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南音为什么衰落(南音与北音的区别)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为何“南音北语惊叹奇”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南音为什么衰落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南音为什么衰落(南音与北音的区别)

一条大运河折射出杭州的国际影响力

为何“南音北语惊叹奇”

本报首席记者 王湛 通讯员 刘苏蒙

大运河

一条大运河折射出杭州的国际影响力

为何“南音北语惊叹奇”

“在每个市场一周三天的交易日里,都有四五万人前来赶集,他们可以在市场里买到所有需要的商品。”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曾在13世纪的京杭大运河边,感慨杭州城的活力,他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写道:“这座城市市场上经常人海如潮,摩肩擦踵,景象十分壮观。”

在浙师大江南文化研究中心的邱江宁教授看来,元朝以后,京杭大运河的发展对江南文化尤其是杭州的影响巨大。“杭州可以直接坐船到北京,当时的元朝是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所以,北方文化、世界文化都对江南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南方人也成了牧马人

江南小城交汇南北文化

在全国一统,隋炀帝修凿南北大运河之前,南北、大大小小的运河,它们主要发挥的是军事政治意义以及必要的农业灌溉作用;隋运河开凿之后,运河对于南北沟通、城市繁荣、人口迁徙、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意义越来越凸显。

如果说,隋运河的修凿使得运河南北贯通的格局初具规模的话,那么元朝运河的修凿才使得“京杭大运河”之名得以真正落实,运河带给人们与外界交流的意义才确实堪称“大”。

元代运河打破隋唐时期东西走向的格局,形成近乎九十度的大转弯,将大都与汴河、淮河、长江沿线的城市:河北的沧州、景州;山东临清、东平;江苏的彭城(徐州)、淮安、宝应、高邮、扬州、苏州;以及浙江的嘉兴、皂林、杭州穿连起来,形成海、江、河相互交织的庞大水运网络。

元朝诗人方回在《武林书事》里记载:“兰阇兰阇一弹指,高鼻人人俱喜欢。北客近知郎罢语,南人许拜乞银官”。

邱江宁解释道,诗的前两句即表明杭州城中处处都能看见高鼻深目的西域人,后两句意思是北方人客居南方久了,也渐渐能明白南方的方言,牧马本是北方游牧民族擅长的事情,但现在南方人也可以做牧马人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 杭州及其周边运河沿岸城市,已不再是单纯的江南小城, 而变成了南北文化交汇的枢纽。

比如嘉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朱逸宁认为,唐宋以来,运河改变了嘉兴的城市结构,使嘉兴原先以“桑基鱼塘”为主要特征的农业小镇逐渐变成了一座商业气息浓郁的文化城市。“当时嘉兴的主要生活和商业区集中于河道两侧, 有的大户人家干脆自己设立码头, 接收往来货物, 寻常百姓利用河道舟桥走街串巷, 洗菜洗衣更是司空见惯。嘉兴城由此逐渐形成了一河一街的城市格局。”

因此,嘉兴城的商业活动日益频繁, 最终形成了具有江南特色的城市文化。

例如在嘉兴城市中,很多贸易就在水上进行。嘉兴的河道上有道奇特的一景: 书在船上买。这种书船出自湖州, 船上有书架、书桌、木椅, 俨然就是书房一般。若有顾客登船, 店家必然从袖中取出书籍目录, 恭恭敬敬地递上, 客人看过目录, 然后便可选书, 十分方便。“这个交易过程堪称温文尔雅, 充分显示了嘉兴商业活动中的文化气息。嘉兴一带不仅有书船, 还有船只贩卖文房四宝。伴随着书卷和纸笔的交易, 孔孟之道、礼乐文化自然也就伴随着轻摇的船桨走进了江南人家。”朱逸宁说。

而另一方面,通过运河,江南文化也影响了北方文化。比如江南的丝织工艺、冶陶技艺和文化书籍等等,通过运河运往北方,为北方人提供了更多的生活方式。

在元朝,成为国际大都市

元散曲大量描写杭州

邱江宁说,日本僧人描述当时杭州的繁华写道:“雪屋银山钱塘潮,百万人家回首顾。南音北语惊叹奇,吴越帆飞西兴渡”。

凭借着南宋故都的繁华,更依靠着与元大都的运河直通航道,以及元朝对欧亚大陆海、陆丝绸之路的控制与影响力,杭州成为十三十四世纪人们眼中的天堂。

因为运河的力量,久居杭城的人们发现自己身边的世界聚集了南来北往、各种肤色、各种语言的人们。

邱江宁告诉钱报记者,其实不仅居住杭州的人们能深切感受到运河对于其时南北、中外交流的意义,去到杭州的异国之人也会被运河带给城市的巨大活力所吸引——

“运河和街道都十分宽阔,为居民运送生活日用品的船只和车辆可以各自在运河中和街道上顺畅通行。”

“城里除了街道两旁密密麻麻的店铺外,还有十个大广场或集贸市场。”

“河岸附近有许多石头砌成的宽大的货栈,用来为那些从印度和其他地方来的商人储存货物和财物。”

……

邱江宁说,马可·波罗站在商人的视角观察和描述杭州城的商业活力、交通运转能力、消费能力以及幸福指数等等,运河的生动形象与巨大意义浮现如画。

正如关汉卿散曲《一枝花·杭州景》写的那样:普天下锦绣乡,寰海内风流地。大元朝新附国,亡宋家旧华夷。水秀山奇,一到处堪游戏。这答儿忒富贵,满城中绣幕风帘,一哄地人烟辏集。

“元朝关于杭州的散曲有300余首,而现在存留下来的散曲一共也就三千多首,占到十分之一。” 邱江宁说,“由于运河开通后,很多北方人、外国人来到南方,因此出现了大量描写西湖美景、杭州生活精致繁华的文学作品,西湖由此成了真正有国际影响力的景致。”

邱江宁特意提到了张可久,他的散曲创作被人誉为“无日不西湖”,例如《西湖废圃》、《湖上》、《一枝花·湖上归》等作品,其中有“西施淡妆。坡老衰翁。暮霭钟声故宫。夕阳塔影高峯。”等有着明显西湖意象的词句。

“明清两朝沿承元朝运河的规模,运河也继续发挥着它运载和交流功能,人们对它的依赖程度甚至较之前的朝代更为严重。” 邱江宁认为,尽管,十九世纪以后,随着运河的淤塞,火车运输的兴起,运河的种种功能与意义都逐渐消失,但它对传统中国南北文化交流的意义、对江南文化气质的深刻影响,却没有随岁月的流逝而消失,反令人们越是探寻越是为之着迷兴叹。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为何“南音北语惊叹奇”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