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流通手段读后感(论资本的流通、积累和作用)
导语:《资本论》之流通手段,咱接着唠唠钱的那些事
书接上回。
关于货币流通手段,马克思分了三个点来聊。
就是商品的形态变化、货币的流通、以及铸币价值符号,总的来说这一节内容挺多的,所以这次我就不引申了。就直接聊聊这三个点。
商品的形态变化
这个其实还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事。商品的交换就是两个都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东西在交换,我来购买你的使用价值,你来购买我的使用价值,而大家共有的价值就是货币。
整个过程是商品卖了换成货币,再用货币购买商品,商品-货币-商品,就是W-G-W(德语缩写)。
先说第一个W-G,即商品变成货币。
按照马克思的说的,这是商品的惊险一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
因为你拿出来卖的东西一定是你不需要的,或者你有更需要的东西,而如果商品无法变成货币,你就无法换成货币去购买其他的东西,这在分工细致的社会是很致命的,因为分工让你的劳动变得单一,相对的你的需求也就变得更多。
好比你不可能既种田又去当工人。
同时在你将自己的劳动放到市场中的时候,衡量劳动的价值,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受其他人影响的,比如供需、生产效率……
因此劳动是否能转化为货币存在一定的偶然性。
如果你成功换到了货币,就变成了第二阶段,货币转变为商品,G-W。
其实从商品这边看,卖的人也是买的人,只不过向货币拥有者买的是货币的使用价值,就是能够购买其他商品的使用价值。
货币在这种交换过程中起到的是中介的角色,帮助你实现交易。
这就是货币在流通中的形态变化,而这一动力来源于商品的三个对立,或者说三个矛盾,正因为有这些矛盾,货币才得以发展。
商品的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私人劳动同时必须表现为直接社会劳动的对立,特殊的具体的劳动同时只是当做抽象的一般的劳动的对立,物的人格化和人格的物化的对立,——这种内在的矛盾在商品形态变化的对立中取得发展来的运动形式。
这句《资本论》原话,大家可以自己细品。
接下来我们说第二个,货币的流通
商品的交易伴随着商品进入与退出。商品在第一步W-G的时候,就从流通领域中退了下来。,被货币代替。我们可以看到,商品交换就是商品在流通过程中,被货币一个一个代替,交换位置。
在之前货币的起源中,我们提到过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货币其实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因此货币也会受供需平衡的影响。货币多了通货膨胀,货币少了通货紧缩。
因此,我们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需要多少货币才能保证商品的正常的交易。
关于货币流通量,马克思给了这样一个公式: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名称货币的流通次数。
假设有两块钱馒头、两块钱本子、两块钱鞋、两块钱衣服4个商品。
如果这4件商品之间的交换是同时发生,商品价值总额就是8块钱,流通次数是1,那么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就要有8块钱的货币。
如果是依次发生:那么就是馒头-2块钱-本子-2块钱-鞋-2块钱-衣服-2块钱,那么8÷4=2,只需要2块钱的货币,就能保证商品正常流通。
从上面的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到,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受商品价格总额的变动(价格的变动、流通的商品量)、货币的流通速度,这两个或者说三个因素影响。
当然,现实生活中的总共的货币量一定是大于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而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国家就会通过增发货币、降息降准什么的来调控,尽量趋近于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
铸币。价值符号
这一点其实就是贵金属货币的存在,和它的职能相分离,变成价值符号。
举个例子,金子在日常使用中,难免有剐蹭损失,但是我们并不会去拿个称去计较这些损失,这个时候就发生了金子的实际金含量和名义金含量分离。
这是为什么?
就像我们刚才上面讲的货币在商品交易中充当的是中介,因此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就有可能被纸币替代,因为只是中介嘛,用金子用纸也没什么差别。
但是如果要用纸的话就需要国家的强制力支撑,比如缴税用纸币、禁止仿造纸币……
于是,我们能看到纸币就只能在一定区域内,或一国范围内才有效,因为强制力也是各国有各国的,至少现在还没大一统。
今个聊到这,下次回聊。
拜~
署名环节
作者:思维之钥
万一以后不在了,各位还能找到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媛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