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这6种原因会造成玉米秃尖缺粒而死亡吗(玉米秃尖缺粒的原因)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这6种原因会造成玉米秃尖缺粒而减产,9种方法能帮你实现玉米高产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这6种原因会造成玉米秃尖缺粒而死亡吗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玉米,作为与小麦、水稻并驾齐驱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它是一种产量比较高的农作物类型。但是,由于玉米的价格并不高,所以咱们农民朋友要想在玉米上获得更好的收益,就必须要从产量上多花点心思、多下点功夫——因为在同样的价格下,地里的玉米产量越高,咱们农民就能够换回来更高的收入。在影响玉米总产量的各个因素上,咱们农民朋友其实经常忽略到一个很常见但看起来对玉米产量影响并不太大的因素——玉米的秃尖缺粒问题。

对于玉米的秃尖缺粒现象,相信只要是常年种地的农民朋友应当都不会陌生:在玉米采收的时候,玉米的棒穗上经常出现棒尖、棒顶的那部分没有籽粒或籽粒细小(也即是咱们农民常说的玉米棒子长不到头儿),或者棒穗(整个棒轴或一侧棒轴)上的籽粒成片成行缺失或零星缺失、散乱分布,除此之外,即使玉米棒穗顶部有籽粒,但棒顶、棒轴上的籽粒都十分小或者籽粒都空瘪不实,这些我们一般都通称为玉米秃尖缺粒,而且玉米秃尖严格上来说是属于玉米缺粒类型中的一种。

一般情况下,只要玉米出现秃尖缺粒现象,玉米采收后的总产量就会降低,秃尖缺粒程度越重,玉米的减产情况也就越严重,如果咱们农民朋友只是遇到少数玉米秃尖缺粒或者玉米秃尖缺粒程度较轻的情况,或者是玉米种植的面积比较小,那么玉米的产量受影响不会太大,但是,如果咱们农民玉米种植的面积比较大(比如说种植十多亩及以上的玉米)或者秃尖缺粒玉米的数量多(比如一半以上的玉米秃尖缺粒)、程度重(比如说玉米的棒穗一半以上没有籽粒),那么,由小积多集中起来后就会造成玉米发生不小的减产,一般情况下,凡是发生秃尖缺粒现象的玉米,根据其发生情况轻重会导致玉米在后期出现10-20%不等的减产量。

除此之外,相对于其他因素所造成的玉米减产,玉米一旦发生秃尖缺粒现象后,在后期基本上无法进行补救晚挽回损失的;所以,如果要想解决好玉米的秃尖缺粒问题、避免玉米在后期因秃尖缺粒而减产,咱们农民朋友就必须从玉米播种入手,并采取综合措施有效做好玉米生长前期与中后期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玉米的稳产和高产。

当下正值玉米生长的旺盛期,那么,造成玉米发生秃尖缺粒现象的常见原因有哪些?要想避免玉米出现秃尖缺穗现象,咱们农民朋友又该采取哪些措施进行防治呢?针对这两个问题,今天农技小背篓就具体给大家讲解一下,希望咱们种植玉米的农民朋友花上几分钟认真看一看,毕竟“苍蝇再小也是肉”啊!

一、造成玉米秃尖缺粒的常见原因及主要因素

1、玉米花期遭遇异常天气影响——高温干旱或持续阴雨

一般情况下,玉米在花期时一般是雄花穗先分化开放、雌花穗后分化开放,二者在时间上相差大约7-10天左右,而玉米花期遇到异常天气就容易导致玉米因雄花与雌花分化不同步、花粉活性降低、花丝萎枯、雌花授粉受精不良而出现秃尖缺粒的现象,这些天气影响因素主要体现高温、干旱、持续阴雨等天气上。

①高温干旱容易导致玉米因花期温湿度不适而发生秃尖缺粒现象

从温度影响因素上来说,一般情况下,最适合玉米花期进行开花授粉的温度环境是25-30度。当玉米在七八月开花授粉期长时间遇到32-35度以上的温度时就会高温,就会出现花粉活性降低、授粉受精不良的现象,进而导致玉米出现秃尖缺粒的现象,如果玉米花期长时间处于35-38度以上的高温,可能就会出现花粉活性与花粉存活期同步降低,从而导致玉米开花数量减少、授粉受精质量变差、花丝萎枯甚至无法正常开花、无法正常授粉的情况,后续直接导致玉米发生秃尖缺粒或无法结穗;除此之外,当玉米在花穗吐丝期遇到持续35度及以上的高温时,也都会导致玉米果穗的中部(吐丝前期高温时)、底部和顶部(吐丝后期高温时)因为受精不良或受精不全而出现秃尖、缺粒等问题。

从湿度影响因素上来说,一般情况下,最适合玉米花期进行开花授粉的湿度环境为70-80%的田间土壤持水量。当玉米在七八月开花授粉期时,如果田间土壤湿度在50%以下就会导致玉米重度干旱,如果田间土壤湿度在50-60%范围内就会导致玉米出现轻度干旱,而玉米花期时如果处于田间土壤湿度小于50-60%以下的轻干旱状态,就会造成玉米的花粉活性降低、授粉受精质量变差或授粉受精不良,如果玉米花期时处于田间湿度小于40-50%及以下的重度干旱状态,就会造成玉米的花粉干枯、花丝萎枯,从而导致玉米无法正常开花授粉和受精结实,这样一来就导致玉米因为土壤干旱而出现秃尖、缺粒、空秆无穗等情况。

除此之外,玉米在花期遇到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时,还会导致玉米的雄花抽雄与雌花分化不协调、不同步,比如说高温会玉米抽雄期提前,这样以来雄花开放散落花粉时而雌花的花丝还没完全吐露出来或者雌花的花丝比较短,这样就会导致玉米因为雌花的花丝无法正常接受到雄花上散落的花粉而出现授粉受精不良的情况,进而导致玉米出现秃尖缺粒的情况。同时,高温干旱的天气状况还会导致雄花和雌花发育不良、雄花花粉与雌花花丝的黏性降低,尤其是雄花吐丝前遇到高温干旱时,这样即使雄花的花粉飘落到雌花的花丝上也会黏留不住,同样会导致玉米因为授粉受精不良而出现秃尖、缺粒、空秆的现象。

②玉米花期遭遇持续阴雨天气或无风天气也会导致玉米因授粉受精不良而出现秃尖缺粒问题

在玉米扬花授粉受精时,如果花期遇到持续阴雨的天气,这样就会导致玉米的雌雄花穗发育异常、雄花开花数量减少,同时也会导致已经开花的雄花花粉被雨水冲刷掉或花粉因吸水过多而出现破裂死亡、黏连成团的情况,这样容易导致雌花授粉时因雄花花粉散落量不足、花粉黏连难散落而出现授粉受精不良或无法授粉受精的情况,进而导致玉米出现秃尖缺粒或空秆的现象,这一点在雄花盛开、雌花分化前或花期遭遇持续阴雨天气、无风天气的玉米田中表现的十分突出。

2、玉米生长营养供应不良

玉米生长期周期长、亩产量大,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和消耗掉大量的养分,不仅需要氮、磷、钾三大基本营养元素,而且还对硼、锌、镁等中微量元素比较敏感。在导致玉米秃尖缺粒的原因上,过量施肥(特别是过量使用尿素等氮肥)、施肥不足(主要是缺磷、缺硼、缺锌)、施肥比例不合理(主要是氮肥过多、磷肥与钾肥不足)都会导致玉米出现秃尖缺粒的减产情况。具体原因如下:

①过量施肥或施肥比例失调

在过量施肥方面,最常见的原因主要出在过量使用尿素、二铵等氮肥方面。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虽然都离不开氮素来加快生长、增加叶片面积、增强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的能力,但是如果氮肥使用过多、磷钾肥使用不足,就会导致玉米出现茎叶过快过旺的生长而过多的消耗株体内的养分,同时还会造成玉米苗株叶黄秆瘦、株体内养分输运受抑、茎叶营养生长与花穗生殖生长失调、茎叶与花穗营养竞争过于激烈,再加上苗株茎叶生长的顶部竞争优势比花穗生长竞争优势明显,进而导致玉米在开花、授粉、结穗、籽粒灌浆时因为营养供给不足而出现顶部籽粒或穗轴籽粒发育不全的秃尖缺粒的减产情况,这一点在玉米生长前期或喇叭口拔节抽穗期过了使用尿素等氮肥的玉米田中表现的比较明显。

②施肥不足

在施肥不足方面,最常见的原因主要出在玉米生长期缺磷、缺钾、缺硼、缺、锌、镁等方面,尤其是玉米缺硼、缺锌非常容易导致玉米出现秃尖缺粒问题。因为,玉米缺钾,会导致玉米体内的养分向各个部位输不顺畅,缺磷会导致玉米根系发育不良、花期开花质量差,而缺硼(典型症状为玉米“花而不实”、雄穗抽穗少、玉米花穗黑顶)会影响到玉米花期时花粉管的伸长、花粉的萌发、雌性花退化或发育异常,缺锌(典型症状为玉米“花白苗”)会导致玉米株体内酶的活性降低、叶绿素含量降低、光合作用能力降低等,不论是玉米缺钾、缺磷,还是缺硼、缺锌,特别是玉米缺硼、缺锌,都非常容易导致玉米发生开花授粉异常、开花接穗异常、籽粒灌浆不饱实的秃尖缺粒等现象。

除此之外,在玉米缺硼、缺锌所造成的秃尖缺粒问题上,黄淮玉米种植区和华北玉米种植区、夏季高温多雨的玉米种植区最容易发生玉米缺硼、缺锌的现象,前者是因为这两大地区土壤中的有效硼、有效锌的含量相对较低,后者是因为频繁下大雨会导致土壤中的硼、锌及其他营养元素被雨水冲刷流失。

3、玉米品种也是导致玉米发生秃尖缺粒现象的常见原因

农技小背篓曾经在文章中多次给大家提及过:即使种植同种类型的作物,因为不同的品种具有不同的遗传基因特性,所以不论是在生长特性表现上、还是在环境条件适应能力上都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从导致玉米发生秃尖缺粒的原因上来说,一般耐高温性较差、抗旱性较差的品种要比抗高温抗旱性较强的品种更容易在夏季高温时发生秃尖缺粒现象,一般晚熟型品种要比早熟型品种更容易发生秃尖缺粒现象,一般小穗型品种、单穗型品种要比大穗型、双穗或多穗型品种更容易发生秃尖缺粒现象,一般高杆、马齿型品种比低杆、硬粒型品种更容易发生秃尖缺粒现象,一般雄穗与雌穗发育期相差较大的品种要比雌雄穗发育期同步或相近的品种更容易发生秃尖缺粒现象,除此之外,一般从距离较远外地调运或引进的品种要比当地品种更容易发生秃尖缺粒现象,比如说北种南种或南种北种的玉米田,会导致玉米在生长发育期内因为不适应当地的气候、天气、土壤等环境而发生秃尖缺粒。

4、土壤环境不良也会导致玉米发生秃尖缺粒问题

玉米属于深根系的农作物,虽然它对土壤环境的要求并不严格,可以适应绝大部分地区的土壤环境,但是,相对于土层深厚疏松、土壤肥沃且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在土层浅薄贫瘠、土壤盐碱板结、酸化黏性重、地势低洼易积涝的田地土壤上种植的玉米则更容易出现秃尖缺粒的现象,因为此类田地土壤保水保肥保墒能力差,也不利于玉米根系的生长发育和对水肥养分的吸收。这一点其实很好用用实际例子解释,比如说相比于其他地区种植的玉米,在东北黑土地上种植的玉米不论在长势还是在产量上都在国内名列前茅,而且同样的品种发生秃尖缺粒的现象相对较少、较轻。

5、种植密度过大的玉米田地发生秃尖缺粒现象的概率比较大

要想玉米长势好、开花结穗好、后期产量品质高,就必须确保玉米生长发育有一个宽松适宜的水、肥、光、照以及通风环境,如果要想玉米生长环境优良、生长空间充足,就必须根据土壤地力、水肥状况、品种特性等保持田间合理的种植密度。

如果玉米种植密度过大,特别是那些超密度种植的玉米,一方面在玉米生长到旺盛期及中后期时,玉米苗株之间会互相激烈的竞争空间、光照、养分等资源,另一方面过密的玉米苗株会出现叶片因为过于稠密而互相遮挡光照、影响通风的情况,这样一来,就会造成玉米因为生长环境不良、营养供应不足、叶片光合面积不足以及通风透光条件差等原因,而导致玉米的花穗发育差、授粉受精不良、果穗发育不充分、籽粒灌浆不充足而出现籽粒不到穗顶、果穗轴上籽粒缺失、玉米籽粒干瘪等秃尖缺粒的问题;除此之外,玉米种植密度过大、通风透光条件不佳,还容易诱发玉米出现各类病虫害,从而进一步加重玉米秃尖缺粒的受害程度。

6、玉米发生较重的病虫害也会出现秃尖缺粒现象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如果发生较为严重的病害、虫害,如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茎基腐病等病害以及玉米螟、蚜虫、黏虫等虫害,会导致玉米苗株生长发育不良或迟缓、根部因受害而降低水肥养分吸收能力、叶片受害而降低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的能力,这样一来就容易导致玉米的花穗发育因营养不良或过早脱肥早衰而出现秃尖缺粒的现象,特别是玉米上发生了较重的玉米螟、蚜虫等虫害时,这些害虫会咬食或破坏玉米苗株上的花穗、花丝等幼嫩组织,这样就会导致玉米因花穗发育不良、花丝被咬断破坏、授粉时花粉不足、授粉受精不良等问题而出现秃尖缺粒的问题。

除以上六种原因外,玉米播种期过晚、雄穗过多或雄穗顶部优势过于强盛(雄穗竞争养分能力比雌穗强),也会导致玉米出现秃尖缺粒的问题。

二、要想解决玉米秃尖缺粒问题,应当从早期开始、多方面入手进行综合防治

1、选种品质优良、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玉米品种

在防治玉米秃尖缺粒问题上,种子预防是第一步。咱们农民朋友在选择玉米种时,一方面应当注意避免使用从较远的地区引进的品种,尽量选择在当地已经种植有1-2年、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并且田间种植情况稳定、没有或较少发生秃尖缺粒现象的玉米种,另一方面应当注意避免选择容易发生秃尖缺粒现象的自留种或品种已经明显退化的品种,尽量选购籽粒饱满、耐高温性和抗旱性等抗逆性强、抗倒伏性好、抗病虫害性较强的杂交性玉米种,再一方面在购买玉米种时应当尽量选择药物包衣的种子,或者在播种前对玉米种进行晒种和药物浸拌种;同时,为了预防玉米发生秃尖缺粒现象,建议咱们农民朋友尽量避免选购容易出现秃尖缺粒现象的晚熟型品种、小穗型品种、单穗型品种、高杆马齿型品种以及雌雄穗发育不同步的玉米品种,尽量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选购中早熟型品种、大穗型品种、双穗或多穗型品种、低矮硬粒型品种以及雌雄花穗发育同步的玉米品种。

2、选择土壤条件优良的地块种植,土壤不良地块应当注意进行改良

土壤是包括玉米在内每一种农作物健康生长发育的基础条件。为了减少玉米秃尖缺粒问题的发生,咱们农民朋友应当避免在耕作层浅薄贫瘠、地力较低、有机质含量不足、土壤板结盐碱重、土壤酸性大或黏性过重的地块以及保水保肥能力差的重沙土地上种植玉米,尽量选择耕作层土壤深厚肥沃、土壤肥力较高、土质疏除通透性较好、保水保肥保墒能力较强以及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田地上种植玉米,种植玉米的耕地土壤酸碱度PH值以6-8范围内为佳。

对于土壤板结重、盐碱重、酸碱性过大的土壤,应当注意采取增施腐熟有机肥或农家粪肥、灌水洗盐、增施微生物菌肥或微生物菌剂、增施酸性肥料或碱性肥料以及在整地时通过撒施生石灰、石膏、草木灰、土壤深翻等方法,以此来改良土壤地力、调理土壤理化性状、中和土壤酸碱性等,进而为玉米生长发育营造良好的根际土壤环境。

3、把等行种植改为大小行种植,更有利于改善玉米田间的通风透光环境

常规性的等行距播种法(每行玉米的间距相等)在玉米实际过程中的通风透光效果并不太好,为了给玉米营造更加优良的通风通光环境,进而减少玉米秃尖缺粒以及病虫害的发生率,建议咱们农民把传统的玉米等行距种植法改换为玉米大小行种植法(也叫宽窄行种植法,玉米行距一大一小间隔性种植)。

在对玉米进行大小行种植时,应当掌握好大行与小行的行间距和株距,一般情况下,大行距60-80公分、小行距30-40公分、株距30公分左右是比较适合玉米生长、通风和高产的大小行种植方法,具体行距和株距大家要根据自家土壤肥力高低、使用的玉米品种特性(如品种的耐密性等)等进行灵活调整,如果掌握不清也可以按照小行距为大行距一半的方法进行播种即可。

4、适期早播、保持合理种植密度,既可以预防玉米秃尖缺粒又可以提高玉米产量

一方面,玉米适期早播,可以延长玉米生长发育的周期,这样就可以起到延长玉米光照时间、改善玉米开花授粉环境、增加玉米果穗发育期、提高籽粒灌浆饱实度的作用,进而达到预防玉米秃尖缺粒、提高玉米产量的目的。

另一方面,玉米种植密度与玉米产量并不成绝对的正比,当玉米种植的密度超过玉米生长空间和土地承载能力的极限,反而会导致玉米减产,也容易诱发玉米发生秃尖缺粒现象,因此,根据土壤的地力高低、水肥供应状况、气候环境条件以及及玉米品种的特性、成熟期早晚、种植模式等进行合理性密植,保持玉米生长空间与水肥营养供应充足是确保玉米稳产、力争高产的基础。

在玉米合理种植的密度上来说, 一般情况下,普通地块种植玉米的密度以每亩3000-5000株内为宜,春玉米种植密度应当控制在3000-3500株左右、夏玉米种植密度应当控制在每亩4000-4500株左右,大穗型品种和株形松散型品种的玉米播种密度每亩可以掌握在3000-3800株左右,小穗型品种和紧凑株型品种的玉米种植密度可以掌握每亩4000-4500株左右,地力、肥力普通的地块种植常规性品种的种植密度建议掌握在每亩3500-4000株左右即可。

5、科学施肥,加强玉米生长期的营养合理且充足供给

在玉米施肥管理上,既要注意施足底肥,又要注意抓住关键期分次追肥,还要注意进行中后期进行根外叶面喷肥,同时要注意增施腐熟有机肥或农家粪肥、合理增施磷钾肥、严格控制施用氮肥且及时为玉米补充硼、锌等中微量元素肥。

在玉米施肥操作方法上,有条件的农民朋友建议最好采取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没有条件的农民朋友应当注意底肥以腐熟有机肥或农家粪肥为主、增施磷钾肥和稳施氮肥为辅,尤其是氮肥每亩每次使用量最多不可超过10-12公斤以上,在玉米追肥管理上,玉米生长期一般需要进行2-3次的追肥,如果苗期长势正常,第一次追肥可以在玉米拔节期时进行,施肥种类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第二次追肥可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时进行,施肥的种类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此时如果玉米出现植株黄弱或脱肥早衰的情况应当根据玉米长势灵活追施1次肥料。

除此之外,为了促进玉米更好的开花、授粉、结穗,同时也为了预防玉米因营养元素缺失而出现秃尖缺粒或脱肥早衰等减产问题的发生,建议咱们农民朋友在玉米拔节期、开花授粉期时用0.3%的硼砂溶液或0.2%的硼酸溶液、0.5%的硫酸锌溶液或1000-1500倍的螯合锌进行分别喷施1次,也可以从玉米拔节期开始间隔7-10天喷施1次,连喷2-3次,以便快速为玉米补充硼、锌营养促进开花授粉结穗,如果喷施硼锌叶面肥时配合0.3%的磷酸二氢钾一起使用,还可以起到更好的健壮株棵、促花促穗、增加籽粒单重、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以及增强玉米耐高温性、抗旱性、抗倒伏、防早衰的效果。除了叶面为玉米补充硼、锌营养的方法外,对于土壤缺硼缺锌的地块,也可以在玉米播种前施底肥时每亩分别施入1-1.5公斤的硼砂和硫酸锌。

同时,如果玉米在开花结穗期遇到授粉受精不良的天气,大家如果有时间也可以在玉米大喇叭口、抽穗期用三十烷醇、赤霉素、芸苔素内酯等喷施1次,这样也可以起到保花保穗、预防玉米秃尖缺粒、提高产量的增产效果。

6、保持田间合理水分湿度,促进玉米更好的开花授粉、结穗与灌浆

夏季高温干旱天气比较多,也经常发生持续降雨或频繁降雨的天气,但不论田间土壤果园干旱还是土壤积水积涝,都容易导致玉米出现生长发育异常、开花授粉不良以及结穗灌浆不充分的减产情况,因此,根据玉米不同生长阶段进行合理性浇水、保持田间土壤湿度适宜是实现玉米稳产和高产的基础因素之一,在玉米水分供应方面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玉米在抽穗到开花期对水分的需求量比较大且对水分比较敏感,此阶段缺水就容易导致玉米开花异常、雌花与雄花发育不同步,进而导致玉米因花期不与而影响正常授粉受精与结穗,因此,在遇到持续高温干旱、降水较少的气候天气条件时,应当注意在玉米抽雄前2周时及时进行早晚浇水增湿,田间土壤湿度以70-80%左右为佳,以此来确保玉米顺利抽雄分化、缩短雄花与雌花抽穗吐丝分化的间隔时间,这样可以促进玉米顺利且正常的进行开花授粉,从而减少玉米秃尖缺粒等问题的发生。

②玉米生长期内(尤其是扬花授粉期时)在遇到集中降雨天气后,应当在雨后及时到田间进行开沟排水预防积涝,同时在地面土壤稍干后立即进行中耕松土,以此加快土壤中多余水分的蒸发流失速度,以防湿度过大而影响玉米正常开花授粉。

除了以上两点外,在玉米拔节期和灌浆期及时浇足拔节水与灌浆水,也可以起到促进玉米顺利发育、提高玉米饱实度、增加玉米产量、改善玉米品质的目的。

此外,为了保持土壤水分稳定、避免玉米花期因受旱而出现授粉受精不良的情况,如果有条件的农民用户也可以采取地面覆膜种植的方法,这样既可以维持玉米根际周边土壤的湿度稳定,又可以抑制田间杂草生长、避免杂草与玉米竞争养分。

7、玉米花期遇到授粉条件不佳的极端天气时,应当及时采取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玉米授粉受精质量

当玉米进入到花期时,如果遇到持续高温干旱或者连续阴雨天气或无风天气时,这样环境下玉米的授粉受精质量会十分差,甚至很多玉米田中会出现无法正常授粉受精的情况,这样就会导致玉米大面积出现秃尖、缺粒、空秆无果穗的情况。在这种玉米无法正常授粉的情况下,我们就应当通过人工授粉的方式帮助玉米进行授粉。

在人工授粉的时间与方法上,在玉米盛花期雄花大量散粉时,选择晴天上午9-11点前叶面风干后的时间段,我们可以通过摇晃玉米植株法或拉长绳法(在田地两头两人拉长绳摇扫玉米顶部花穗)进行人工授粉,人工授粉一般需要进行2-3次,每隔2-3天进行人工授粉1次。

8、合理摘除雄穗,可以抑制玉米顶部生长优势、促进雌穗分化发育,即可预防秃尖缺粒又可增加后期产量

一般来说,玉米的雄穗分化期要比雌花分化期早(二者大约相差7-10左右的时间),而且相对于雌穗来说,雄穗的顶部生长优势更强、养分竞争能力具有优势。

在玉米花期时,如果雄穗顶部优势过强或者雄穗生长的过多、过早,就会导致玉米株体内大部分的养分被雄穗所夺取和消耗掉,进而导致玉米雌穗生长发育受抑、养分供应不足,这样就会造成玉米因雌花吐丝发育不良而降低授粉受精质量,进从而导致玉米出现秃尖缺粒的现象。因此,对玉米花期时适量摘除雄穗,从而通过减少株体内养分消耗、增加雌穗发育养分供应量、促进雌穗尽早吐丝与雄花花期同步,这就成了提高玉米授粉受精质量、预防玉米秃尖缺粒、提高玉米产量的一种途径,虽然玉米去雄可以增加玉米5-10%左右的产量,但此法比较耗人工和时间,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决定是否对玉米进行去雄管理。

在玉米去雄管理上,应当选择玉米雄穗刚露穗尖且还没有散粉时进行(此时雄穗大约在5-6公分左右的长度),选择晴天上午9-10点叶面风干后或下午4-5点叶面起潮前,按照隔一行摘一行或者按照雄花与雌花1:2-3的比例把多余的玉米顶部雄穗摘除掉即可,但要注意玉米田地头与地边的2-3行不要进行摘雄穗。

9、加强病虫害防治、适当延迟采收,可以降低玉米秃尖缺粒的发生率和提高玉米的产量

一方面,玉米生长期(尤其是花期时)如果发生了较重的病害和虫害,既会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也会导致玉米授粉受精不良,同时还容易出现害虫咬食或破坏玉米花丝的问题,从而诱发玉米出现秃尖缺粒及减产。从防治玉米秃尖缺粒方面来说,玉米生长期内应当加强对蚜虫、玉米螟、黏虫、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茎基腐病等重点病虫害的重点防治管理,在病害或虫害发生早期、初期时,根据自家玉米田地中病虫害发生的类型及时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进行喷打防治。

另一方面,在玉米进入到成熟期后,对于前期开花授粉或结穗灌浆等外部环境条件不佳的地块,建议咱们农民把玉米的采收期适当推迟到玉米完熟期进行,这样可以给玉米的果穗籽粒更加长的灌浆时间、进一步增强玉米穗粒的饱实度,从而降低和减少玉米出现秃尖缺粒、籽粒干瘪等问题的发生。附:玉米完熟期的判断标准——玉米完熟期一般在玉米授粉后55天左右时,此时玉米植株根基部的叶片变黄枯,玉米棒的苞米皮变枯白变松散,玉米果穗上的籽粒变硬变光亮,并且玉米籽粒上的乳线消失、粒顶有黑线出现。

点击上方“关注”农技小背篓

每日了解更多新鲜农业种植知识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这6种原因会造成玉米秃尖缺粒而减产,9种方法能帮你实现玉米高产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