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动物论头有的论只(什么动物只有头)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别的动物都论“只”、“头”,为什么唯独是马,要说一匹马呢?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为什么有的动物论头有的论只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这回呢,咱们说说一“匹”马。咱们汉语当中呀,对这个不同的动物呀,用不同的量词,小一点的动物,比如猫呀,老鼠呀,鸡呀,鸭子呀,都论只,一只猫,一只鸡;大一点的呢,论头,一头猪,一头牛,一头大象,唉,可是唯独这马,不能说是一头马,只能说是一匹马。马它论匹,不能论头,那~这是为什么呢?
最早这个“匹”呀,呃,这种计量单位吧,仅限于用在布呀、帛呀,等等吧,唉,这些纺织品上,比如匹练,就是一匹白绢;还有匹帛和匹缎,这都是泛指纺织品。匹也是长度单位,四丈为一匹。白居易的《卖炭翁》咱都学过呀,“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半匹红绡,就是两丈生丝织成的薄绸子。
那用“匹”来计量马呢,最早是出自《尚书 文侯之命》里边,原文是“马四匹。”《尚书》呢,翻译过来就是上代之书,这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那可见呢,用“匹”来计量马,这已经是非常的久远了。那在稍后的古籍-《周易》当中呢,也出现过“马匹”一词,“月几望,马匹亡。”但是这里边这个“马匹”呀,不是马的总称,匹是配偶的意思。这句话就是说月亮快要圆了,唉,望,满月叫望月;“马匹亡”,马失去了配偶,不是马都死了。那后来为什么把马匹作为马的总称了呢?唉,这个孔子给他的学生颜回,做过详细的解释。
根据这个《韩诗外传》记载呀,说是有一次孔子带着颜回出门旅游,去哪儿了呢?俩人爬泰山去了。到了山顶,赫!这泰山高呀,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吗,那阵儿也没有雾霾,啊,这天儿也透亮,真是极目千里。这俩人呢,就往这东南方极目远眺。这时候孔子就问颜回,说,“徒弟呀,你能看见苏州的阊门吗?”这阊门呀,就是苏州古城的西门。
颜回使劲看了一会说,“我看到了。”
好家伙!从泰安都看到苏州去了,一千多里地,这真是千里眼!
孔子又问了,“那你看见什么了?”
颜回说,“我看见一关帝庙,上边挂块匾,义气千秋,蓝匾金字,上款是信之弟子某某某,下款是年月日。”啊,这是颜回吗?这是张寿臣,《三近视》这是,哈哈。
颜回说“呃,我看见城门外有一匹练,前面有一束生蓝。”这练呢,刚才咱说了,就是洁白的熟绢,生蓝呢,是草料。
孔子说,“哎呀,你这眼力还是不行呀,那不是一匹练,那是一匹白马在吃草呢。呃~子渊呀,那你知道为什么这马,要用匹来计量吗?为什么要说是一匹马呀?”
“呃,师父,弟子才疏学浅,这个还真不知道。”
“你看啊,这个马阳光下,它的影子是不是有一匹那么长呀,是不是能达到四丈呀,所以说这个马,得说一匹马,明白了吗?”
“得,师父,我记住了。”
唉,您现在去泰山,还有的景点,一个石牌坊,“望吴圣蹟”,啊,您站在那儿可以试试,看能不能看见苏州,哈。
那除了孔子的这种解释呢,东汉时期对这个“马匹”呀,还有很多别的解释,唉,也都挺有意思的。一种呢,说是良马和君子一样,都需要由具有慧眼的专业人士“相”过之后才能确定,唉,相马、相面,都得相。那这千里马能够和君子相匹敌,所以称马匹。那第二种说法呢,是马在深夜里跑,能够看到眼前四丈的距离,所以叫一匹。第三呢,说是这马向前腾跃的距离是四丈,所以称一匹。第四呢,说是这马死了之后的价格是一匹帛,所以叫一匹。第五呢,说是春秋时期,诸侯之间互相馈赠的礼物,通常都是“乘马”和“束帛”,乘马是四匹马,束帛呢,是捆成一束的五匹帛,帛的单位呢,是一匹四丈,正好跟那乘马的四匹马的数量相匹敌,所以也就用匹来计量马了。唉,有点乱哈,没事儿,您要没记住呢,那您就再看一遍得了。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别的动物都论“只”、“头”,为什么唯独是马,要说一匹马呢?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