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电器

山海经里有没有西王母(山海经中关于西王母的记述)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山海经:刑罚之神为何都狰狞如虎?西王母有虎齿、蓐收有虎爪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山海经里有没有西王母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山海经里有没有西王母(山海经中关于西王母的记述)

之前讲过西方和秋天之间的内在联系,实际上不仅如此,西方、秋天、刑罚、白虎这四者之间也构成了一个稳定的象征模式,而这便以西王母和蓐收最为典型。

(一)西方、秋与刑杀

大家都过“秋后问斩”这句俗语,但是有没有想过为何要偏偏挑选在秋季?实际上这背后就隐藏了古人的原始观念:树木和禽兽会在秋天“以时”杀伐,那么对于人的刑杀自然也不能例外,需要在阳衰阴胜的秋季、太阴神当其时的时候进行。

《黄老帛书》:“春夏为德,秋冬为刑,先德后刑以养生......”

也就是说,秋杀被看作是春生的对立面,但与此同时又是和春生相统一的,刑的存在是为了使人畏服,从而养德。

这样的观念,也被浓缩在了西王母的身上,所以我们就能看到在她身上的矛盾两面:

一方面,她是掌管刑罚之神“司天之厉及五残”

另一方面,她又掌管不死药“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

那么,用什么来代表刑罚呢?古人想到了金属、想到了猛虎,于是这便称为了西方刑神的基本特征。

(二)西王母豹尾虎齿

西王母,在作为刑罚之神出现的时候,并不是周穆王日思夜想的女神模样,而是有着豹尾虎齿、蓬发戴胜的兽类特征。什么兽?自然是猛虎。

《西山经》: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而这种猛虎的形象,其实正来源于上古神兽驺虞,《说文》:“虞,驺虞也,白虎黑文,尾长于身,仁兽也,食自死之肉”,这也是后来西方瑞兽白虎的原型。

正因为白虎驺虞不仅具有仁兽的一面,同时还具有虎的威势,所以职掌刑杀的西王母形象也具备了虎豹之类的猛兽特征。

这一点从民族学材料中也能得到证实,比如非洲地区的“豹人”,即尼日利亚东省依博人中专为祭祀而杀人的刽子手,他们便是身着豹皮,手执钢钩的形象。

(三)蓐收虎爪执钺

其实,除了西王母外,和她处于同一时空背景中(西方、秋季)的其他神,也多少会具备虎豹之类猛兽的特征。(让人不禁想起了“秋老虎”这个词)

《西山经》: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

比如在昆仑山的守门神陆吾,就是老虎的身子,九条尾巴,人面虎爪这两个个特征倒是和秋神蓐收完全一致。

关于蓐收。在《山海经》中并没有相貌描写,但是在《国语》中却有是四点特征:人面、白毛、虎爪、执钺。而白毛的话,可能正与前文所说驺虞为白虎有关。

晋语二云:“虢公梦在庙,有神人面、白毛、虎爪,执钺,立於西阿,公惧而走。

而蓐收除了作为秋神之外,在《国语》中所见就是其作为刑神的形象,刑杀必用刑具,而刑具也多为金属制造,这或许就是西方与金相配的原因,所以蓐收同时也还是金神。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空(西方、秋季)被定性之后,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观念也由此产生,比如白虎、刑罚、与金等元素之间的相配,而最终则形成了所谓的“五行”学说。

记得关注,山海经系列持续更新中......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山海经:刑罚之神为何都狰狞如虎?西王母有虎齿、蓐收有虎爪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