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教育

我爱我的家乡一篇作文(我爱我的家乡一年级手抄报)

导语:我爱我的家乡(一)

日月如梭,恍惚间,我离开家乡已经快五十年了。但是,在平日里,我还是会时常不自觉地想起那里,想起那里的乡亲,想起那里的发小、想起那里的一草一木!

我的家乡是一个小山村,位于关中东部和陕北的交界处。村子不大,我小的时候村子只有一条槐园,东西走向,坐北朝南,有院落十七个,主窑洞三十多孔,也就是有三十余家,一百多口人。不过,在周围的村子里,我们村子还算是比较大的了。

和大部分农村一样,我们村也由四大家组成,有的来得早,有的来得晚。来得早的家庭就是老户,条件好一些,来得晚的家庭就是新户,条件相对就差一些。因为老户凭借着先到的优势,占有了好地,后来的只能从老户那儿买地或者开垦一些贫瘠的山地。不过总的来说,差别还不是很大,特别是农业社后,大家都到了同一起跑线上了。

俗话说“树大分叉,儿大分家。”等到我上学离开家乡时,村子的人口也增加了很多。就在村子后边的地里重新划分了庄基地,陆续箍起了窑洞,逐步变成了第二条槐园,这样村子就有了两条槐园。

我们村子的南面是洛河。洛河,村里老人们称之为“恶河”,意思是洛河很厉害。河水在进入村子西边以前是从北向南流动,到了村子西头,随着山势的走向转而向东,因此在这儿是东西流向。洛河是我们的水源,是我们的依靠。人畜用水、洗衣、灌溉等等都离不开她。

实话说洛河水在冬、春季节还是很温柔的,河水也是清澈透亮的。但是到了夏、秋季的雨水时节,随着山水的流入,河水就变得凶猛无比,波浪滔天,就变得昏浊不堪。这个时候,我们要用水,就要先进行沉淀,待水变清以后才可以使用。为了让水尽快变清,人们想了很多办法,如使用明矾等等。有时,我们是等涨水退去后,留在河边的小潭水会自己变清,我们从小潭里挑水。

在村子和洛河之间有一片滩地,这片地南北有二百余米宽,东西有三百余米长,折算下来足有一百余亩,土地平整而宽阔,是洛河沿岸很少见的。这片土地便是村里人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一块宝地。因为它便于耕种也便于施肥,更难能可贵的是可以用河水浇灌。在这个“十年九旱”的地方,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村里的男孩子从小就要学会挑水,因为大人们要忙于农事,家里的一些事就要由孩子们挑起来。从河边到家里有一里多路,挑一担水不停歇地回到家里,就要学会左右互换肩膀,不然,一只肩膀时间长了会受不了,也会发育不良,遗憾的是笔者一直没有学会用左肩膀挑担,所以中途就要歇息一次。

夏天,虽然是河水凶猛的时候,但是也是孩子们可以尽情玩耍的时候。这个时候河边有水鸟、有水草、有鲜花、还有小鱼小虾。关键的是在长长的岸边,没有多少人打搅,可以脱掉衣服,游泳,踩泥。大水过后,踩在软软的泥上,是那么的惬意。上身享受着天空太阳的暖意,脚下享受着泥土的清凉。泥土是越踩越软,越踩陷得越深。因此,在此不能离开家长的关照,不然,会出现险情。到了一定的程度,凭自己的力量可能出不来的。笔者有一次和小伙伴在河边踩泥,泥土已经到了胸前,差点出不来了,喊人又太远,没有热能够听见。最后多亏了邻居来河边挑水,发现了我们,才用扁担把我们陆续拉了上来,不然,今天也不会有这篇小文了。

我小时候,村子东头和西头还各有一个水窖,用来储存山上下流来的雨水,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村西头建了抽水站后,这两个水窖就被弃用了,慢慢就消失了。

村子南边不远处,有一个水井,约有三十丈深,但是这口井的水是咸的,不能饮用,只可以用来洗涤。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思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