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与园林植物有何关系和特点(风与园林植物的关系)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风与园林植物有何关系?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风与园林植物有何关系和特点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
热空气上升后,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从科学(气象学)的角度来看,风常指空气的水平运动分量,包括方向和大小,即风向和风速。
风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气候因子之一。风对园林植物的作用有有益的一面,如微风与和风有利于风媒传粉,可以促进气体交换,增强蒸腾作用、改善光照和光合作用,降低地面高温,减少病原苗等;但也有不利的一面,如大风对树木起破坏作用,经常被大风吹刮的树木会变矮、弯干、偏冠,强风会吹落嫩枝、花果,折断大枝,使树木倒伏,甚至整株被拔起。
城市的风
城市的风场非常复杂。首先,具有较大粗糙度的下垫面,摩擦系数增大,使城市风速一般比郊区农村降低20%~30%。其次,在城市内部,局部差异很大,有些地方为“风影区”,风速极小,另一些地方风速也可能大于同高度的郊区,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当风吹过鳞次栉比的建筑物时,因阻碍摩擦产生不同的升降气流、涡流和绕流等,致使风的局部变化更为复杂。
此外,街道的走向、宽度和绿化情况,以及建筑物的高度和布局使不同地点所获的太阳辐射有明显差异,在局部地区形成热力环流,导致城市内部产生不同的风向和风速。
风对园林植物的生态作用
风对植物的生态作用是多方面的,它既能直接影响植物(如风媒、风折等),又能影响环境中温度、湿度、大气污染的变化,从而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1、适度的风有利于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
首先,适度的风可以保持园林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假如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速度为0.03g CO2/(m2· min),则包围于叶片周围的CO2在1min内就可被吸收殆尽,如果没有风的作用及时补充CO2,光合作用就会受到抑制甚至停止。风还会晃动植物茎干及叶片,使太阳辐射能够投射到下部而促进光合作用。
风对植物有利的生态作用表现在帮助授粉和传播种子。有些种子靠风传播到远处,称为风播种子(wind-spreadseed)。无风时风媒植物不能授粉,风播种子不能传播他处。
例如,兰科和杜鹃花科的种子细小,重量不超过0.002mg;杨柳科、菊科、萝摩科、铁线莲属、柳叶菜属植物有的种子带毛;榆、槭属、白蜡属、枫杨、松属某些植物的种子或果实带翅;铁木属(Ostrya)的种子带气囊,借助风来传播。此外,银杏、松、云杉等的花粉也都借风传播。
适度的风促进地面蒸发和植物蒸腾以散失热量,因而能降低地面和植物体温度,提高植物对养分、水分的吸收效率。风还能保持植物群落内树木枝叶间适宜的相对湿度,抑制病虫害发生,促进植物健康生长。
2、风对植物的危害
风的有害生态作用主要表现在台风、焚风(foehn)、海潮风、冬春的旱风、高山强劲的大风等。风速超过10m/s,对树木产生强烈的破坏作用。风倒、风折给一些古树造成很大危害。各种树木的抗风力不同。
同一树种扦插繁殖比播种繁殖的根系浅,易倒伏;稀植和孤立的树木比密植的易受风害。
沿海城市树木常受台风危害,如南方沿海城市,大风过后,许多大树被连根拔起、主干折断、小枝纷纷被吹断;
海潮风常把海中的盐分带到植物体上,如抗不住高浓度盐分,植物就会死亡;
在西南地区的干热河谷中,有极其干热的焚风,焚风一过植物纷纷落叶,有的甚至死亡;
北方早春的干风易致枝梢干枯,因为此时土壤温度尚低,根部未恢复吸收机能,在干风下失水而枯;
在一些风口位置,由于大风经常性地吹袭乔木,在迎风面,芽和枝条干枯、侵蚀、折断,只保留背风面的树冠,一些迎风面枝条,常弯至背风面生长,主干也常年被吹成沿风向平行生长,形成扁化现象,故形成旗形树冠,从解剖木材断面上看,迎风面木材的年轮紧密而窄,背风面年轮宽而粗,整个断面是偏心的。
据测定,风速达0.2~0.3m/s时,能使蒸腾作用加强三倍。当风速较大时,蒸腾作用过大,耗水过多,根系不能供应蒸腾所需的水分,叶片气孔便会关闭,光合强度因而下降,植物生长也减弱。风能降低大气湿度,破坏正常的水分平衡,使树木生长不良、矮化。据测定,当风速在10m/s时,树木高生长要比风速5m/s 时低1/2,比无风区低2/3。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风与园林植物有何关系?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