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地理

小麦冬前苗情调查方法(冬小麦苗黄怎么办)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小麦冬前苗旺苗密、苗黄苗弱怎么办?封冻水怎么浇?除草剂怎么打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小麦冬前苗情调查方法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小麦在冬前苗株长势健壮、叶片宽短色深、次生根有8-10条、单株分蘖有4-5个、主茎叶有6-7叶1心、亩总茎孽数有60-70万,那么,我们就会说小麦在越冬前达到了壮苗的标准,就像农村谚语说的一样:3大2小5个蘖,10条根子6片叶(不包括心叶),叶片宽短颜色深,趴在地上不起身”。这就是农村老辈种地人对冬前小麦壮苗的总体描述,同时,这也是咱们农民朋友在冬前麦苗管理上的主要方向。

一般来说,小麦在冬前管理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就是壮棵、促根、增孽,对黄弱苗要以“促长壮棵”管理为主,对强旺苗要以“控旺壮棵”为主。

对于小麦来说,不论是麦苗在冬前过旺、过稠,还是麦苗在过弱、过黄,或者是麦田冬前浇水过大或过小,或者是冬前药物除草不到位,不仅会导致降低小麦的抗寒抗旱能力,造成麦苗在越冬到早春期内发生冻害或旱情,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小麦后续的健长、返青、拔节、孕穗、灌浆等,从而造成小麦发生倒伏、减产等问题。

在小麦播种后到越冬前的这段生长期内,很多农民朋友也会经常遇到自家地里的小麦出现麦苗长势过旺或长势过弱、麦苗黄白叶或干尖、麦苗蘖多过密或蘖少过稀的情况,而且很多农民朋友在麦苗封冻水管理上不知道到底该不该浇、什么时间浇、怎么浇、浇多少,在小麦冬前的药物除草管理上不知道什么时间打除草剂最合适、用什么样的除草剂效果好、怎样打除草剂才不会造成药害。

对于以上这些冬前小麦管理上常遇到的问题,很多农民朋友往往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今天农技小背篓就专门写一篇文章,告诉大家如何去解决和防治这些问题。

一、哪些原因容易造成麦苗冬前发生长势过旺、分蘖过多、过早拔节的问题?

1、播种时间过早

一般来说,小麦的最佳播种期在10月中旬前后,适期播种最有利于在冬前培育出健壮的麦苗。如果小麦播种时间过早,受高温多雨气候、冬前生长期延长两方面的影响,都容易导致小麦在冬前发生苗子旺长、分蘖总量过大、春化发育期提前的问题。

2、播种量过大

一般来说,小麦的播种量一般在10公斤上下(冬性品种8-10公斤,弱春性品种10-12公斤),精量或半精量播种能保证麦苗在冬前长势健壮。但很多农民在种小麦时,经常会因为担心小麦出苗不齐而大量增加用种量,比如说一些农民把小麦的播种量提高到20公斤以上,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小麦出苗后因为田间群体过大而发生旺长。

3、氮肥用量过大

大部分农民朋友在作物施肥管理上都普遍存在重视大化肥、忽视有机肥、偏施氮肥、忽视微肥的问题。如果在播种小麦时使用的尿素、二铵等氮肥用量过大,比如说每亩使用20公斤以上的尿素等,就会刺激小麦过多的吸收氮素,从而造成麦苗在冬前过快、过旺的生长。可以说,过多过量的使用氮肥,是导致小麦旺长最常见的措施,而且严格控制氮肥的使用量,是预防小麦冬前旺长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4、温度高、湿度大

小麦播种出苗后,如果麦田底肥足、肥力高、墒情好,如果冬前生长期内长期处于温度较高、降水较多、湿度较大的环境中,那么麦苗在就会处于始终快速旺盛生长的状态,从而在冬前就容易出现旺长、徒长的现象。 

二、哪些原因会造成麦苗在冬前出现苗黄、苗弱、苗枯、干尖、烂根、死棵的问题?

1、整地质量差

在小麦播种前整地时,尤其是玉米秸秆还田的地块整地时,如果秸秆留茬过长、碎秆撒铺厚薄不均、秸秆还田时没补充氮肥,或者是整地粗糙不平、土坷垃过大过多,或者是在播种前、播种后没能浇水沉墒,那么小麦播种出苗时就会因为种苗与土壤接触不实、根系悬空、扎根不实等原因,进而出现出苗不齐、苗黄苗弱、缺苗断垄、烂种枯苗等问题。

2、播种密度过大

小麦播种密度过大会造成麦苗冬前群体过大、麦苗太稠密,不仅容易容易导致小麦发生旺长,而且还容易导致麦苗因为通风透光不良、光合作用变差以及麦苗之间互相积累竞争水肥光温等资源,从而造成麦苗长势不良、苗黄苗弱、分蘖不足、枯叶死棵的问题。

3、播种过深

小麦播种过深,会不仅容易造成小麦易烂种、发芽晚、出苗迟的问题,同时也会严重抑制麦苗根系的发育和苗株长势,进而导致麦苗出现黄、弱、瘦、枯等问题。一般来说,播种过深的麦苗普遍会出现幼叶下的假茎(地中茎)细长、叶片细长叶色黄、绿叶下部发黄的问题,而播种深度适宜的麦苗应当是假茎粗短、叶片短叶色深绿叶下部泛白的状态。

4、肥药烧根

在播种小麦时,如果肥药拌种不当、种肥使用量过大或者大量使用未腐熟的农家肥、底肥与种子直接接触,都会导致小麦的麦种和幼苗被烧伤、灼伤,从而导致小麦出苗后发生出苗不齐、苗黄苗弱、干尖枯叶、缺垄短苗等问题。

5、土壤干旱缺水

很多地方经常发生秋旱的天气,如果小麦播种时墒情不足或者播种过浅,在抢墒播种后又没能及时浇水增加土壤水分供应,那么小麦在出苗后就会因为长时间的缺水而发生苗黄苗弱、干尖黄叶等生长不良的问题。

6、麦苗缺素

一般来说,如果土壤中缺氮、缺磷、缺钾,都会导致小麦出现叶片发黄的问题。麦苗缺氮表现为麦苗矮小细弱、分蘖不足、上部叶黄干尖、下部老叶黄枯,麦苗缺磷表现为根系稀疏、分蘖数少、叶片暗绿黄尖,麦苗缺钾表现为茎秆细弱、苗株倒伏贴地、下部老叶黄尖。

7、除草剂药害

如果上茬玉米田使用的除草剂大量在土壤中残留,或者在小麦冬前除草时除草剂使用量过大、打药时间过早、药液发生漂移,都会导致麦苗因药害而出现黄苗、枯苗、死苗等问题,比如说土壤中的烟嘧磺隆类除草剂残留过量等。

8、病虫害危害

如果小麦在冬前发生了较为严重的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花叶病、蚜虫、麦蜘蛛、地下金针虫、蝼蛄、蛴螬等病虫害,那么也会导致麦苗出现弱、黄、枯、死等问题。

9、光照不良及低温冻害

在小麦播种出苗后,如果持续阴云天气比较多,麦苗长时间处于弱光或光照不足的条件下,或者幼苗期受到寒流、冷空气等侵袭危害而发生低温冻害,也会导致麦苗发生苗黄苗弱、枯叶干尖、烂根死棵等现象。

三、小麦冬前发生旺长怎么办?

1、如何判断小麦是否发生了旺长现象?

一般来说,如果你家地里的麦苗有以下情况,就说明小麦发生了冬前旺长的问题,应当在冬前及时进行“控长壮棵”管理:①麦苗比正常麦苗高出一大节,并且麦苗的茎秆(假茎)又细又长;②麦苗的叶片看起来十分葱绿,并且麦田过早封垄、看不见垄行;③麦苗的叶片长、细、薄,麦苗群体十分稠密、单棵分蘖数量超过5-6个以上。

凡是冬前发生旺长的小麦田,小麦生长过程中容易发生以下几种危害:①年前容易过早的春化和拔节,越冬时容易发生低温冻害,比如说主茎、幼叶、分蘖容易被冻死冻伤;②麦苗因为生长速度快、生长旺盛会大量消耗株体内养分,就容易在冬前由旺苗变成弱苗,如果返青时不注意早施水肥就会影响小麦的正常返青、分蘖、拔节和抽穗;③小麦发生旺长后,因为群体数量大、田间透风透光性差、近地面湿度大,不仅容易导致麦苗长势不健壮、抗逆能力差,而且在春季回暖后会更容易大面积爆发较为严重的蚜虫、红蜘蛛、纹枯病、白粉病等病虫害;④冬前旺长麦苗在后期时分蘖成穗数量少、易发生倒伏或早衰、籽粒灌浆不充实,进而导致小麦出现较大程度的减产。

2、麦苗冬前旺长应当如何进行防控?

①药物控旺

对于肥力较高、水肥充足、墒情较好且麦苗有旺长势头或已经发生旺长的麦田,可以按照每亩使用40-50克15%多效唑兑水50-60斤喷施麦苗的茎叶。

②物理镇压

对于播种过早而在冬前发生麦苗旺长或有旺长迹象的麦田,可以在麦苗分蘖后或者在冬至到麦苗拔节前进行2次左右的物理镇压(如脚踩、铁桶滚压等),以此沉墒压实土壤、控制地上茎叶旺长、促进地下根系扎根生长。但在进行麦苗镇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建议选择晴天下午时镇压;②必须在麦苗叶片上露水风干后或叶面不湿的情况下镇压;③有病虫害的麦苗、长势不良的麦苗、长势瘦弱的麦苗、土壤过旱或过湿的麦田、盐碱地麦田等都不适合进行镇压。

③中耕划锄断根

对于因为水肥供应过大而在冬前发生旺长、分蘖过多、群体数量过大的麦田,可以在冬前麦苗长到6片叶左右时,选种晴天下午在麦行间进行5-6公分左右的中耕划锄,以此通过切断麦苗部分根系、削弱麦苗水肥吸收能力的方法,来达到控制地上茎叶旺长、抑制麦苗分蘖、缓和麦苗长势的控旺壮棵效果。

④控肥控水

对于在冬前有旺长苗头的麦田,我们应当在冬前尽量避免再追施肥水,尤其不可再追施尿素等氮肥,如果冬前降水充足,我们也可以根据墒情和麦苗长势适当不再浇灌封冻水,如果冬前降水浇水、墒情不足,则建议在立冬节气到小雪节气内浇灌封冻水。

三、麦苗在冬前出现苗黄苗弱、干尖黄叶、分蘖不足的情况怎么办?

对于长势不良的麦苗,我们在冬前的管理上应当按照“以促为主、先促后控”的方法来培育冬前壮苗,主要方法就是及时追施肥水,以此来加快麦苗的生长与分蘖,促使麦苗尽快由弱复壮。

对于播种过深苗黄苗弱的麦田,可以在播种后30天左右时先进行1次镇压,以此促进幼苗在分蘖部位进行二次长根分蘖,镇压之后再浇1次水(也可以配合封冻水进行早浇),同时在年前再用0.3%的磷酸二氢钾喷施1次,这样就可以保证小麦在冬前由弱苗变壮苗。

对于播种晚、墒情差、肥力低、长势弱、根系少、分蘖少的麦田,我们可以在越冬前尽早的浇水追肥,大家可以在11月中下旬时结合浇灌麦田封冻水时,每亩追施6-8公斤的尿素和3-5公斤的磷肥,并在年前用0.3%的磷酸二氢钾喷施全田1次,以此通过为小麦增加水肥营养供应的方法,来促进麦田弱苗、小苗更快更好的生长、更快更多的分蘖和发根扎根,从而确保在冬前尽快长到能够顺利越冬的健壮苗标准,同时也可以增强麦苗抗寒抗逆能力、预防冬春时发生低温冻害和旱情。

对于各方面条件优良且长势正常的麦田,在冬前可以不再施肥,并且封冻水浇灌时间可以选择在11月底到12月初气温降到5度左右时、土壤夜冻昼消时再进行。

四、小麦冬前的封冻水怎么浇最合适?

一般来说,对于墒情较高、麦苗长势健壮的麦田来说,浇灌封冻水的最佳时机是在11月底到12月初、气温降到5度左右、土壤夜冻昼消的这段时间,但封冻水的浇灌必须在土壤全部封冻前完成。如果麦苗长势较弱的麦田,则尽量早浇封冻水(配合追施氮肥一起进行),以此加速麦苗生长且在冬前达到壮苗标准,对于麦苗长势较旺的麦田,则尽量晚浇封冻水,以防土壤湿度过大而刺激麦苗在年前继续旺长。

在麦田浇灌封冻水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①浇水时间应当选择晴天上午时浇灌,清晨和傍晚不可浇灌封冻水;②浇水量以当天浇灌后当天能够全部渗透到地下土壤中为标准;③浇水后要在地面土壤半干不干的时候及时进行中耕划锄,以此预防地面板结、开裂,既能提高土壤的疏松通透性,又可以提高田间土壤的保温、保水、保墒能力,同时还可以消灭麦田中的一部分杂草。

五、小麦冬前药物除草怎么打最合适?

1、在11月中旬前后且小麦长到3-4叶期、杂草长到2-3叶期,此时打除草剂最合适,麦苗2叶期前的幼嫩期或麦苗4叶期后的拔节期时都不可打除草剂。

2、选择连续晴朗天气上午10点到下午3点间、平均气温稳定在10-15度且土壤湿润在50%左右时,此时打除草剂最合适,降温前5-7天内不可打除草剂,气温低于6度以下的低温环境不可打除草剂,土壤太过干旱不可打除草剂(可以提前2-3天浇水后再打药)。

3、除草剂与其他肥药复配容易发生药害,因此,在冬前麦田打除草剂时尽量单独用药,尽量避免与其他药物、叶面肥等复配使用。

4、防治阔叶类杂草可以使用苯磺隆、噻磺隆、苄嘧磺隆、噻吩磺隆、双唑草酮、双氟磺草胺、啶磺草胺、羧氟草醚、二甲四氯、唑嘧磺草胺•双氟磺草胺、双氟磺草胺•唑草酮等药物,防治禾本科类杂草可以使用精恶唑禾草灵、甲基二磺隆、唑啉草酯、氟唑磺隆、炔草酯、异丙隆、氯氟吡氧乙酸、双氟•唑嘧胺等药物,防治禾本科与阔叶类混生的田间杂草可以使用甲基二磺隆+炔草酯+双氟磺草胺、甲基二磺隆+啶磺草胺+双氟磺草胺、甲基二磺隆+二甲四氯钠+啶磺草胺+双氟磺草胺等复配药物。

5、在麦田打除草剂时,要注意不重不漏、喷雾均匀,大风天气容易导致药液漂移到麦苗上发生药害,所以大风天气时不可打药。

点击上方“关注”农技小背篓

每日了解更多新鲜农业种植知识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小麦冬前苗旺苗密、苗黄苗弱怎么办?封冻水怎么浇?除草剂怎么打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