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汉贼不两立是指哪个汉贼)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蜀国篇)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汉贼不两立是指哪个汉贼)

年轻的时候,只会说诸葛亮谋略过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后来,只会说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有人说,六出祁山拖垮蜀汉,以前的时候,只会说:“你懂什么,蜀汉本就弱小,和大魏对发育,只会是慢性死亡,还不如趁着现在还有士气,还没完全稳定下来,早点拼一下,更何况每次打起来都是魏地打,魏受到的损失比蜀大……”现在只会说一句:“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汉贼不两立

1、昭烈

很多人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总是会说,刘备,刘备算什么,织席贩履之辈,只会假惺惺的哭哭啼啼,假仁假义到处行骗。但他不明白,刘备从来都不是他的祖宗刘邦,否则刘备完全可以走上刘邦的旧路。相反,刘备谥号昭烈,足以说明刘备的人格,如果真的是假仁假义或者大仁大义,后人为何不叫他仁德之类的谥号?

真正的刘备,是那个鞭打督邮(没错,是刘备自己打的,跟张飞没啥关系,而且没有传说中的羞辱谩骂,只是因为求见人家督邮不见),不顾生死去救陶谦(不要说什么冲着徐州去的,先不说那时候陶谦健朗,关键是当时曹操攻打,他们几个也守不住啊,还不是吕布背刺才有后文,刘备未卜先知?),就不会当着刘表的面为了陈登骂许祀(三国志,元龙高卧),为了兄弟报仇执意要对上东吴(虽然荆州也确实不可失,但当时刘备打东吴也确实缺乏准备和考虑,官渡之战曹操想了多久,准备了多久最后才打赢的)的义气哥们,你可以说他没什么君子之风,但是绝对不应该说什么假仁假义,因为他比其他所有开国君主都要直性子。

以前的时候,也一直觉得刘备不听劝,执意要打东吴,最后被火烧连营,烧了蜀国根基。会觉得刘备就是一个小孩,一点都不懂得大局为重。后来学了一些知识,开始说此时荆州是重中之重,蜀国失去荆州就是失去了天下争霸的机会,所以刘备与东吴决战势在必行。会觉得也是该给东吴点颜色看看,不然时不时来这么一手,蜀国也吃不消。但是现在,我只会说,吴国背信弃义,就该付出代价,刘备并不后悔。(不要说什么要不是关羽那么狂,吴国也不会偷袭,事实是关羽并没有对东吴怎么样)

很多人会说,是刘备先借荆州不还,不能怪人家东吴出兵荆州,这里我们就要说一下了,借荆州借的是南郡,而且是大半个南郡。最开始刘备用半个江夏换这半个南郡,但是江夏是真的直接给了,南郡却是东吴借给刘备。由于南郡是荆州的经济中心,人口与经济都要高于江夏,所以这种说法也无可厚非。但是问题是在汉中之战前夕,刘备打下益州,东吴要荆州不得,然后动手。双方还没打到你死我活,刘备听说曹操拿了汉中,立马怂了,和孙权议和,把江夏,桂阳,长沙半个荆州彻底给了东吴。双方也算在该阶段达成共识,但不久后,汉中之战打完,东吴看蜀汉斗志高昂,可能可能感受到了压力,结果才出兵袭取荆州。

2、诸葛亮

无论是出师表还是诫子书或者其他书籍,诸葛亮从来都不是你们所说权力熏心的人。就像他自己说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只有本身心怀叵测的人,才会看谁都是阴谋家。

六出祁山,并不是为了以攻为守,并不是什么穷兵黩武,并不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从头到尾,诸葛亮都不过是像自己在出师表里所说,为报先帝殊恩。六出祁山,一直都是为了统一中原,不成功,便成仁。

3、蜀汉不偏安

为何诸葛亮死后,蜀汉那么快就灭亡?天险在,汉中在,邓艾虽然奇兵,为何几千人就能灭了蜀。其实包括姜维在内,新生代里,有几个还想着要l打回中原?

为什么乱世之中,曹操更看好刘备,而不看好袁绍?阴谋用到极致,你最多也只能成为一个好的谋士。人更多的时候,是需要自己的目标,然后做自己,不被世界改变。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蜀国篇)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