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房产

克己复礼怎么解释(克己复礼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克己复礼”这个命题传承了千年,我们真的懂它的含义吗?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克己复礼怎么解释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克己复礼怎么解释(克己复礼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原文: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解释:

孔子说:“我还从未见过刚强不屈的人。”有人就说:“申枨应该算是一个吧!”孔子说:“申枨是个欲望很强烈的人,怎么能算是刚强不屈呢?”

注释:

申枨,孔子的弟子,七十二贤之一。此人好学,也好与人争辩,争辩时寸步不让,态度强硬。所以有人把这种态度认为是刚强不屈。

但孔子不这样认为,反而认为这是申枨的欲望太强烈的缘故,人的好胜欲望太强烈的话,也确实经常会与人争辩,这突然使我想到了村里与人争吵的大妈!

所以,在此基础上,理学大家程颐注解说:人有欲则不能刚,刚则不屈于欲。谢氏注解说:刚与欲是相反的,能胜物叫刚,被物掩叫欲,刚则申于万物之上,欲则掩于万物之下。后世我们的成语“无欲则刚”就是出自这里。

从这里大家可以看到,儒家所讲的“无欲”,跟佛家或者道家以及我们所认为的“无欲”是不同的。我们传统的认为的“无欲”是佛家的四大皆空,是道家的克制欲望,是我们传统认为的贪婪和淫欲等等。

所以,“无欲则刚”,并不是说我们没有欲望就刚强不屈了,并且要斩断我们的各种情丝。朱熹所认为的“存天理灭人欲”便是误入了歧途,所以在后世有太多的人在批评朱熹。其实,朱熹本人的日常生活也并不存在“存天理灭人欲”的状态,他想贪就贪,想淫就淫,根本就没有克制自己的欲望;但偏偏这样的人就成了“大家”。

欲望,每个人都有,并且根本不可能斩断。欲和不欲其实都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只是在于我们后天怎样取用,这些都是很自然很纯净的东西,自然而纯净的东西我们应该适当的生发它,为什么要“灭”它呢?所以,我们其实是从本质上已经走错了方向。我们人类总是喜欢单纯的认为一件事物的好坏,遇到了不合理才回过头去考虑应不应该。记得近代有位学者说过一句话:“存在的既有其合理性!”这不过是我们没有认识到,却又自作聪明的做出了人为的判断。

儒家讲的“无欲”是什么意思?

1、坚持原则性。

在这里我们要认识到“坚持原则”本身就是我们已有的利益。因为我们坚持原则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什么是应得的,什么是不义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对大局有利的。如果被物欲所迷惑,无法坚持原则,那必将迷失在物欲横流的世界当中而无法自拔。

2、志向牢靠性。

王阳明心学所讲的“知行合一”就是一种志向牢靠性,在《论语88:对于宰我,孔子讨厌他的懈怠的状态,和懒惰的行为!》这篇文中我提到过这方面的概念。其中一点就是知和行的同时还要坚持做下去才可以。这种坚持做下去的信念或者说意志力就是所谓的“牢靠性”。志向坚定,一切自足,这样才能不被外物所诱惑所屈服,始终不偏离,直达彼岸!

这就是为什么革命先烈坚定不移的抗战,并且开垦荒原以自足,从而才能实现今天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局面。

所以,儒家的“克己复礼”不是要我们克制自己的欲望,而是要我们坚守“礼仪”,坚持做人的原则,坚持实现自我的抱负,从而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局面,更坚持以为世界人民谋福祉为己任,传扬我中华文明的决心!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克己复礼”这个命题传承了千年,我们真的懂它的含义吗?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