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螳螂捕食问题(螳螂捕食能力有多强)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螳螂的反捕食适应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螳螂捕食问题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螳螂捕食问题(螳螂捕食能力有多强)

螳螂在捕食活动中,可以捕食很多种小形动物,如仓蝇、蚊子、叶蝉、飞虱、蝽象、蛾子、蝴蝶等昆虫,也可捕食一些两栖类(青蛙等)、爬行类(蜥蜴等)和小形鸟类。在捕食猎物时,猎物也会有一些反捕食的反应,而且在捕食与反捕食的斗争中,螳螂不一定是胜者,如螳螂与青蛙、蜥蜴、鸟类、蜘蛛、大马蜂(hornets)、社会性昆虫等的较量中,螳螂很有可能从捕食者变成被捕食者(猎物)。有些螳螂在猎食捷小唇泥蜂属(Tachytes)的蜂儿后,身体马上会被麻痹。我小时候在村子后山上玩耍,经常会看到一群蚂蚁抬着死螳螂往蚁巢中搬运。

在自然界,螳螂也存在很多捕食性天敌,如两栖类、爬行类、鸟类、蝙蝠等以及其他一些食虫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螳螂为了逃避或反抗捕食者的猎杀,也形成了许多方面的适应性变化。

本能的反抗是所有动物都具备的能力。螳螂被捕食后,对捕食者会用它长有尖齿利刺的前足扭打、用它发达的上颚撕咬。

由于螳螂没有化学防御的手段(如释放有害液体或气体物质等),所以螳螂多以伪装的方式来一逃避捕食者、以夸张(bluffing)或恐吓(deimatic)的方式驱赶捕食者、或用特有的感受器来侦测捕食者等。一般情况下,螳螂都会通过伪装来保护自己,伪装自己的方式主要有形成保护色和拟态两种类型。 ①用体色变化来伪装,通过躯体的颜色变得与生境的背景色相似,让捕食者不易发现。以变成枝叶的绿色的种类居多,有多种类为草绿色隐蔽在草丛中,有的体色为褐色停歇在树皮上,有的为粉红色或黄色潜伏在花丛中。马来西亚的兰花螳螂把自己伪装成粉红色或黄色的体色,隐蔽在兰花之中。 ②拟态。螳啷的身躯、足、翅配上一定的色调,可以拟态为叶片、花朵花瓣、水滴甚至天敌的形态(如蚂蚁的形态)。叶背螳(Choeradodis),拟态时,展开的翅及宽宽的绿色胸背,就象绿色的树叶。蚂蚁可以是螳螂的猎物,也可以是螳螂的捕食者。锥螳属(Loxomantis)、 直颈螳属(Orthodera)和污斑螳属(Statilia),也会象其他有些节肢动物一样,在低龄时,常拟态为蚂蚁。象竹节虫等昆虫一样,螳螂也会象风吹树叶一样的摇摆动作(rocking movements)。这主要是迷惑捕食者和猎物,让它们误以为是树叶在摆动。但捕食者和猎物也会很据摆动的速度与背景物摇动的差异来判断螳螂是否存在。有些不爱活动的螳螂常用摆动身体的方式来伪装自己。

保护色和拟态具有两种功能,一是躲避捕食者,二是为猎物设下陷阱。有些体色单调的种类,如栖息在裸露的地面上或树皮上的螳螂,身体的腹背扁平,目的是在阳光照射下不产生明显的影子让捕食者发现。花螳进攻式的拟态是,拟态为花,让猎物误以为真的是花,然后捕食前来采蜜的猎物。在非洲和实大利亚,有些螳螂会变成污黑色。因为到了干季,森林火灾在肆虐后留下一片被烧的痕迹,污黑的螳螂在这种环境中很难被发现。

夸张和恐吓也是螳螂对付捕食者的一种手段。螳螂直接威胁捕食者时,常常会直立高仰,并伸展它们的前足,翅膀扇状展开,让捕者感觉其身躯是多么的庞大,以把捕食者吓跑。雌虹螳(Iris oratoria)在遭遇捕食者时,会抬高前足、展开双翅,张开口器来做虚夸张的资势,恐吓捕食者。在夸张恐吓捕食者时,有些螳螂也会用腹部的呼吸气门发出“嘶嘶”叫声来配合。丽眼斑螳(jeweled flower mantis, Creobroter gemmatus)在面对捕食者时,会突然展开翅膀,用翅膀极其鲜艳的颜色来恐吓驱赶捕食者,这是典型的恐吓行为deimatic behaviour。

在夜间飞行的螳螂,有些种类能探测到蝙蝠发出的用于回声定位的超声波。 当通过超声波感知蝙蝠飞近时,它们就会停止水平飞行,而会螺旋式飞降到安全的地面。“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哪里存在捕食,哪里必有反捕食。

自然界中,象捕食与反捕食这类因子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且它们都是相对的和相互的,如螳螂在一定情境中是捕食者,而在另外的情境中它们又是猎物。自然的进化也是在这“正”与“反”的推动下进行的。老子说:“反者,道之动。”(《道德经》第四十章)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螳螂的反捕食适应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