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国号大全(历朝历代国号的含义)
导语:历代国号的秘密:习称与统称(下)
注:本系列来自于胡阿祥的《吾国与吾名》。本书论述了自夏以来历代国号的形成与其义,史料充实可信,是一本研究历史的好书。
(4)区别同名国号的其他方法
古有蜀国,分布在四川省中部偏西,蜀后来成为地域名称。刘备的汉因称“蜀汉”,李雄的成因称“成蜀”。这是同名国号前后缀以地名,以示区别的方法。
王莽以刘邦的汉为火德,而刘秀即以火德王天下。刘邦、刘秀、刘备的汉遂称“炎汉”;刘裕的宋为水德,赵匡胤的宋为火德,于是刘宋又称“水宋”,赵宋又称“火宋”。这是在同名国号前缀以五行,以示区别的方法。
刘邦的汉定都长安,刘秀的汉定都雒阳,长安在西称西京,雒阳在东称东京,于是以“西京”作为西汉的代称,以“东京”作为东汉的代称。
刘邦博物馆兵马俑
东晋、宋、齐、梁、成建都建康,称建都中原洛阳的西晋为“中朝”。因洛阳在建康之西,又称西晋为“西朝”;西晋都与江右洛阳、东晋都与江左建康,西晋、东晋于是又有“江右”、“江左”的代称。
刘备的汉、李雄的成(李寿改为汉)有古蜀国之地,又皆建都成都(战国以来为蜀郡治),所以刘备的汉别称“蜀”。李雄、李寿的成、汉别称“前蜀”(大概是相对于东晋是成都王谯纵的割据政权、史称“后蜀”而言)或后蜀(相对于刘备的“蜀”)。
曹氏代汉,自以为应“代汉者当涂高”之谶。“当涂高者,魏也,……当道而高大者魏”。所以“当涂”,又成了曹魏的代称。
《三国志·蜀书·谯周传》:“周语次,因书版示(文)立曰:‘典午乎兮,月酉没兮。’典午者为司马懿也,月酉者谓八月也,至八月而文王(司马昭)果崩。”
按典、司都有掌管之意,午在十二属中是马,所以“典午”可以等同司马,晋朝国姓司马,后人因以“典午”代称宋朝。
《资治通鉴·宋纪四》元嘉12年春正月:“燕王数为宋所功,遣使诣建康称藩奉贡。癸酉,诏封(冯跋)为燕王;江南谓之黄龙国。”按十六国时期冯跋的北燕得称“黄龙国”。
宋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后周时封天水县男,赵宋一朝又因此又有代称“天水”。元昊建国河西,当时宋、金、蒙古及后人遂以“河西”作为夏国的代称。
凡此种种,都是以各种代号相区别的同名国号。有趣的是还有无并重出国号,而也有别称的。如《金史·地理志》:上京路“金之旧土也。国言金曰按出虎,以按出虎水发源于此,故曰金源,建国之号盖取诸此”。阿鲁图《进金史表》:“维此金源,起于海裔,以满万之众,横行天下,不十年之久,专制域中。”于是,完颜氏的金国,又有别称“金源”。
第三节 对一段时代与一批国家的统称。
中国历代统一王朝或皇朝国号指的是对应于个别历史时期,而又某种意义上取得了全国统治地位的夏、商、周、秦、新、晋、隋唐、周、宋、大元、大明、大清。这些国号同时也具有天下共号的意义;换言之,这些不同的天下共号大体又是不同时代的代称。
然而,正如《三国演义》开篇语所云:“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历史上统一局面与分裂局面交替出现,虽然统一的时间越来越长,统一的地域越来越大,统一的程度越来越高,但分裂局面的存在毕竟是客观的事实。当分裂时代,天下无主,往往同时或先后出现几个甚至一二十个政权,也就是同时或先后存在几个甚至一二十个国号。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时代就难以用其中的一个国号来指称了,即不存在真正的“天下共号”。
于是针对这种情况,后人甚至当时之人往往另创综合性的统称,来指代这些分裂时期。还有一种情形是,历史上同时或先后存在的某些国家,因为有着某些关联,后人甚至当此之人或也另创综合性的统称,来指代这些国家。
青铜车马
按对一段时代的统称及对一批国家的统称,迄今仍然较为常见,例举若干如下:
(1)三代。
“三代”谓夏、商、周,即是时代的统称,也是这个国家的统称。
(2)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雒邑,东周开始。东周时代,王室衰微,诸侯力争,与西周时代王室强大、诸侯听命形成鲜明的区别。东周的前期,因之习称“春秋”;东周的后期因之习称“战国”。
“春秋”得名于鲁国编年史《春秋》。《春秋》编年起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止鲁哀公14年(前481年)。作为时代统称的“春秋”,则一般起周平王元年(前770年)而下接战国。春秋时代的特征是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战国”作为时代统称,始自西汉末年刘向编《战国策》。这一时代,以战争频繁为特征,故称“战国”。“战国”的起始年(前一年即“春秋”的终止年)说法不一:
《史记·六国年表》始于周元王元年(前475年);
《资治通鉴》始于周威列王23年(前403年,是年,周天子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
南宋吕祖谦《大事纪》起于周敬王39年(前481年),以上接《春秋》;
清林春溥《战国纪年》、清黄式三《周季编略》起于周周贞定王元年(前468年)。
以上皆《左传》(《春秋》三《传》之一,编年至前468年止)。现在人们一般以周元王元年(前475年)至秦灭六国(前221年)为战国时代。
春秋左传
(3)十二诸侯。因《史记》中的《十二诸侯年表》得名。《史记·十二死志十二诸侯年表》并列周、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吴14国,详记周共和元年,(前841年)至周敬王43年(前477年)间各国纪及大事。
因为周为天子,吴到春秋后期(前585年)才有详确纪年,所以《史记》以周、吴之外的春秋时代十二国为十二诸侯。又或以为“十二”乃是“天之大数”,既然是诸侯年表,当然不能超过12,所以尽管谱的是“十四诸侯”,出自天文世家的司马迁也只能称为《十二诸侯年表》,否则就是
僭越了。
(4)三晋、六国、七雄。
春秋晚期,晋国由赵、韩、魏、智范中行六卿专权。前490年,赵氏击败范氏、中行氏;前485年,治、赵、韩、魏尽分范、中行之地;前453年,赵、韩魏又灭智氏,三分其地。
于是,赵、韩、魏分据晋的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区。前403年,赵、韩、魏成为诸侯因为赵、韩、魏共分晋地,所以合称“三晋”。
《史记》有《六国年表》,表中并列周、秦、魏、韩、赵、楚、燕、齐八国。周为天子,秦为后来的天下共主,所以韩、魏、赵、楚、燕、齐合起来统称“六国”。至于“七雄”,则谓战国时代,为、赵、韩、齐、楚、燕七大强国。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
(5)先秦。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平灭六国的大业,造成空前规模的统一,并废分封、行郡县、推行皇帝制度,中国历史由此开创新时代。而由前221年上溯直至远古的历史时期,习称“先秦”。
(6)三国。东汉以后差相同时存在的魏、汉、吴合称“三国”。220年曹丕篡汉建魏启、280年晋灭吴止的历史时期,则为三国时代。
(7)十六国。从304年,匈奴刘渊称汉王起,439年拓跋魏统一北方止,凡135年,习称十六国时期。又此135年间,各族先后建立的割据政权有20余个,其中成汉、夏、二赵(前、后)、三秦(前、后、西)、四燕(前、后、南、北)、五凉(前、后、南、北、西),史称“十六国”。
(8)南北朝。作为时代的统称,“南北朝”指420年刘宋建立至589年成朝灭亡,此170年间,南北对峙。
作为一批国家的统称,“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连续的政权,它们均定都于建康,而且大体通过“禅让”的形式实现更迭。北朝含439年统一北方以后的北魏,由北魏分裂成的东魏、西魏,取代东魏、西魏的北齐、北周。
(9)六朝。用作时代统称的“六朝”,起自三国,止于隋灭成统一以前,南北兼指,是3世纪初至6世纪末前后300余年的历史时期的泛称。又用作国家统称的“六朝”,有两说。
曹魏、西晋、北魏、北齐、北周、隋是谓“北六朝”;孙吴、东晋、宋、齐、梁、陈是为“南六朝”。“南六朝”都以建康(吴称建业,今南京)为都,故或以“六朝”专指“南六朝”。
(10)五代、十国。907年朱温灭唐称帝,国号梁;梁立国中原,此后相继出现唐、晋、汉、周,4是为“五代”。“五代”结束于960年正月赵匡胤篡周建宋。又与“五代”差相同时,南方各地先后出现过吴、唐(南唐)、吴越、楚、闵、汉(南汉、蜀(前蜀)、蜀(后蜀)、南平(荆南)九国,加上割据河东的汉(北汉),史称“十国”。“十国”结束于979年宋灭北汉。
五代十国旧景
按对一段时代或一批国家的统称,当然还不止这些。如同“三代”有关的“五代”(传说中的唐、虞、加上夏、商、周三代)与“后五代”(梁、唐、晋、汉、周)相对的“前五代”(南朝梁、陈、北朝齐、周、隋),因王畿所在而统称“江左”的孙吴与东晋、宋、齐、梁、陈,以及六朝(孙吴东晋、宋、齐、梁、陈),以及秦、汉(包括新),“魏晋南北朝”(包括蜀汉、孙吴、十六国)、“东晋十六国”、“隋唐五代”(包括武周、十国),“二周”(西周、东周)、“两汉”(西汉、东汉)、“两晋”(西晋、东晋)“两宋(北宋、南宋),等等,也都属于有关时代或国家的统称。
历史文化明镇--太仓
以上举例说明了国号相关的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即对同名国号的处理,由于国号必须具有专指性,而大量的同名国号与此存在矛盾,所以各种区别同名国号的方法应运而生。
第二个问题是对一段时代与一批国家的统称。被统称了的一段时代,一般是天下无主的分裂时代,被统治的一批国家,则往往具有某种和某些共性。
然而,那些经过处理、已非本来的新“国号”,因为历久的沿用,也就成了习称,具有了专指性。一段时代的统称,一批国家的统称,同样由于历史上的约定俗成而大体得以定型。
当然,有关同名国号的处理方法及处理出的”国号”,指称一段时代,囊括一批国家的造作出来的统称,并不见得都合理。比如“西晋”、“东晋”分别建都于北方的洛阳和南方的建康,称为“北晋”、“南晋”,其实未尝不可,但历史上却一直成为“西晋”、“东晋”,这就没有多少的道理可讲。
“南宋”专指1127年以后偏安南方的赵宋,南朝时刘裕所建的宋,虽然也在南方,却不称“南宋”,而称“刘宋”。
又五代有“后唐”,但五代以前的李唐并不因此称为“前唐”;十国有“南唐”,但五代“后唐”并不相对称为“北唐”。
再比如十六国,或“五胡十六国”,当时在北方以及巴蜀地区建立的割据政权,实在不止十六国,建立政权的民族,也不仅匈奴、鲜卑、羯、氐、羌之所谓的“五胡”。但自从北魏崔鸿撰《十六国春秋》以来,“十六国”这一统称即为后来一直沿用。
“南北朝”与“五代十国”,南方先后出现了四国统称“南朝”,北方先后出现的五国统称“五代”,其实“南朝”改称“四代”或“四国”,“五代”改称“北朝”并无不可。
还有,人们既用“先秦”概括秦朝以前的历史时期,却少见有“先唐”、“先宋”这一类的说法,诸如此类的问题都不可以拘泥以求。
无论是对同名或并不同名的国号的处理以及处理出的“国号”,对一段时代与一批国家的统称,都是后人甚至当时之人为了撰述的方便、研究的需要,而改造、造作出来的。其实,都不是当时就存在的本来名称。
但这些新的名称既经提出,并在历史上沿用了下来,也就逐渐具备了“制名以指实”的性质与作用,这就如《荀子·正名》所言:
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时实名。名有固善,径易而不拂,谓之善名。
以上所考述中国历代王朝与皇朝国号以及现代新型民主主义国家的国号,自然是战国家荀况所谓的“善名”,而且这些“善名”,区别与指称者不同的国家。
进一步说,由于同名国号混淆了国家的区别性,因此有了后人,甚至当时之人对国号的改造,而改造出的“国号”,经过历代的大量沿用,遂至“约定俗成”。既然“约定俗成”了,也就不必也不能再随意更动。“国号”如此,那些“约定俗成”的时代统称与国家统称,当然也是如此。
注:本系列来自于胡阿祥的《吾国与吾名》。本书论述了自夏以来历代国号的形成与其义,史料充实可信,是一本研究历史的好书。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德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