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设计

南北两极的动物为什么能抵御寒冷呢(南北两极的动物为什么能抵御寒冷气候)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南北两极的动物为什么能抵御寒冷?它们有什么“特殊的高招”?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南北两极的动物为什么能抵御寒冷呢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生命对于气温的变化非常敏感,特别是极度的寒冷,往往会给生物的生存造成严重的威胁。这一点,从地球上生物分布的特点,就可以得到明显的印证。在热带和温带,植物繁茂,动物丰盈,但是在寒带,特别是两极地区,生物却大为减少,窖寥无几。即使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也都拼命地拥挤在温暖如春的大城市里,除了极少数科学家和探险者之外,又有谁肯到冰天雪地的两极地区去试一试呢?

然而,生命是顽强的。与贪图安逸的人类相比,野外的生命似平要顽强得多,在两极表现得尤为突出。从细菌到藻类,从昆虫到地衣,从植物到动物,从天上飞的鸟到水中游的鱼,都能顶风冒雪,争分夺秒,在极端环境中顽强地生存下去。人们在惊叹之余,不禁会问,它们用什么绝招,与如此严酷的大自然抗衡呢?

相对而言,植物抵御严寒的能力相当有限,且又在原地不能动弹,所以两极地区的植物相对稀少,南极只有苔藓地衣之类,它们低矮小巧、生长缓慢,与风雪和干旱顽强地拼搏与抗争,

北极则有开花的小草,以其可贵的绿色,点缀着白茫茫的极地大地,动物的情况则有所不同,它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能抗击严寒的物种就生存,忍受不了严寒者就得死亡或者迁移,就这样,经过一番生死较量之后,它们各自发展出了一套在极其寒冷的条件下谋求生存的锦囊妙计,其中最关键的技巧,就是抵御气温变化的能力。而对动物而言,从冷血到温血,则是一个极为关键性的飞跃,恐龙为什么会灭绝,就是因为它们身体内没有可调节温度的恒温机制,气温一突变,它们就纷纷倒闭,呜呼哀哉了。

温血动物又称恒温动物,只要外界的环境温度在其可以忍受的限度之内,它们体内的温度就可以保持不变,维持在37℃左右,这是较高等动物的一种属性,一切鸟类和哺乳动物都是如此,对这些动物的生存和发展来说,这种能力是极其重要的,而在两极地区,其重要性表现得最为突出,例如,两极的企鹅,

冒着时速145千米的暴风雪,仍能不动声色地保护着自己的蛋和幼仔:北极麝香牛,在零下40℃的气温中,仍在悠然自得地吃着草,打着响鼻。

地球上的动物品种有100多万种,但温血动物只有13000多种,其余全部是冷血动物,即所谓的变温动物,包括所有的爬行动物、鱼类以及昆虫等,它们的体温完全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令人惊叹不已的是,有少数冷血动物,即使在极其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几乎丧失了活动能力,但却仍能安然生存。例如,鱼、昆虫和螨之类的冷血动物,虽然品种很少,但在个体数量上,却大大地超过了其他极地生物,从而为更高级的生物提供了必不可少的食物。

研究表明,温血动物之所以能保持其体内的温度,是因为它们的大脑中,有一个敏感的恒温器,能随时随地起着调节体温的作用。当然,这种调节作用,是需要物质基础的,那就是食物,动物用以保持其体温的热量,主要是消化吃下的食物产生的,一般来说,外界环境的温度越低,所需要的热量也就越多,新陈代谢的速度也就越快。

但是,在两极地区极其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只靠吞下食物和提高新陈代谢的速度,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设法保持体内的热量不会过多地散失,人类可以依靠厚厚的衣服和呆在室内来保持暖和,而动物却只能依靠羽毛、绒毛和厚厚的皮下脂肪来绝热,以及寻找适当的栖息地来逃避风雪,以保持体内的热量尽量少散发,有些动物干脆冬眠,或者在寒冷的冬季迁居他地,例如,阿拉斯加或西伯利亚的爱斯基摩狗,

长有厚厚的毛皮,其绝热作用是如此之好,即使在寒冷的冬夜,雪花落到它们身上也不会融化,反而起到挡风的作用,这时它们睡得最为舒适,像是盖了一层被子,还有些动物,可以依靠抖开软毛来捕捉空气,从而获得暂时的温暖,或者改变姿势,例如缩作一团,以此来减少热量的散失,在极地的冬夜里,动物的软毛还能吸收并且反射肉眼所看不见的红外线,以便摄取更多的热量。

更加奇妙的是,某些动物还具有保持双重体温的特殊功能,它们可以使身体主要部分保持正常的体温,而四肢、尾鳍等尖端部分,温度则可以降低,这样既能减少身体内热量的消耗,又能减少身体表面热量的散失,真是一举两得,例如海鸥,其双脚的温度只有7℃左右,比身体其他部分的温度低30多摄氏度,但其脚上的神经系统却仍能正常工作。

而海豹和海豚薄薄的尾叶及鳍状肢的温度也很低,使身体内部的温度与周围海水的温度差不多,这些动物的体内,有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热交换系统,通过一种巧妙的设计,来完成这一任务。在这些部位,输送热血到肢体的动脉,与回收冷血送回到心脏的静脉紧紧地缠绕在一起。这样,热血便被冷却,冷血则被加热,因此就可以使得肢体部分的温度,经常保持在低温的状态下,所需要和所散失的热量,就会少得寒。

但是,要在极地环境里生存下去,只靠抗寒和保温还是不够的,对许多动物,特别是那些个体比较大的动物来说,身体内还必须要有这样的机制,在必要时能把体内多余的热量尽快散发出去,例如,企鹅有时候可能会遇到零度以上的温暖的天气,它们就会热得受不了。

而在海洋里时,它们不仅要飞快地游泳,似追逐鱼虾,填饱肚皮,有时候还得拼命逃窜,以摆脱海豹和嗜杀鲸的袭击,这时候。它们身体里就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必须尽快散发出去,北极驯鹿也是如此,在某一时刻,它们可以安安静静地进食,而转眼之间,可能就得疾驰而去,以逃避狼群的进攻,这时候,从驯鹿和狼身上所散发出来的热量,大约等于平时的20倍,主要就通过它们软毛稀薄的腹部、耳朵、腿、尾巴以及迅速喘息的舌头,很快散发到体外。人类也是如此,在做激烈运动时,总会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就是因为身体内产生出大量热量的缘故,如果身体里的热量不能通过出汗和喘气很快散发出去,就有可能热得休克过去,甚至倒地而死,一命呜呼。

​使科学家们惊叹不已的是,许多极地动物,具有既能抵御严寒,又能忍受酷热的本领,例如,研究人员发现,北极山坡上盛产的金花鼠,以及鼬鼠、狐狸、狼和小北极熊等,都能忍受酷热,甚至比北美旅鼠等沙漠动物所能忍受的温度还高20多度,由此可见,这些动物体内,用以调节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借以应付寒冷的那一套精密的控制机制,同样也能有效地应付酷热。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南北两极的动物为什么能抵御寒冷?它们有什么“特殊的高招”?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