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职场

噼里啪啦的解释(噼里啪啦的读音是什么)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晨读丨“噼里啪啦”的记忆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噼里啪啦的解释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噼里啪啦的解释(噼里啪啦的读音是什么)

书柜中有一把算盘,每一颗珠子都已经油光锃亮,那是我们一代人的“学习武器”,承载着“噼里啪啦”的记忆。“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去二,四去六进一,五上五,六上一去五进一……”当年背得滚瓜烂熟的珠算口诀,至今还能朗朗上口。

当年上小学的时候,珠算是必学的功课。算盘是用实木制成一个长方形的框,四角用铜皮包着。框架近三分之一处用一根横梁隔开。分成上下两框,上下框同轴,算珠内贯直柱。上框每柱2颗算珠,每颗算珠分别代表“5”;下框每柱5颗算珠,每颗算珠分别代表“1”。初学时,老师叫我们在小纸片上写上个、十、百、千、万,贴在横梁上,便于认识相应的数位。上学放学路上,我们肩背书包,手拿算盘,不断练习算盘回零的技巧。算盘回零,就是运算结束后,不是一档一档拨珠子归位,而是拿起算盘一转,上下档的珠子就回到原来的位置,相当于现在计算器的归零状态。

开始时是一位姓朱的女老师教我们打算盘。老师教学用的算盘是特制的,珠子很大,柱上带有毛,俗称“毛算盘”。“毛算盘”挂在黑板上,珠子拨到哪个位置,就被毛拦住不动,便于我们直观理解。

第一节课,我们跟着老师边拨珠子边念口诀,下课后便“噼里啪啦”地练习打算盘。为了让我们熟练地掌握技巧,朱老师还举行打算盘比赛,从1加到10,连续加到36,结果是“666”,算盘的一至三档上下各有一颗珠子;一直加到100,结果是“5050”,算盘的二档和四档里各剩下一颗珠子,这些数字在算盘里呈现时,有着一种“对称的美”,这对当时的我们来说简直是太神奇了。我们向着既定目标“55”“666”“5050”出发,不断练习,每天都要到朱老师那里“过关”。现在回想起来,打算盘时那“噼里啪啦”的声音是多么美妙啊!后来我们循序渐进,学会了用算盘做减法、乘法、除法……

那时算盘还是有文化的象征。生产队分粮食,会计随身带着一个算盘。我舅舅是解放初期的高小毕业生,一直在生产队里当会计。晚上,在煤油灯下,舅舅“噼里啪啦”打着算盘算账,那娴熟的动作让我羡慕不已。有一次去信用社取钱,有位姓吴的老会计算账时总是同时用两个算盘,一手一个左右开弓,打完看两个算盘上的数字只要一致,就可以付钱。当时把我看呆了!到粮站交公粮,又见到算盘“噼里啪啦”响……可以说,那时的算盘是无处不在,它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我觉得一点都不为过。人们还利用算盘创作了许多歇后语:和尚庙里打算盘——庙(妙)算;二一添作五——双方平分;三下五去二——干脆利落;瞎子打算盘——瞎算;念口诀打算盘——又唱又打……真的是妙语如珠。

小时候,我还把算盘当作玩具,倒过来放在地面上当小车,一只脚踩在算盘上面滑行,结果算盘散架,回家后“吃了柴”。

20世纪80年代初,我成了一名小学老师,又和算盘打起了交道。我知道打算盘拨珠子靠的是指法,只有熟能生巧,于是拿“凤凰双展翅”(123454321)、“打百子”(1加到100)、“孤燕出群”……来诱惑孩子们,让他们勤学苦练,教室里常常是“噼里啪啦”的声音。全公社“统考”,期末考试要结算总分还有平均分,全凭手工结算,算盘又派上了大用场,我所在的年级组结算总分、平均分、及格率的任务非我莫属。

随着时代的变迁,算盘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现在的数学课本中几乎没有了珠算,算盘也彻底被束之高阁。其实,算盘还是一种还好的健身器材,因为手指拨动算珠的时候,既是对脑的锻炼,又是对手的锻炼。就此而言,虽然计算机大行天下,但蕴含着中华先贤传统智慧的算盘,还是应该在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晨读丨“噼里啪啦”的记忆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