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无为而无不为是什么意思(道德经无为而治是什么意思)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道德经分篇第四之07-无为而无不为:慈故能勇;俭故能广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道德经无为而无不为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xiào)。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zhǎng)。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1
天下都说,我描述的道太大了,大道与我们理解的任何事物都不相似。那是因为,道太大了,世上没有哪个事物能与之相比。如果能有哪一样事物可以拿来比拟大道,大道早就变得渺小了。大道与我们所认知的所有具体事物,都不一样,如果我们认知的道,可以用某一样具体的事物来比拟,那道就不能称之为道。
2
接下来就是本章的三个重点概念: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2-1
慈在古汉语里主要有母亲、爱护、仁慈、尊敬几个意思。
在本章,慈有几个重要的作用:
1、是勇的力量来源;
2、使战争获得胜利,使防守更加牢固;
3、天就是用“慈”的力量保护需要保护的事物。
勉强给这里的慈下一个定义:像母爱那样,自然而发的爱护之心;完全忘我,而倾全力爱护被爱护对象;自然存在,可以被激活,无法被创造。
这里的慈,以及哀者胜,与天地不仁,天道无亲本质上是一个意思。
老子在用不同的表述方式,阐明同一个道理。
而且进一步修正了不仁,不亲带来的偏向性。
基本的概念有了,慈故能勇的逻辑也就很容易理解:内心充满慈爱的人,还有什么恐惧可言,没有恐惧,当然勇了。
但是失去慈爱的勇,那就变成了被情绪支配的鲁莽,所以死,是必然的。
要理解“战”和“守”以及发生的原因,我们先要弄清楚道德经语境下的“邦”。
第六十一长有云:“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大国无非想多养活些人,小国无非想依附大国,如此而已。(这里的邦,与我们现在理解的国家,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所以千万不要把现在的“中国”、“美国”理解为道德经语境的“邦”或者“国”。)
之所以有战争,无非是统治者的私欲罢了。不管是人类社会,或是动物界,领袖是普遍存在的,所以没有领袖不行,但是有了领袖,私欲也无法避免,所以战争也是无法逃避的。
一旦发生战争,无论是进攻的一方,还是防守的一方,谁能真正坚守减少伤亡的原则,谁就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如果双方都这么想,战争打不起来。能打起来的无非两种情况,一是武王兴王者之师伐纣,以战则胜;一是傅作义打开城门迎接王师,以守则固。傅作义这样的防守方式,让古老的北京城免于战火,他守卫下的北京城毫发无伤,还有比这更“固”的防守方式吗?
2-2
俭,是“无”的延伸,与“奢”相对。
为了便于理解“俭”,我们从“奢”入手。何为奢?粗茶淡饭足以果腹,而为了口舌之欲追求各种“美食”,就必然浪费不必要的资源。
“俭”,就是用最少的资源达成需要达到的结果。或者说,同样的资源,能做更多的事。同样的粮食,能养活更多的人。
这样我们就知道了俭故能广的意思。
2-3
不敢为天下先。我们今天说,要敢为天下先。
老子在这里说的逻辑,可能又要颠覆我们的认知,但这是事实。
要说清楚这个逻辑,先要说说器以及器长。
何为器,器的本意是器皿。
器,首先是有使用价值,其次是其价值已经受到了局限。
我们说一个人不成器,是说这个人没有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但儒家又为什么说,君子不器呢?
这里的器引申为局限,被控制。
是指君子的价值,不能用“器”来衡量,不能被外在的事物限制住,控制住。
君子应该像龙那样,见首不见尾,又怎么可能用“形而下”的器来比拟呢?
这就与本章开头描述的道很接近了。
大道不肖,君子不器。
既然君子不器,世上哪有那么多的君子,绝大多数的人都只能勉强让自己成“器”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所以“器”是无法成为“器长”的。
试问,自古至今,有几个“敢为天下先”的人成功上位当上了领袖?是高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胜吴广,还是为秦国打下坚实基础的商鞅?
要知道,“为天下先”所获得的成就最多与其付出的代价对等,更多的时候则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难道道家是要我们做“缩头乌龟”吗?当然不是。“不敢为天下先”说的是要审慎。
就常识来说,“不敢”比“敢”是更难做到的。不敢,首先他具备敢的能力,之所以不敢,是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使命。
一个真正胸怀天下的“君子”,或者道家所谓的“圣人”,是不能轻易让自己陨落于“敢为天下先”的鲁莽的。
圣人的价值不在于“敢为天下先”,而在于把控全局,压制欲望,“不敢为天下先”,把自己的能力放在能给天下苍生真正带来福泽的事情上。
只有这样的人,才有资格成为“器长”。
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xiàn)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适当的委屈才能得以保全,适当的弯曲才能得以伸直;只有低洼才有可能盈满,旧事物不凋敝,新事物就不会生长;少就能精,得到的反而更多,贪多学不精反而迷惑。所以圣人是以“道”作为天下事物的准则。不自我表现,反而光芒四射;不自以为是,反而彰显睿智;不自我夸耀,反而功勋卓著;不自高自大,反而成为领袖。正是因为他不与别人竞争,所以天下没人能竞争得过他。古人所说的委曲求全,怎么可能会是空话!它能让生命得到保全,直到生命回归于道!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xiàn)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zhuì)行。物或恶(wù)之,故有道者不处(chǔ)。
白话意思与上一章基本没什么区别。
重点解释最后一句话。
余食就是饱食之后的食物,吃下去只会让人恶心。
赘行就是到达山顶之后往前跨出去的那一步,要么掉下山,要么花大力气往回爬。
余食赘行是万物都厌恶的东西,有道的人是不会让自己处于这样的境地的。
然而,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人比比皆是,为什么人人趋之若鹜的事情,有道者会认为这是余食赘行呢?
因为:
1、动机。要么本能或是情绪的驱动,要么虚荣心使然,要么以此招摇撞骗获取利益。
2、所能达成的效果。即使有效果,也是外在的效果。
而这些无不与有道者的追求相悖。
有道者追求的是精神的超脱和宁静,而这些都会打破这种宁静。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这一章的核心在于看起来可有可无的第一句话:为学日益。
按照常规的理解,拿掉这四个字,完全不影响后文的表达。
但是这四个字流传至今,所以我们不能忽视“为学日益”与后文的逻辑关系。
道德经讲的是如何成为强者的智慧。
从来不是叫我们在与世界的交互中处于弱势地位,恰恰相反,道德经说的是我们要柔弱,但是柔弱的前提是我们处于强势的地位。
所以这一章的白话理解应为:能力、经验、知识的提升,要每天都精进;
即使如此也会达到瓶颈,之后无论多努力也无法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当靠积累无法再获得进步的时候,就要开始减损,减损多余的东西,减损杂念,减损外界的干扰,这是为道的阶段;
只有这样才能把积累的知识、经验、能力融会贯通,从而体悟到万事万物之间本质的联系,才有可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庄子里两则寓言: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可以作为很好的诠释。
减损到无可减损的时候,就能做到无为;真正做到了无为,就能没有什么不能为,什么都能做,什么都能做到出神入化。
得到天下的认可,从而成为天下的领导者,通常都是经历这样的过程。一旦无法减损私心杂念,就不足以取天下了。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道德经分篇第四之07-无为而无不为:慈故能勇;俭故能广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