呢?道理就在这里。
所以,仅仅外形相似不是真“像”!“真像”是一种境界,非一朝一夕所能及。老子说“大象无形”,意即化有意为无意,不去刻意追求或显现所谓的形,重点在于精神气象的契合。
无他,惟手熟尔
因此,功夫到了,不像也像!反过来,早过了临帖学习的初级阶段,你还在一味地追求形似,那就是舍本逐末,更是误入歧途!哪怕你达到可以乱真的地步,也不过就是临帖的“技术”过硬。要知道技术追求是有极限的,人人通过一定时期的训练都能达到,因为“无他,惟手熟尔”。
但是,艺无止境!你放弃艺术层面的探索与追求,转而执着于雕虫小技,岂非歧路亡羊,丢了西瓜拣芝麻?
到底要不要像?具体来说,还得区分不同情况。取决于你临帖的目的是什么?临得什么贴?以及所处书法学习的哪个阶段等等。
临帖的目的,可能会涉及到着重解决字法、章法、笔法等某一方面的问题,甚至有时候仅仅是为了强化学习个别点画细节的用笔问题。而对于字法的学习,重在结构和布白,这时候就可以忽略笔法,弱化部分细节,以集中精力强化重点,提高学习效率。反之亦然,专供什么,就可以暂时忽略其它 ,分清主次。唯有检验综合学习效果的时候,方需全面精临,追求形神兼备。该不该追求形似,和你临什么帖?学哪家风貌也密切相关。学习的内容不同,临帖的方法和要求也自然不同,万不可单纯地以像或不像区分优劣。颜柳欧赵楷书四家的东西,的确可以追求形神兼备;二李的小篆,甚至清人篆书,你也可以在熟悉用笔的基础上,加强对于对字形的把握能力。而金文大篆、甲骨文,你还要把学习重点放在描摹外形上,岂非就是照猫画虎、照葫芦画瓢?到头来不过盲人摸象,焉知象为何物?再如学草书,尤其大草,狂草,你不去分析领略方圆使转的用笔奥妙,而专注于描画那个由诸多偶然因素共同作用的外形上,这有意义吗?一般来说,初学,的确应该像,甚至必须像!但要明确像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在不断重复学习,甚至是描摹外形的过程中,悟出要领,进而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明确临帖的目的。这便是格物致知、渐修渐进的道理。缺啥补啥?
那么知道想要什么了以后怎么办?答:缺啥补啥!
懂的都懂,小楷和中楷、大楷在结字原理方面是截然不同的,有些人小字写多了,稍大一点就施展不开。或奇险有余,开张不足,或结体蜷缩,缺乏气势,这时候就需要习些大字来补充。
再如,你二王或宋人帖学一脉的东西写得多,就有可能出现线条单薄,缺乏力度,甚至结字甜俗之类的弊病。所以,是否要考虑学学碑版,或如鲁公法帖中雄强一路?
以上种种,临帖的重点在于脱离不好的习气,染指高雅的气息,当然不是单纯为了临得像。
秦小篆《峄山碑》,其如玉箸或铁线般纯粹的线条,非常有益于磨练初学者的控笔能力;字形对称,布白均匀,也非常适合初学者快速掌握小篆的结字原理。然而你早过了初学阶段,临帖时还在死抠那个圆头圆脑的起收笔形态,丝毫不懂得变通的道理,甚至追求那种如美术字般整齐划一
广被诟病的一面,如此着实是歧路亡羊了。
再如汉隶《张迁碑 》 ,临帖的重点在于把握那种朴拙的气息;《曹全碑》则刚好相反,有较明显的装饰性;而《石门颂》的线质遒劲有力,金石味更浓。你若用“曹全”的笔法写“张迁”和“石门”,不论将外形“描”得多像,终归缺乏“内味儿”,没有灵魂。
入帖与出帖
众所周知,书法之路,成就不易,临帖甚至是一辈子的事。然尽管如此,可不是让你一辈子死临,最终变成一个“字奴”,而是要勤于思考,用心揣摩,在经典中汲取养分,化为己用。
所以,我们观摩一些大家的临帖作品,往往初看挺像,细看又处处不像,而精神气象却与原帖高度合一,就是这个道理。
因为你临得再像,都是个“入帖”的过程,为和古人契合。而“入帖”的目的,却是为了“出帖”。 古往今来,临帖惟妙惟肖者多,而真正形成自家面目,又被广泛认可者,能有几人?
临帖的高级阶段,甚至可以是对原帖的解构,解构又可以针对笔法、字法、章法等任何一个层面,俨然是一种二次创作。
针对此类“二创”,中书协还会有专项的临帖展。所以,临帖展的宗旨绝非是比谁临得像,因为没人能像过复印机。而是要考验作者“带着镣铐跳舞”的创新能力。
其实,关于本文讨论的问题,启功先生对此早有所论:
或问临帖苦不似奈何?告之曰:永不能似,且无人能似。即有似处,亦只为略似、貌似、局部似,而非真似。苟临之即得真似,则法律必不以签押为依据矣。
可见,“不像”才是常态!就算让王羲之临一遍自己的《兰亭序》,他能做到一模一样吗?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临帖必须得“像”吗?其实“不像”才是常态!一文颠覆你的认知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