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容

南阳境内的将军庙在哪里(南阳将军墓)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南阳境内的将军庙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南阳境内的将军庙在哪里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南阳境内的将军庙在哪里(南阳将军墓)

征西大将军——冯异

冯异将军生平

冯异,字公孙,河南颍川父城人,出生年不可考,卒于34年。冯异喜好读书,精通《春秋》《孙子兵法》。王莽新朝末期,出任颍川郡郡掾,后归顺刘秀,成为刘秀的左膀右臂。公元25年,刘秀即位,年号建武,开创东汉。第二年春,冯异被封为夏阳侯。当时赤眉军、延岑在三辅(大致为陕西一带)造反,郡县大姓家族也拥兵自重,不服朝廷,冯异受命西征,与赤眉军在华阴相遇,交战数十次,收降赤眉将领刘始、王宣等。27年,刘秀拜冯异为征西大将军,大破赤眉军,收降8万余人,后又平定关中。建武十年(34年)病逝于在军中,谥曰节侯。

冯异将军功勋

公元60年(永平三年),汉明帝命人绘二十八功臣像,挂于南宫云台,其中冯异名列第七。公元782年(唐建中三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征西大将军阳夏侯冯异”。 公元1123年(北宋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冯异。 1388年(洪武二十一年),明太祖取古今功臣三十七人配享历代帝王庙,其中后汉时期的大臣只有邓禹、冯异。

西峡县五里桥镇天宝村冯异将军庙

在西峡县五里桥镇天宝村将军岭上有一座将军庙,庙的来源有两个传说:

西峡县五里桥镇将军庙

五里桥天宝村

五里桥镇将军岭

传说一:新朝末年,刘秀被王莽追杀,两军大战于今天天宝村将军岭一带,冯异将军擂鼓台沟一带与莽军作战,刘秀和王莽被莽军冲散。战斗结束后,冯异将军不见刘秀,以为出事。作为护驾将军的他自愧不已,遂拔剑自杀。冯异将军自杀的地方被成为“杀自坡”,后雅称为“沙子坡”。后人为纪念冯异,遂在他战斗的地方建将军庙。

传说二:新朝末年,刘秀被王莽追杀,一路逃奔到伏牛山一带。一天刘秀被追得无路可走,恰遇一老妇指点到对面山洞可躲避灾难。眨眼间不见老妇,知是观音神助。后人称此洞为“刘秀避难洞“,观音所立之处的奇石被称为“娘娘庙“。刘秀在冯异将军的保护下来到这道沟的山岭上,扎寨安营与莽军作战。神奇的是每当莽军攻打山寨时,天上便起大雾,将山寨笼罩视物不见,使莽军无法行动,而刘秀则能按兵不动保护实力。这样相恃数月,黄岭也难免不了尸横遍地、血染丛林。刘秀寡不敌莽,只好在冯异舍生忘死保护下杀出一条血路,直奔河北,正式即位称帝,斩杀王莽叛贼。当地百姓目睹英雄壮举,感动至之,便自筹财物建庙纪念。宋时赵禺、大清康熙、乾隆皇帝年间曾多次重修,刻碑记载。现有十多块石碑记载着东汉以来的沧桑史诗,源远流长。

以上都是民间传说,传说肯定是有依据的,冯异将军确实在西峡战斗过。据《西峡县志》记载:新朝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改析县为君亭县,属右队(队治在今灵宝县)。汉(刘玄)更始元年(23年),遣大将军申屠建等人率兵讨王莽,析人邓晔、于匡起兵南乡应之。时析宰将兵数千屯殽亭,备武关,请降,晔、匡尽得其众,拔析、丹水(故城在今淅川县老城西30余里),攻武关,败莽虎士于回奚谷,遂开武关迎汉兵至长安共诛莽。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改君亭县为析县,县治在今西峡县城北关重城。建武三年(27年),南郑人延岑拥暴乱之兵走攻析,征西大将军冯异遣扶汉将军邓晔、辅汉将军于匡击之,降其8000余人,岑败走南阳。

五里桥镇天宝村

内乡县马山口镇大寨村将军庙

在内乡县马山口镇大寨村西南3公里,也有一座将军庙,不过,目前庙已不存在,只留下遗址。

征西大将军冯异有两个儿子,长子冯彰,袭封阳夏侯,后改封东缗侯,又改封平乡侯。次子冯欣,封析乡侯。据《西峡县志》记载,建武十一年(35年),升析县(现西峡县)为析乡侯国,属荆州南阳郡,封冯欣为析乡侯。据清康熙《内乡县志》载:“东汉征西大树将军夏阳侯冯异,建武十年毙于军,长子彰嗣。次年光武帝思异功,复封欣为析乡侯,冯欣为纪念其父而建冯异将军庙。”

西峡在秦朝时为“析县”,公元35年升为析乡侯国。冯异次子冯欣封为析乡侯,这个析乡侯国管辖的面积现在尚不能确定,但肯定的是比现在的西峡县面积要大,可能管辖现在卢氏县、西峡县、内乡县、淅川县一带。历史上,内乡县、西峡县、淅川县一直是分分合合的。冯欣感念其父冯异曾经在这里战斗过,为纪念冯异的丰功伟绩建将军庙。这个将军庙,可能就是内乡县的将军庙。明代诗人李蓘曾到此游历,作《登古汉城望冯异庙》诗:“将军何处去?大树日萧萧。地古徒存庙,山空远见桥。河流思帝绩,城堞起民谣。徒倚荒烟外,长歌兴转遥。”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南阳境内的将军庙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