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诗派简介概括(朦胧诗派简介及代表作)
导语:中国朦胧诗派简介
我国朦胧诗的起源要追溯到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最早可溯源到“文革”时期60年代末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当时许多知识青年普遍怀有一种模糊而又强烈的情绪:不解、怀疑、愤怒、无奈、对抗等情绪情绪交织在一起,一种被抛弃的失落感以及对幻灭了的理想的沮丧和坚执。朦胧诗的表现对象主要以人的内在精神世界为基础,结合意向化的表现方式,使诗歌的文字表现处于一种时刻隐藏却又在表现自己的情形中,即人们所谓的语境模糊朦胧,诗歌含义不明确,需要人们进行深入理解和剖析。主要代表诗人有:食指、北岛、舒婷、芒克、多多、顾城、江河、杨炼、林莽、梁小斌等。朦胧诗派是朦胧诗出现之后以一众朦胧诗人为代表而形成的一个新诗派,这种诗派并没有形成一个有形的组织,也没有公然发表过成立宣言,却以共性的艺术创作手段和实际效果形成了当代一个颇具规模的诗词派系。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初期,中国文学界正处于复苏阶段,国内文学界新秀正处于一个吸收和接收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创作影响的阶段,因此,初期的朦胧诗当中借鉴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作品也较多。这与当时流行的现实或是浪漫主义诗歌作品有着极大不同,一时之间也饱受争议。文学界有支持朦胧派发展的,自然也有批判朦胧派存在的老一辈作家和诗人,但支持朦胧派的声音始终不曾间断,朦胧派的存在为推进中国文学界向现代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著名的朦胧诗人有舒婷、顾城、北岛、江河,1979 年前后,他们发表大量新风格的诗作,开拓了现代诗派的新领域。对于当时的时代来说,朦胧派的诗人更善于通过意象派的表达来含蓄地映射对现实社会阴暗面的不满,诗作当中朦胧化的语言表达往往让人一时之间难以理解,这也是朦胧派诗作的最大特征。
朦胧诗通常采用象征与比喻的表现手法,通过虚实相生、含蓄隽永的表现形式,在语言意境当中营造出一种朦胧的艺术感,如顾城《门前》中的“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诗歌内容通常反复思索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大自然等和谐友爱的关系,追求友爱与和谐,同时追寻着人们心中善良人性的回归,揭示了人世间万事万物都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顾城的《石壁》当中有这样的描述: “两块高大的石壁,在倾斜中步步进逼,是多么灼热的仇恨,烧弯了铁黑的躯体。”在顾城的描述中,毫无生气的石头也被赋予了血肉灵魂,代表着人与自然的融合,是自我的物化,也是物化自我的过程。
如舒婷朦胧诗代表作《致橡树》,充分运用比喻、象征、联想等艺术手法表达内心感受,在朦胧的氛围中流露出理性的思考,朦胧而不晦涩,是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风格相结合的优秀诗作。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展示了舒婷特有女性的细腻和敏感,她对爱的细腻感受,以及对人生的苦难的体悟,充盈着浪漫主义和理想色彩,对祖国、对人生、对爱情、对土地的爱,既温馨平和又潜动着激情。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舻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