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职场

清明节的历史传说有哪些(清明节历史传说简介)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清明节的历史传说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清明节的历史传说有哪些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清明节的历史传说有哪些(清明节历史传说简介)

重耳,晋献公之子,也就是后来春秋五霸中的第二位霸主晋文公。

骊姬之乱时重耳一行人被迫流亡在外,跋山涉水经历了千辛万苦。有一次迷了路,大家找不到东西吃,重耳也饿得奄奄一息了。眼看走投无路,重耳绝望地说:“重耳饿死事小,只怕晋国的老百姓没有出头之日了。”跟随他逃难的介子推听后想:“公子在落难时仍不忘子民,将来必定是个贤君,我要救他性命,并尽力保他登上王位。”他偷偷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给重耳吃了。重耳知道后非常感激,说:“你如此待我,叫我如何报答呀!”介子推说:“说什么报答!只盼望公子记住我这片苦心,日后多多关怀百姓疾苦,做一个清明的国君。”

后来当上国君的重耳对流亡期间跟随的诸大臣进行封赏,独独忘记了介子推。有人抱不平在他面前提起往事,晋文公幡然悔悟,亲自带人到介子推的老家绵山探望。但介子推早已和老母隐入绵山。晋文公寻人不果,这时有人献计说,介子推是远近有名的孝子,只要放火烧山,他就会背着母亲跑出来。眼看没有更好的办法,晋文公便下令在山前山后放火。哪曾想风猛火烈,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也不见介子推母子的影踪。原来二人已经烧死于柳树之下。

但见介子推身下压着一片衣襟,上面斑斑驳驳有几行血书:

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看罢,又难过又悔恨,珍重地将这片衣襟放入袖中,并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通令全国不许动火,一律吃冷食。

第二年,晋‬文公又带领百官到绵山祭奠介子推,先在山下寒食一日,第二天上山一看,去年那棵老柳居然又发出嫩绿的新枝,他百感交集地折下一条柳枝,编了个柳圈儿戴在头上,群臣一见,纷纷效仿。这天正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晋文公就封这棵柳树为清明柳,定这天为清明节。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清明节的历史传说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