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财经

黄耳是什么典故(黄耳传书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典故:黄耳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黄耳是什么典故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黄耳是什么典故(黄耳传书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典故:黄耳

同源典故:犬书 

相关人物:陆机

《艺文类聚》卷九十四〈兽部中·狗〉~639~

旧题南朝梁·任昉《述异记》:陆机少时,颇好游猎,在吴豪盛客献快犬名曰黄耳;机后仕洛,常将自随。此犬黠慧能解人语,又尝借人三百里外,犬识路自还,一日至家。机羁旅京师,久无家问,因戏语犬曰:「我家绝无书信,汝能赍书驰取消息不?」犬喜摇尾,作声应之。机试为书,盛以竹筒,系之犬颈。犬出驿路,疾走向吴,饥则入草噬肉取饱。每经大水,辄依渡者弭耳掉尾向之,其人怜爱,因呼上船。裁近岸,犬即腾上,速去如飞。径至机家,口衔筒作声示之。机家开筒取书,看毕,犬又向人作声,如有所求;其家作荅书内筒,复系犬颈。犬既得荅,仍驰还洛。计人程五旬,而犬往还才半月。后犬死,殡之,遣送还葬机南,去机家二广记引作五百步,聚土为坟,人呼为「黄耳冢。」

《述异记》

陆机少时,颇好游猎,在吴豪盛客献快犬名曰黄耳;机后仕洛,常将自随。此犬黠慧能解人语,又尝借人三百里外,犬识路自还,一日至家。机羁旅京师,久无家问,因戏语犬曰:「我家绝无书信,汝能赍书驰取消息不?」犬喜摇尾,作声应之。机试为书,盛以竹筒,系之犬颈。犬出驿路,疾走向吴,饥则入草噬肉取饱。每经大水,辄依渡者弭耳掉尾向之,其人怜爱,因呼上船。裁近岸,犬即腾上,速去如飞。径至机家,口衔筒作声示之。机家开筒取书,看毕,犬又向人作声,如有所求;其家作荅书内筒,复系犬颈。犬既得荅,仍驰还洛。计人程五旬,而犬往还才半月。后犬死,殡之,遣送还葬机村南,去机家二广记引作五百步,聚土为坟,村人呼为「黄耳冢」。

典故

简释

黄耳

陆机的爱犬黄耳曾为之送书信。后以为寄传家书的典故。

犬书

喻书信。唐李贺《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犬书曾去洛,鹤病悔游秦。”

作者

诗句

李贺

犬书曾去洛,鹤病悔游秦。

杜甫

有猿挥泪尽,无犬附书频。

沈佺期

音尘黄耳间,梦想白眉良。

【例句】

①宋•张元干(次赵次张见遗之什韵》:“寄书只欲凭黄耳,去路谁能畏赤眉。”

②金•元好问《怀益之兄》:“黄耳定从秋后到,白头新自夜来生。”

③清•龚鼎孳《初归居巢感怀》:“书因入洛传黄耳,乌为伤心改白头。”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典故:黄耳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