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设计

小麦出苗齐不齐苗势壮不壮产量高(小麦出苗齐不齐苗势壮不壮产量不高)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小麦出苗齐不齐、苗势壮不壮、产量高不高,播种前后管理是关键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小麦出苗齐不齐,苗势壮不壮,产量高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正如农业谚语所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再有不久,就到了秋分节气了,咱们农民地里的玉米、大豆、花生收获后,又要忙着准备冬小麦的种植了!在小麦的种植高产种植管理上,向来有7分种3分管的说法,小麦长势的好坏与产量的高低,与前期播种的选种用种、播种期早晚、播种深浅、播种量大小、播种时墒情好坏等密切相关。如果小麦播种时处理不当,就很有可能导致小麦播种后发生发芽出苗慢、出苗不齐、苗黄苗弱、旺长徒长、分蘖不足或过早分蘖、倒苗死棵、越冬冻害等一系列的问题。

那么,小麦播种时咱们农民朋友该重点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呢?农技小背篓就给大家整理以下五点:

一、如何选择最合适的小麦品种

小麦在品种特性上可以分为弱春性、春性、弱冬性、冬性4种类型。一般来说,春性和弱春性品种在冬前生长速度、分蘖数量和后期产量上占优势,而冬性和弱冬新品种在越冬抗寒耐低温冻害等方面占优势。

小麦在穗型上还可以分为大穗型和小穗型。一般来说,大穗型小麦品种的分蘖能力一般、分蘖数少、穗头数少,但穗头大、籽粒多、千粒重高,同时大穗型小麦品种的秸秆粗壮,抗倒伏能力强,因为一般播种密度小、生长空间大,所以通风透光性好、病虫害发生率低;而多穗型小麦品种的分蘖能力强、分蘖数多、穗头多而密,但穗头小、籽粒少、千粒重低,同时多穗型小麦品种的秸秆不如大穗型品种粗壮,生长后期遇到大风大雨容易发生倒伏,除此之外,多穗型小麦一般容易出现分蘖过多、田间密不透风的情况,所以在中后期更容易发生病虫害。

那么咱们农民在选购小麦种子时该如何选择呢?

1、播种期较早的小麦种植地,建议选择半冬性的麦种,这样有利于预防麦苗冬前发生旺长;播种期较晚的小麦种植地,建议选择弱春性的麦种,这样有利于促使麦苗在冬前达到安全越冬的健壮苗标准。

2、冬季经常发生低温冻害的小麦种植区和海拔高气候冷的小麦种植区,建议选择冬性小麦品种,以防麦苗在越冬时发生低温冻害;冬季气温高、雨水多的小麦种植区,建议选择春性小麦品种,这样有利于小麦高产。

3、墒情较好、土壤肥厚、水分充足的小麦种植地,建议选择秸秆粗壮、株高偏矮、分蘖力中等的大穗型麦种或秸秆低矮、分蘖力强、抗病与抗倒伏能力强的多穗型麦种;墒情较差、土壤贫瘠、水肥不足的小麦种植地,建议选择株高稍高、分蘖力中等、成穗性好、产量中等、抗旱力强的麦种。

4、凡是习惯大种量播种的小麦种植地,建议选择分蘖力中等、成穗数中等的大穗型麦种,凡是习惯小种量播种的小麦种植地,建议选择分蘖能力好、成穗数多的多穗型品种。

5、选择麦种时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确保种子的净度不小于98%、发芽率不小于95%、含水量不大于13%;②尽量选择抗病、抗倒伏、抗逆性等较好且产量较高、成熟期适中的麦种;③不要购买未经过田间试验或当地没有人种过的“新种”。

二、播种期早晚决定小麦冬前长势,播种过早和播种过晚的小麦该怎么处理?

如果说小麦的品种影响着小麦产量的话,那么小麦的播种期就影响着小麦的长势。

正常情况下,最适合小麦播种的环境是温度15-20度,在时间上基本对应着每年的9月中旬到10月中旬,此阶段适期播种的小麦不仅能在冬前达到顺利越冬的健壮苗标准,而且还能确保麦苗在冬前分蘖形成较为合理的群体结构。

如果小麦播种时间过早或播种时气温过高,比如说在9月初就开始播种小麦,就会导致小麦因早出苗、早生长而过多的消耗体内养分,从而造成小麦在冬前苗势黄弱、苗株细弱,以及在冬前过多分蘖、过早拔节、幼穗过早分化等,不仅在越冬遇到低温环境时容易发生麦苗冻伤或冻死的情况,而且也会直接影响到次年春季小麦的正常返青拔节。

如果小麦播种时间过晚或播种时温度过低,比如说到10月底才开始播种小麦,就会导致小麦因为出苗晚、发育晚、生长时间不足而无法长到5叶1心的越冬健壮苗标准,从而造成小麦出现苗黄苗弱、根系不发达、叶片瘦小、分蘖量不足等问题,不仅在越冬时就非常被低温冻伤或冻死,而且还会影响到次年春季小麦的正常返青、结穗和成熟。

如果小麦播种时间过早或播种后气温过高,为了预防冬前旺长,建议在播种后或出苗后及时进行镇压或控旺,一方面可以在播种后1-2天内立即对土壤进行压实镇压,另一方面可以在小麦长到3叶1心时且气温降到5-6度时,对旺长苗连续进行2次左右的镇压,每隔10天左右镇压1次,镇压麦苗时只镇压旺苗,不要镇压弱苗;再一方面,对于冬前旺长严重的麦苗,也可以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如矮壮素、助壮素、多效唑等)或控肥控水、划锄松土等方法来进行控旺处理。

如果小麦播种时间过晚或播种后气温较低,为了促使麦苗在冬前可以达到顺利越冬的健壮苗标准,建议在麦苗长出3片叶时,通过全田撒施尿素或喷施0.5%尿素水+0.3%磷酸二氢钾的追肥补充养分方法,以此促使晚出苗、晚生长、晚发育的麦苗加快生长速度,尽快在冬前达到5叶1心的越冬健壮苗标准。

三、掌握好小麦播种量,播种过密或播种过稀都不利于后期高产

在墒情正常、地力正常、播种期正常的情况下,小麦播种的每亩用种量在8-10公斤左右,这样可以确保麦田每亩有足够的基本苗。

但是对于播种时间较早、播种时墒情较好、播种地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或者使用多穗型麦种、使用分蘖能力强的麦种、使用成穗率差的麦种、使用春性麦种的地块,建议播种时适当减少播种用量,以防麦苗群体过大、过密或后期发生倒伏;反之,对于播种时间较晚、播种时墒情不足、播种地肥力不足以及使用机器播种的地块,或者使用大穗型麦种、使用分蘖能力一般的麦种、使用成穗率较高的麦种、使用冬性麦种的地块,建议播种时适当增加一些播种量,以确保田地中有足够的麦苗群体数和充足的成穗数,否则容易导致减产。

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麦田的实际情况,按照“播种量(公斤/公顷)=基本苗(万/公顷)×千粒重(克)÷100×发芽率×田间出苗率”的麦种用量计算公式,自己去计算自家地块上的小麦播种量。

四、播种前处理好麦种很关键

1、提前晒种能够促进小麦早发早长

在播种前3-5天时,选择晴天把麦种摊放在阳光下翻晒2-3天即可。通过播种前晒种,一方面可以利用阳光灭杀种子表面的病菌,一方面可以打破种子的休眠期、增强麦种的活性,另一方面可以促使种子进一步脱水,在播种后更快的吸收发芽出苗。

2、播种前拌种能够预防苗期病虫害

大部分农民在小麦种植管理上都有先拌种后播种的习惯,一般来说,以防治病害为主的麦田,可以选择咯菌腈、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噻呋酰胺、嘧菌酯、福美双、精甲霜灵等内吸活性好的杀菌药物进行拌种,以防治虫害为主的麦田,可以选择噻虫嗪、吡虫啉两种杀虫剂中的一种来进行拌种,如果是同时兼防病害和虫害的麦田,则可以根据自家病害和虫害的主要类型,从上述的杀菌剂、杀虫剂中各选择一种进行拌种,拌种顺序为先使用杀虫剂拌种闷队2-3个小时,然后再使用杀菌剂拌种,拌种后要立即播种。

一般来说,小麦播种前拌种主要是为了减少土传病虫害对麦种、麦苗的危害,比如说通过药物拌种可以防治小麦上的纹枯病、根腐病、黑穗病、全蚀病等病害和蚜虫、灰飞虱、金针虫、蛴螬、蝼蛄等虫害,从而为小麦的顺利出苗、健壮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播种时要掌握好麦种播种的深度

一般来说,小麦播种的最佳深度为3-5公分左右。

如果小麦播种的深度不足3公分,容易导致麦种在播种到土壤中后发生脱水、干旱、跑墒的现象,从而导致小麦出苗不齐、缺苗断垄、扎根过浅、抗寒性差等问题。

如果小麦播种的深度超过5公分以上,容易造成小麦晚发芽、晚出苗、晚生长以及出苗后苗黄苗弱、冬前分蘖不足的情况。

为了确保麦苗顺利的生长发育,对于播种过浅的麦田,应当在小麦播种后及时进行镇压沉墒,在小麦长到2-3叶时进行田间划锄壅土围根;对于播种过深的麦田,则可以在小麦长到2-3叶时可以结合田间划锄松土进行扒土清棵。

六、确保小麦播种时墒情良好

因为小麦在播种后,种子在土壤中需要吸足水分才能进行发芽出苗,这就需要咱们农民朋友在播种小麦时确保种植地有一个较好的墒情。一般来说,小麦播种时只要确保土壤含水量不低于16-20%左右,或者小麦播种时田间相对湿度在60-80%左右,这样就可以确保小麦播种后正常足量吸水、正常发芽出苗。

如果墒情不足,则应当在小麦播种前提前对土地进行浇水造墒,等水分完全渗透到地下土壤中后,然后再根据天气情况进行适期播种。

农技小背篓最后再给大家总结一下冬小麦种植的几个关键点:①9月中旬到10月中旬是适播期,品种以半冬性小麦为主,早播或晚播都对小麦生长不利;②天气温度稳定在16-18度左右播种最适宜,温度在12-18度左右最有利于小麦出苗;③播种量平均每亩用种量在8-10公斤;④播种深度掌握在3-5公分;⑤播种时要求墒情良好(土壤含水量不低于16-20%);⑥务必使小麦越冬前要达到5叶1心的健壮苗标准。

点击上方“关注”农技小背篓

每日了解更多新鲜农业种植知识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小麦出苗齐不齐、苗势壮不壮、产量高不高,播种前后管理是关键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