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小乘区别(大乘小乘佛教区别)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大乘小乘有何区别?佛之外,阿罗汉、菩萨、辟支佛谁的等级更高?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大乘 小乘区别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佛
佛教原有大乘、小乘之分。
大乘佛教,主要流传于中国、朝鲜、日本等国,属于北传佛教。小乘佛教,也称为南传佛教或者上座部佛教,如今盛行于东南亚的越南,泰国,老挝,缅甸以及我国的云南地区。
在佛陀时期,佛教是不分大乘和小乘的。释迦牟尼涅槃后,佛教分流,大乘佛教兴起,便将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称为小乘佛教。
“大乘”是梵文“摩诃衍那”的意译。“摩诃”是“大”的意思,“衍那”是“乘载”或“道路”的意思,比喻佛法济渡众生。“小乘”是梵文“希那衍那”的意译,“希纳”意为“小”。
小乘佛教强调度己,大乘佛教强调度人,这是两者最主要的区别。
大乘和小乘
二者主要区别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其一,在宗教学说体系上有所不同。
小乘更原始,基本上保持了释迦牟尼的遗教,着重伦理教诲,只以佛陀为导师而不是神,不拜偶像 ;大乘则修正了释迦牟尼的学说,以佛为神,并有不同的化身和无边的法力。
其二,在修道极果上有所不同。
小乘所理想的极果为阿罗汉,其理想的境界是自我解脱,偏重于断除烦恼,灭绝生死。而大乘所理想的极果为佛,其理想的境界是致力于一切众生的解脱。
其三,在哲学理论上有所不同。
小乘主张“我空法有”。即‘我’为空无,而‘法’为实有。而大乘则主张“法我皆空”。这个“空”并不是没有或不存在,而是有但却不真实。这个“法”的意思不是方法,也不是佛法,而是存在的一切事物现象。
其四,在修行方式上有所不同。
小乘认为必须自己切实修行,甚至要出家过乞讨度日的生活;而大乘主张信徒可以作为居士,照常过家庭生活、经营、布施,便可修功德,甚至只要诚心念佛即可。
其五,在果位划分上有所不同。
原始佛法一共有三乘,分别是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声闻乘”即了解佛法的过程,“缘觉乘”即通过修行来实现觉醒解脱的过程,“菩萨乘”即普度众生、推广佛法的过程。
小乘更多是以自我完善与解脱为宗旨,因此更重视声闻乘和缘觉乘。
在声闻乘的修行层次可分四果,即初果须陀洹果、⼆果斯陀含果、三果阿那含果、四果阿罗汉果。
阿罗汉出生在有佛法的时代地域,能够听闻修学佛法。
在缘觉乘修十二因缘,就可从凡夫至辟支佛。辟支佛出生在无佛法的时代地域,但却无师自通、独自觉悟,又称独觉佛。
如此看来,应该阿罗汉比辟支佛更多福分,辟支佛比阿罗汉更多智慧。
阿罗汉和辟支佛
而大乘佛教又被称为“菩萨教”,因为其更强调度人,即普度众生。因此大乘更重视“菩萨乘”,并新增了“菩萨”(菩提萨埵)这一果位。
何为菩萨?其是梵语音译“菩提萨埵”的省称,意为觉有情,指追求彻底觉悟之人。
菩萨从初发心修行直至成佛要经历的五十二个等级: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五十二个位次。
其中妙觉是究竟圆满的佛,其次则是等觉菩萨果位最高,如观音、文殊、普贤、地藏等四大菩萨都是等觉菩萨。
等觉菩萨之后便是十地菩萨,所谓十地即“初地欢喜地、二地离垢地、三地发光地、四地焰慧地、五地难胜地、六地现前地、七地远行地、八地不动地、九地善慧地、十地法云地”。处于十地,已渐开佛界,已属圣位,故此又名“十圣”。
四大菩萨
其实佛法并无大小之分,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弘扬佛陀的教义,只是侧重点略有不同,即小乘侧重度己,大乘侧重度人。
你内心的世界,便是你眼里的世界。
祝愿佛佑天佐,顺利通达,幸福美满,健康平安。
佛祖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大乘小乘有何区别?佛之外,阿罗汉、菩萨、辟支佛谁的等级更高?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