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家居

兰亭集序不能喻之于怀的喻什么意思(不能喻之于怀喻的意思)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兰亭集序》“不能喻之于怀”别解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兰亭集序不能喻之于怀的喻什么意思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兰亭集序不能喻之于怀的喻什么意思(不能喻之于怀喻的意思)

文/李淑章

淑章说字

王羲之《兰亭集序》最后一段话中,有这样的句子:

就我读到的评论文章来看,学者们对其中“不能喻之于怀”一句的解释基本相同;都认为,王羲之心里弄不明白前人(或古人)为什么感慨。请看:

已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阴法鲁在其主编的《古文观止译注》中写道:“每当我看到前人发生感慨的原由,与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未曾不面对着前人的文章而嗟叹悲伤,心里却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现行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教师用书中,解释说:

“我每看到前人发生感慨兴叹的原因,发现都像符契那样相同相合,我曾对前人的文章嗟叹伤情,但往往不能明白为什么会如此。”

古诗文网解释说:“每当看到古人(对死生的大事)发生感慨的原因,(和我所感慨的)像符契那样相合,没有不面对他们的文章而感叹悲伤的,(却)不能明白于心。”

我还看到不少书名为《古文观止》或《古文观止今译》之类的读物,其对上述一段话的解释,均与前3种大同小异。

那么,“不能喻之于怀”究竟应该怎样解释呢?

要弄清楚这句话的意思,必须先看看《兰亭集序》最后一段的全文。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喻,这里只能当明白、知道或清楚讲。那么,“不能喻之于怀”,那就应该理解为“心里不明白”。

但是,你看,前文不是明明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吗?这说明他是明白的呀!

而且,“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荒诞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也是胡乱编造的),这个道理也是他所“固知”的,即原本就知道的。

至于,“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后代人看现在,也如同今人看过去一样),他也是清楚的呀!

他还毫不含糊作出“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即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但是人们兴发感慨的缘由,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这样的判断。

文章最后,更是预见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后世的读者,也将对我们今天的这些诗文有所感慨)。

这样看来,作者对于“昔人兴感之由”是很清楚的,他的领会是非常深刻的;怎么却说他“不能喻之于怀”呢?

就是“不能喻之于怀”这一句,使历代学者感到纠结。他们总在问:作者为什么对“昔人兴感之由”,“不能喻之于怀”呢?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我认为,这恐怕是孤立解释“不能喻之于怀”这句话所致。

细看《兰亭集序》原文,“不能喻之于怀”的前面,明明还有“未尝不临文嗟悼”的话呀!如果把它们连起来看,就是:“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现在我来解释这句话:

(我)不曾不面对着古人的文章嗟叹伤情,(也)不曾不能明白于心。

这也就是说,作者面对“昔人兴感之由”,不仅是嗟叹伤情,而且是了然于心,豁然开朗的。

这就是说,“未尝”一词不仅管着“临文嗟悼”,而且管着“不能喻之于怀。”

如果,王羲之当年把这句话写成“未尝不临文嗟悼,未尝不能喻之于怀”或者写成“未尝不临文嗟悼,不喻之于怀”,恐怕就不会产生误解了。

我这样解释,理由如下:

首先,符合古汉语的用词造句规律。“未尝”即“不曾”,可解作“没有”;“未尝不”即“不曾不”,表示双重否定的意思,也就是表示肯定的意思。所以,“未尝不”也可以理解为“是”。古汉语中,表示否定的词语很多,如“不”“非”“莫”“无”“未”等。它们往往彼此协作,或连用,或隔几个词用,表示双重否定的意思。举例如下: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资治通鉴》)

其中“非不”即“是”的意思,“非不尽心”即表示“是尽心了”的意思。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其中“莫不”即“都是”的意思。

其次,无论是古汉语还是现代汉语,由否定词语或双重词语打头的句子里,否定词语或双重词语所管的,往往不只是一个分句。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其中,“非”所管的不仅是“兵不利”,而且还管“战不善”。那就是说,作者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不是武器不锋利,也不是仗打得不好。如果认为“非”只能管“兵不利”,不能管“战不善”,那就会误解为六国灭亡的原因,不是武器不锋利,而是仗打得不好了。这显然是大错而特错了。

董解元的《西厢记》:“你莫不枉相思,枉受苦,枉烦恼?”

“莫不”这个双重词语,不仅管“枉相思”,也管“枉受苦”与“枉烦恼”。

这样看来,我说《兰亭集序》“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中的“未尝”一词,既管“不临文嗟悼”,也管“不能喻之于怀”,就不是没有语法根据了。

其他理由之一:《兰亭集序》记叙的是东晋时期文人的一次大聚会,作者所表达的是“群贤”的共识,绝非作者一己之见。这样一些人欢欢喜喜的聚会,面对古人的感慨,怎么能不产生共鸣,反而感到糊里糊涂,“不能喻之于怀”呢?

理由之二:纵观全文,没有任何一句话表达作者对古人的“兴叹”有所不解。

相反,他一直在批判当时的虚无思想,批判那种“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荒谬的生死观。启发读者,要学习古人那种珍惜时间、热爱生活的思想。不仅要愉快地度过现在的时光,而且应该为这个世界留下有益的东西,以启迪后人。

你看,他说得多么明白:期盼“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总之,我认为《兰亭集序》中,作者每次面对古人“兴叹之由”,从来没有“不能喻之于怀”;恰恰相反,始终是“若合一契”,始终是不能不“喻之于怀”的。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兰亭集序》“不能喻之于怀”别解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