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守规则的秘密武器你知道吗(培养孩子遵守规则)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培养孩子守规则的秘密武器,你知道吗?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培养孩子守规则的秘密武器,你知道吗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家庭教育中,也要让孩子懂得,不守规则难以致远。守规则、有节制,是其将来立足于社会的基本素养。所谓“规则”,就是指法律或社会道德等对人的一种约束力,比如不能随便殴打别人、不能随意破坏公共财物等。而节制主要指限制、控制、约束,就是要让孩子学会用自己的理性,去适度管好自己的思维、感情、语言、行为等。
为什么要守规则、有节制?
守规则和有节制,是孩子社会化发展的需要,是人大脑活动的规律,同时,还是法律的要求。
首先,守规则、有节制是孩子成长成熟的标志。守规矩的习惯要从小养成,家长是把孩子从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的第一责任人,让孩子养成遵守规则、有节制地处事的自觉性,将来才能适应社会。否则就很难融入社会,甚至还有成为违法乱纪者的可能。因此,家长对儿童和少年期孩子的自觉、合理的规则感教养尤其重要。
其次,守规则、有节制是人类大脑活动的基本特点。成长中的孩子正处于学习各种社会规范的阶段,规则意识能为孩子提供行为的边界和准则,帮助他们养成受益终身的好习惯。
第三,家庭教育决定了规则意识的培养。孩子的天性需要规则的约束,规则意识不是压制天性,而是对孩子的一种保护,孩子成长过程中,边界意识是很模糊的,需要家长为他们的行为设置一定的边界和底线,让他们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以促使孩子区分“想做”、“可做”、“能做”和“该做”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而规则教育也是家长的法定义务。
如何做到守规则、有节制?
培养孩子的守规则和有节制的态度和行为,要遵循四个原则:
1.共同制定,严格执行
规则的制定和执行可以和孩子共同参与制定,规则要相对具体,便于理解和执行,等孩子逐渐形成稳定的行为规范以后再逐渐增加、改进、完善。家长态度也要一致,要达成共识,尽量保持一致,不要“一方唱戏,一方拆台”。另外,一致性还包括规则教育在时间前后上的一致。不因为心情、工作、精力等因素的影响,破坏孩子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规则意识。家长对待子女要公正、赏罚分明,制定和执行规则的过程中,要让孩子了解违规的后果,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执行中发现某个规则超出了孩子的接受范围或不合理时,也要和孩子积极沟通,适当调整规则。规则的内容是行为的标准,这是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关键。
2.设立三色交通指示灯
首先是绿灯行为。这是社会规范认可的正确行为,对于这类合规行为,家长要事前引导、事中激励、事后巩固,给予肯定、赞扬和鼓励,使孩子的规则意识得到强化。其次是黄灯行为。黄灯行为是不被认可的行为,但由于情况特殊,可以被容忍,或者在一定的时间内或情况下,可以等待孩子努力改进。最后是红灯行为。红灯行为,是无论如何都不允许的行为,对这些行为,一旦出现,就要严厉处罚,绝不姑息迁就。
3.明确全面的培养目标
家长无论爱孩子还是批评孩子,都要不断强调,家长的爱是永远不变的,没有任何附加的条件。无条件的爱,不是没有原则的溺爱和放纵,是尊重而不放纵、引导而不强迫、信任而有合理要求。执行规则,也是用家长无条件的爱发展孩子无私的大爱,促使孩子全面发展并发挥潜能,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4.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价值观,是人认定人、事、物的好坏、是非、善恶的一种思维或取向,它决定了人一生的追求方向和行为目标。家长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让孩子有坚定的信念和高远的理想,这样才能保证孩子走得正、走得远。所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是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指导性任务,是孩子成长的方向性规则。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培养孩子守规则的秘密武器,你知道吗?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