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容

农民分田到户是哪一年(分田到户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多长时间承包多少年)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分田到户第一年解决农民温饱?没这么神奇,让经历过的人说话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农民分田到户是哪一年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农民分田到户是哪一年(分田到户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多长时间,承包多少年)

不少人都说,自从分田到户后,一夜间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这说法值得商榷?让经历过的人说话比较真实一些。

在生产力很低的时候,分田到户或许可以起到激发个体劳动热情的效果,但对懒汉来说效果不佳。只要管理得当,分田不分田都能解决温饱问题。在农业科技、机械化普及的今天,分田到户已不合适了,因人们的生活标准要求早已不再是温饱了,相比外出务工讲干农活不划算了,在人口多土地少的现实状况下,再咋干也难满足人们的愿望,故而该是农业集体经济的时候了。

刚分队的时候感觉一夜回到原始社会,生产队的大牲畜是有专门的饲养员和专人使用的,其他人弄不了,也没那么多饲料,要不就没分到要不分到的使唤不了也卖了,队里的农具也分了,每家一件或者几家一件,以至于有耧的没有犁,大型农机具因为地分的零零散散基本就用不上了,为了完成耕种不得不几家合起来,人拉镬子犁镂耙,人拉小车拉粮食运粪肥,实在干不了的就等分到大牲口的不忙了来帮忙。浇地本来有195大机器,有扬水站,也都用不上了,现在排灌沟渠已经毁了。每家地里用铁管子打真空井安装单缸的或双缸的压井子,一家人一天天的轮班往上压水浇地,小麦要浇三到四次水,基本东南西北一小块一小块的浇完一遍正好从头再浇下遍一直快到麦收。秋庄稼是雨季基本不浇,但是要一遍遍除草,用的是最原始的锛锄。还要上两遍化肥!一直忙到把小麦再种上为止。

从80年部分省就分田单干了,81年几乎全国各省都分田单干了,八三几乎全国都分田单干。只有极少极少数没有分田单干,到八三年超过99%户都分田单干了。包干到户之前,78年到82年,是一个逐步的过程,有的早分,有的晚分。但不管早晚,78年后先“包干到组”了。所以82,83年变化不是很大。但如果83年同76年比,76年清一色大集体,83年基本上95%以上都包干到户了。历年来粮食产量统计表,我们可以通过数据算出,分田到户后的第二年,人均口粮增加了14公斤,一个月仅增加了1.17公斤,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除过上交公粮,乡提留,村提留后,余下来的粮食基本上够吃。家里人口多的可能还接不上。免除公粮后才真的够吃了。我们这里分田单干当年产的粮食吃不了到粮管所卖粮排队卖!队排了一公里!单干前生产队产的粮食全送给粮管所所剩无几了,每个人全年不到三百斤,家中孩子少的户根本吃不饱,因为当时分粮大人小孩同样分。百分之九十户吃不饱。分田单干成了卖粮难了!这是我的亲身经历!

什么分田到户一分就灵,一分能吃饱,一分就富。到底分的灵不灵大家一看就知道了,生产队搞副业的养猪场分掉了,养蚕的工具分掉,水产副业没有了,经济作物也不种了,生产队的农机具等一切都分掉,现在有好多良田变荒草了,这样的败家当分田好吗?老百姓能富吗?

分田单干,是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产量提高是不争的实事。但往长期来看分田单干,使原有的水利设施没有了,抗旱抗涝的能力没有了,以前年为例华北地区大范围水涝,纯是水利设施不建全排水不存在造成的。农业的出路在于现代化,分田到户是阻挡现代化的因素,不论怎样,分田到户在七十年代也是有意义的,但从历史的角度看,阻挡现代化进程的因素必被社会丢进历史长河。

说一说改革前后差异巨大,

1、主要是以前由大队、生产小队的管理变了各人自己管理状态,有了一定自主权,不每天听别人的号令。改革后前期有一段时间还吃着集体大修水利的红利,后来地也分了再在原有土地上有水利设施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事。兴修农田水利就停止了。农民吃上一段时间后也就荒废了。荒地、低产地也逐渐退出了可耕使用范围,后来的退耕还林解决了这些荒废地变成种草种林的对象。农村人不愿意种地主要是深圳沿海一带开放外资准入需要大批廉价劳动力,为外资工厂使用。

2、包产到户后,农民的自主性更强了,开荒、种植经济作物及养殖业的兴盛所带来的收益,吃饱饭不能单看一个粮食数据,除了上面说的几个外,还有闲置劳动力的外出打工收入等等,不能一概而论,关键点在于打破了旧思想,创立了新思维,这才是让农民吃饱饭的关键,另外,关于农民会消失的理论不敢苟同,我想应该是进化,而不是消失,是新型农民,而不是没有农民!

3、粮食增产,解决了吃饱饭问题,与包产到户没直接关系,主要是良种、化肥、农药、小型农机。今天的农业更是如此!除后来用化肥,优选种子,79年以前的深翻土地,深埋盐碱地,改良土壤,为后来提高产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因为生产队穷,化肥投入根本就达不到指标,个人种田基本都一丝不苟,就算借钱也不会克扣庄家的粮响……我们那是1979年就开始推广责任田,当时叫家庭承包责任制。1980年全部推开的,实行大包干。粮食产量有所提高,但不足以称得上是大幅度提高。为什么提高了?有人们责任心增强了的原因。还有人们普遍增加了施肥量。我记得家里种棉花,假期里帮家里施化肥,用的是碳酸氢铵。这东西太速效了。施后遇到下雨,如果施肥距离棉花棵近了,或者施量多了,一准会发生死苗现象。现在种出来的粮食都是化肥农药拌出来的,大集体的粮食大多数是用人畜肥和绿肥草肥长出来的,基本是绿色食品!

4、包产到户农民可以自由选择种什么,产量高不好吃的杂交高粱等品种没人种了,产量不高但好吃或经济价值高的农作物种的人多了,不种粮食种其它经济作物的也多了。农闲时节可以倒卖点东西,做做小买卖,做些手艺活卖钱或给别人家盖房等增加收入。粮食增加不明显,但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分田到户第一年解决农民温饱?没这么神奇,让经历过的人说话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