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解决问题的方法(处理事情的智慧)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易经》:处理问题时,以2种智慧为核心,才能不失偏颇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易经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文章由【易论】原创,品读《易经》智慧,学习古人文化。
《易经》:以这两种方式处事,才能客观认知事物,防止有失偏颇。
一些人做事的时候,总会犯这样一个错误:因为自己的主观意识左右,误会了事件本身的起因和形成,做出来错误的决定。
比如说,自己即便是去了解真相的时候,都是戴着有色眼镜去看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也是偏向于自己喜欢的那一种,在这一个无形的过程之中,最后得出了一个自认为客观公正的方法。
但是殊不知,你所认为的“正确”,对于你来说都是因为主观意识影响,但是实际已经形成错误的认知了。
在《易经》的观卦之中,有两句智慧能够让我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更加客观公正,防止自己的做法有失偏颇。
1:六三:观我生进退。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六三,观察亲族的思想行为,从而决定为政的措施究竟是进还是退。
在《象传》之中就说:“观察亲族的思想行为,从而决定为政的措施究竟是进还是退”,并没有失去用人行政的正道。
无论面对什么样的事情,如果没有观察就去发言的时候,是没有任何发言权的,如果没有把握就去行动的时候,这样的行动就属于贸然行动。如果没有正确全盘的去认知就去作为,这样的作为一定是错的。
所以,真正能够做大事的人或者是一个领导者,他们做事的时候都能够客观的审视自我,然后做出一个相对理智的决定,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因为冲动而触犯原则性的错误。
我们再回想一下,你在生活中有多少次是因为自己的主观情绪,而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做事情的时候没有考虑应该怎么做,而是总想着自己想去怎么做。但是做到最后的时候,结果背离了客观也给自己造成了更多的问题。
2:六二:窥观,利女贞。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六二,从门缝里看人,这是有利于女人的贞兆。
《象传》之中说“从门缝里看人”“女人的贞兆”,这都是一些羞辱的事情。
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窥探一件事情呢,窥探的行为本身,就是说明你在偷偷的去做一件事情,不够光明磊落,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行为背后,心胸通常狭隘。
其实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定要偷偷摸摸的,你的内心狭隘了,才会做一些让自己羞耻的事情。
在这种状态下处理问题的正确方式,那就是全盘接受意见,不要偏听偏信,懂得综合不同的意见和建议。
好的,坏的,自己喜欢的或者不喜欢的,都采纳综合考虑,这样才能保证这一个事情正确而又健康的发展。
明朝的王阳明,他在平定了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始终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的原则就是因地制宜,没有死板的去套用一些方式和方法,而是区别对待。
从整个群体到个人都是谨慎从事,王阳明给那一些愿意悔改者机会,在每一次采取行动之前,都劝告那些误入歧途的人弃恶从善。
在征战的过程中,也是根据实际需要的,而制定灵活的政策,根据当地的情况改善不合理的布局和方式,就是这样一种因地制宜的办法,让自己达到了既定的目标。
如果不懂得变通,凡事都是一根筋,只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而不知道客观需要做什么,这样的人最终一定会吃亏的。
今天所说的道理就是能够客观的审视问题,并且告诉我们如何能够不失偏颇,一个人越是客观越是顾全大局,他的成就就越高。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易经》:处理问题时,以2种智慧为核心,才能不失偏颇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