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食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怎么理解(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段文字出自)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赏析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怎么理解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怎么理解(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段文字出自)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這段话精辟的概括了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以及人能够成为君子的人格魅力,是孔子论述君子的经典之笔。

质,指质朴的内容,文中可理解为仁义的修养。文,指文采,文中可理解为礼乐的运用形式。史,本义指宗庙里掌管礼义的祝官,官府中掌管文书的史官,文中是形容词,比喻象“史”那般的言辞华丽,虚浮铺陈。孔子认为,内容和形式,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如果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那就未免粗野了;而外在的文采若是胜过内在的质朴,显然就有点浮华了。只有将二者结会起来,配合得体,做到天然合一,然后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彬彬文雅,外在体现,比喻文、质兼备,互相融合。对君子而言,“质”就是仁,“文”就是礼,仁统摄礼,礼体现仁,二者不可偏废,更不可缺少,只有二者兼备,才能达到君子的标准。

世间万物都有对立的一面。质朴、文雅均为美德,然而二者却又相互对立,倘仅持一端或许有点偏激,那势必走向粗野或虚浮。世间万物也有统一的一面,固持一端难以永立,本文中的“质”指内容而言,“文”指形势而言。

這段文字在后来不仅被广泛用在人格修养上,而且还被用在文学作品的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关联上。质朴内涵需要文采形式,不可刻意强调内容而忽略形式,否则就“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但也不可过分炫耀,徒有文采而无内容,那就必然走向虚浮。這就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给中国古代文坛评论留下的宝贵经验。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赏析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