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的起承转合初探(上)(律诗的起承转合是怎么回事)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和落英一起学诗词「四」浅谈格律诗词的起承转合(二)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格律诗的起承转合初探(上)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今天接着讲格律诗词的承。
承的概念
承,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承,在绝句中是第二句,在律诗中是第二联(非正常形式除外)。在词中则比较宽松。承要与首句或者首联紧密衔接,点醒题意全在承句。故有醒题之说。
承的作用
承,可以对起句起补充阐发,扩展延伸的作用,还可以在结构上起缝合传递作用。承的铺垫与蓄势使得后面的“体物写志”更有根基。
承的方式
1.总接:是指对起句或者起联的承接,从总的意义上承接。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首联和颔联都是写景,将国破家亡的沉重描写的淋漓尽致,触目惊心。
2.分承:和总接相反,就是分别对起句或起联进行承接。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无边落木承接风急天高。不尽长江承接的是渚清沙白。一为仰视,一为俯视。将秋意推向深广,意境更加阔大。使后面抒发的老病之情有了更加有力的依托。
3.明顺:明白直了地顺承起句或起联。
李绅《悯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起句说春天播下种子,承句就顺着说秋天收获。直接明了地承接起句,就是顺承。
4.暗接:就是对于起句或起联不明说。
苏轼《初到黄州》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这首诗起联以自嘲口吻开头,年轻时的抱负均成泡影。只能为口腹生计而奔忙。作者并没有直接说抱负成泡影的原因,而是用“转荒唐”来暗接。
承的途径
一般来讲,起句或起联点出个意象,或是景,或是情,承句或承联就是铺展这个意象,把它铺得充分些。三种方式
1.景路:起句写景。承句自然也是写景
李商隐《落花》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颔联就是承接首联花乱飞之景,为其补足,关合题旨,一脉相承。
2.理路:起句说理论事,承句继续
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题目为怨,却不写怨,而是不知愁。承句,凝妆上楼的姿态,接着描写不知愁的表现。至于真不愁还是假不愁,就交给下文处理。
3.情路:起句以情开头,承句继续。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起句写独在异乡,本就孤苦无依,给人凄凉之感。承句紧接着写佳节倍思亲,更增加这种凄凉的感觉。
承与起的语意接近,关联极为密切,它不是对起句简单的重复,而是起句的延续深化。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佐证。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和落英一起学诗词「四」浅谈格律诗词的起承转合(二)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