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汤谷什么意思(请问日出)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天文历法说《周易》之12:日出汤谷—经纬天地的尧帝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日出汤谷什么意思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晋》卦中的“康侯”,并不是什么卫国的康叔,而是晋国的唐叔。
古文中,“唐”和“康”二字本通。赫赫有名的商朝开国君主“汤”,在甲骨文中又写作“唐”,而在上博简《缁衣》中,正写作“康”。
因此,康侯,就是唐侯。
一、第一位唐侯
唐叔虞并不是唐国这块土地上的第一位侯。
在叔虞还远远没有出生的时候,唐国已经存在多年,它的第一任唐侯,叫做尧。
据皇甫谧《帝王世纪》,尧和挚都是帝喾之子,挚为长子,尧是他是异母弟弟。挚继位为帝后,封尧为唐侯,“封异母弟放勋为唐侯”。
后来,挚让位给弟弟尧。《史记·五帝本纪正义》云:“挚在位九年,政微弱,而唐侯德盛,诸侯归之,挚服其义,乃率群臣造唐而致禅。”
尧在成为天子之前,身份就是唐侯。孔安国云:“尧年十六,以唐侯升为天子”。
唐侯,就是康侯。也就是说,《晋》卦中的“康侯”,既可以指晋国的唐侯姬虞,也可以指那位历史上更加有名的唐侯:尧。
二、唐都平阳
尧立为天子之后,以平阳为都城。《帝王世纪》即云:尧“受封于唐,为诸侯,二十而登帝位,都平阳。”
这个名叫“平阳”的尧都遗址,就在今天的临汾市西南。
平阳在临汾,自古以来皆有记载。《汉书.地理志》中,河东郡有“临汾”、“平阳”两县,且“平阳县之后注明是“尧都也”。《隋书.地理志》云:“临汾,后魏曰平阳,并置平阳郡,开皇初改郡为平河,改县为临汾”。
平阳之名得自于平河。《水经注》云:“平水出平阳,平阳因在平水之阳而得名”。平河,源出临汾市西部的平山,如今这条河流虽然已经干涸,但是从《隋书》中以“平河”为郡名来看,当年这条河仍很著名。
恰恰就在临汾市西部,陶寺遗址横空出世。考古学家们在这里,发现了4000年前规模宏大的城市遗址(陶寺城址规模宏大,达280万平方米以上,是中原地区同时代城址中最大的一座),确证了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尧都:平阳。
临汾市西南的陶寺遗址,尧都平阳
三、文字中的“唐”国
尧的都城平阳,就在今天的陶寺遗址。
在陶寺遗址中,发现了文字。
1984年,陶寺晚期灰坑H3403出土陶制扁壶残片,上面有用毛笔蘸朱红色颜料书写的两个字——这些尧帝时代的文字,比甲骨文还要古老得多。但难得的是,它们和甲骨文的相似之处是显而易见的,可见是一脉相承的文字。
第一个字,和甲骨文中的“文”几乎一模一样,大多数学者都没有什么意见,认为就是“文”。 这无疑是正确的,《尧典》中就说:“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陆德明释文:“经天纬地谓之文”,认为尧有经纬天地的功绩,可以称得上是“文”。《舜典》中还记载,尧对接班人舜进行了一番考核之后,在“文祖”的地方进行了权力交接仪式:“正月上日,舜受终于文祖,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对于“文祖”,《史记》云:“文祖者,尧大祖也”,孔传云:“文祖者,尧文德之祖庙。”由是可知,尧与“文”这个称号实在是非常吻合的。
陶寺的“文”字
第二个字,说法就不一,有的说是“阳”,有的说是“命”,有的说是“尧”,还有的说是“邑”……
我们认为,这第二个字从字形看,应该是一个“昜”字。
陶寺朱文
“昜”是“阳(陽)”字的古文,同时也同时也是“汤(湯)”的古文。如《淮南子.天文》中有“日出于湯谷”,日出之地名为“湯谷”,又作“暘谷”或“陽谷”。《集韵》曰:“暘谷,日所出也。亦作陽”。由此可知,湯、暘、陽这三个字,古文皆作“昜”。
古文昜(阳)字
而巧的是,湯(汤)这个字,就是商汤的名字,在甲骨文中又写作“唐”!!!!
由此可见,“唐”和“昜”原本是互通的,陶寺遗址上的这个朱书文字,既是阴阳的“阳”字,又是日出暘谷的“暘”字,又是尧都平阳的“阳”字,还是唐侯的“唐”字!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天文历法说《周易》之12:日出汤谷—经纬天地的尧帝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