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职场

细说《甄嬛传》善良中的锋芒是什么(甄嬛善良嘛)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细说《甄嬛传》:善良中的锋芒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细说《甄嬛传》:善良中的锋芒是什么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细说《甄嬛传》:善良中的锋芒是什么(甄嬛善良嘛)

事件背景:余氏下毒,甄嬛人赃俱获。果然不出槿汐所料,皇帝只是将余氏打入冷宫,并未赐死。甄嬛一再忍让余氏,这次连流朱都劝甄嬛不能再放过余氏了,甄嬛依照槿汐的建议,终于出手欲置余氏于死地。

甄嬛向皇帝揭发余氏什么呢?

1、甄嬛来到养心殿,皇帝关心甄嬛昨晚是否安睡,甄嬛的回答忧心忡忡又楚楚可怜,皇帝心生怜爱,安抚她,一定特别注意她今后的饮食安全,并保证不再出现此类事件。甄嬛不忘很懂事地检讨自己的粗心,皇帝不以为然,而是惊讶后宫争宠竟阴毒至此,所以必须严惩以杜绝此风;皇帝杖毙了两个奴才,将余氏打入冷宫终身幽禁,似乎这样处置就可以保证甄嬛再也不会担惊受怕了。

2、甄嬛转而说自己从不争宠,无意间得罪了余氏,她很无辜;想到多人因此丧命,甄嬛心中不忍,很善良;自责罪孽深重,又很懂事。甄嬛因此事又委屈又不安,皇帝不由柔声劝慰她不必日夜忧思,心疼她无辜受惊,哭多伤身。甄嬛见皇帝这样说,说明时机已到,很自然地提到除夕祈福之语,说:“嬛嬛曾在除夕夜祈福,惟愿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却不想天不遂人愿。”。

3、甄嬛幽幽感叹天不遂人愿,这才是甄嬛此行最想说的话,目的就是引起皇帝对除夕祈福的注意。要知道,皇帝虽然宠幸了余氏,但曾向果郡王表示过,感觉余氏不如除夕祈福那般的温婉动人。其实皇帝的感觉是符合事实的,人的潜意识往往比意识更加靠谱。试想余氏,小小宫女,如何能与甄嬛相较呢?她即便重复甄嬛的话,听者所感受到的气质和韵味也是不同的,因为气质和韵味是模仿不来的。

甄嬛的话,引起皇帝的注意了吗?

1、皇帝本就感觉余氏承宠前后有异,一直心存疑惑,而无机会释疑。此刻听甄嬛提到除夕去祈福,且祈福的诗句也正好是自己听到的,怎么还有人在除夕祈福?皇帝本能地追问甄嬛许愿之地和内容,下意识想进一步了解详情,以解心中疑惑,自然没有心思去体会甄嬛的感叹了。甄嬛回答的地点和内容,以及对雪地难行和打湿鞋袜细节的描述,都与皇帝经历的相符,皇帝不动神色继续询问甄嬛是否遇见过谁,甄嬛惊讶皇帝怎会知道,皇帝不语。甄嬛接着陈述了自己遇到陌生男子的经过。说:“那夜嬛嬛在倚梅园中,遇见一陌生男子,只因是带病外出,更是男女授受不亲,便只能谎称是园中宫女才得脱身。莫不是那夜的男子?臣妾失仪,臣妾不知是皇上,还望皇上恕罪。” 甄嬛讲完后才装作恍然大悟,原来陌生男子竟是皇帝,甄嬛连忙惶恐下跪请罪。

2、甄嬛遭遇陌生男子的经过与皇帝的经历吻合,至此皇帝完全相信,欣慰地感叹道“原来是你!竟然是你!”。原来让自己感觉温婉动人的不是余氏,而是甄嬛,心中甚是欣慰,不禁连声感叹。然后,皇帝表示自己认错了人,甄嬛听了,瞪大眼睛装疑惑。皇帝下旨改赐余氏自尽,甄嬛装不解,皇帝解释余氏冒充甄嬛,欺君罔上,罪无可恕。

3、至此,甄嬛此行已达目的。甄嬛揭发余氏,然后爆料除夕祈福及祈福语、雪地难行打湿鞋袜和遇见陌生男子的经过,这些信息披露的方式、程度和顺序,自然而然却不随意,不留痕迹却合逻辑。除此之外,甄嬛还必须配套有符合逻辑的表现,先后装了四次:第一次装惊讶;第二次装恍然大悟;第三次装听不懂;第四次装不明白,为余氏求情:“余氏千错万错,也只是仰慕皇上的缘故。”。甄嬛必须这样“装”,否则,以皇帝的道行,必定会洞察到甄嬛早就知道余氏冒充,进而质疑她的动机,那就不好了。

装,其实很常见,但不能简单地从好与不好的角度来评论,关键要看装的动机和结果。如何看装的动机和结果呢?

1、余氏毒害甄嬛,手段如此阴毒,影响如此恶劣,理应处死以正风气。皇帝专宠甄嬛,见她受委屈遭惊吓,也不过就安慰一下,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补偿,更没有为她而处死余氏,只将余氏打入冷宫了事,这是出于皇帝想树立重情形象的需要。然而,皇帝一旦确认余氏欺君罔上(这可是皇帝断断容不得的),便顾不得被指薄情了,立刻下旨改判赐自尽。

2、由此可见,皇帝最看重的是自己的君威。甄嬛看到了这层,只要揭发余氏冒领皇恩,必定会被皇帝视为欺君罔上,那就罪无可恕了。既然叫揭发,代表甄嬛早就知道,现在必须装作不知情,所以她必须装。因为装的人和看的人立场不同,才有好坏之分,装的人认为是好的(也就是利己的),看的人可能认为不好(因为损己)。就像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站在自己的立场人为地、主观分出好坏来,这样的衡量并不客观。所以,看见别人装,不要只是谴责,应该表示理解。光理解还不够,还要能看到装的动机和结果,有的装利己利人,没啥不好。有的装利己不损人,做人有底线,已经很不错了。有的装利己损人,我们不提倡,也不强求别人不这样,应该自律。有的装既损人又不利己,这样愚蠢的人可大有人在,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3、甄嬛替余氏求情:“余氏千错万错,也只是仰慕皇上的缘故。”,相当难得,因为大多数人不愿违心地替谋害自己性命的仇人求情,就算只是动动嘴,求情这种违心的话也说不出口。更何况,万一求情救了仇人,自己的肠子不悔青才怪!甄嬛虽然确信皇帝不会饶恕余氏的欺君罔上,出言求情也难能可贵,让皇帝认为自己不会落井下石,彰显了甄嬛待人宽容的品德。皇帝照顾了甄嬛面子,说:“不过,既然你为她求情,朕就准她的shi shou 可以回归本家。“,仍然坚持赐死余氏。

​​​​​​​​​​​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细说《甄嬛传》:善良中的锋芒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