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家居

大西北的锅盔馍为什么这么香呢(正宗陕西锅盔馍的做法)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大西北的锅盔馍为什么这么香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大西北的锅盔馍为什么这么香呢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大西北的锅盔馍为什么这么香呢(正宗陕西锅盔馍的做法)

西北人爱吃也经常吃得锅盔馍,净重四斤。他是如何延续到现在的?随着岁月的流逝为何经久不衰?锅盔馍,外黄里酥,嚼劲实足,很多人见了直流口水。

锅盔馍,起源于乾县。历史上乾县被称为乾州,所以说起锅盔馍很多人就说乾州锅盔。锅盔馍,是由黄巢发明的。黄巢行军在乾州,没有军粮。向老百姓借来白面,又没有锅。万般无奈,黄巢让军士把头盔取下来,放入面粉加水和成面团。然后,把头盔挂起来下面加火烧,一会儿就闻到了焦香味。军士拿着咬一口,外黄里酥特别香。军士问黄巢这个饼叫什么名字,黄巢说用头盔烙出来的就叫锅盔吧。于是,就有了乾州锅盔。

现在做锅盔,已不是用头盔烙了,而改用大口锅。做锅盔馍是这样的,相当的讲究。先把面粉倒在面盆里,再往里加水把面和成絮状,然后把面倒在案板上。这个案板是一个用梨树木板做的,板厚约5公分,长约2.3米,宽约1.6米。案板一边贴着墙面,墙面一紧挨案板正中间凿一个直径约20公分的洞。面絮倒在案板上后,做锅盔的人会将一个直径约15公分的木杠子插入这个洞中,面絮就在木杠子下。做锅盔的人一 只脚着地、一条腿骑在木杠子的另一头。做锅盔的人着地的脚往上一抬,木杠子就与面团分开,再用右手快速转动面团,还要向面团上撒些干面。如此往复,不停地翻转压制。由于面团太硬,用手没办法揉开,所以需要借助杠杆的原理压制,所以锅盔馍是压制的不是揉制的。这就是锅盔馍为什么这么硬的原因。

锅盔馍压制完成后,还要用一把大梳子把面在其两面扎出小孔。这些小孔是交叉分布的 ,如排兵布阵,甚是壮观。

烙锅盔馍需要一口大锅,必须是土灶。烙锅的火必须是温火慢烙,所以烧火用的一般是麦秸。而且,一边烙一边要不停地转动,使其受热均匀。锅盔馍一面面变硬时,需要翻面再烙另一面。当两面都变硬后再加火把每面烙成金黄色。在烙制烙锅盔馍的过程中,还要用牙签在烙锅盔馍上扎一些孔,便于里面的湿气排出来。烙锅盔馍不能用木材烧火,因为火太大,锅盔馍外面的烧糊了里面还是生面团。

锅盔馍熟了没有,有两个方法。一是闻闻是否有很浓的面香味,若有就是熟了。另一个是把左手放在锅盔馍正中间托起来,用右手在锅盔馍上面来回抠几下,当左手掌能感觉到右手抠的动作时,锅盔馍熟了。

一般情况,一个锅盔馍重约4斤,直径约25公分,厚约3公分。做锅盔馍的人一般把盔馍摆在大街上,用白布盖起来售卖。

这些锅盔馍有人切成三角形状咬着吃,咬一口嚼几下,香气一下冲出鼻孔。这感觉只可意会不能言传。还有人用它加油泼辣子吃,夹上油泼辣子的锅盔馍是黄、中白、里红,可谓色香味俱全。最多的就是用羊肉汤一煮,就成了羊肉泡馍。因为锅盔馍本身比较硬,用羊肉汤煮也不是变成糊状。

记得上初中时一直住校,我的第一口粮就是馒头,烙馍及辣椒。夏天带三天的口粮,周三下午要回家取一次馍。冬天带一周的口粮。为了便于保存,只好把面烙成大饼,就是锅盔。尽管锅盔馍又厚又硬,吃起来很费劲,但嚼着很香。为此,我们还编了顺口溜:厚锅盔,蘸辣子,一口一花子。曾经的班主任形象地说:现在的求学就是磨牙,自己的前途就是锅盔。锅盔馍好吃,就看你的牙齿是否锋利。他以此来开导我们要学到真本事,以后机会来了就可以抓住。班主任的谆谆教导,现在也不敢忘记,必将受用终生。

锅盔馍的最大好处,就是馍内水分很少,易于保存,长时间不会变质。所以,她就成了过去行军必备的口粮,军人都要携带的干粮就源于此。现在军人出征携带的压缩饼干,大概也是由锅盔馍演变而来的。

现在回老家,除了吃锅盔馍,临走还要带上几个。身处异乡,有时想吃锅盔馍了,就要家里给我寄几个。无论走多远,锅盔馍是无法释怀的情结。因为自带家乡的味道,所以就这么香。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大西北的锅盔馍为什么这么香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