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子曰必也正名乎(必也正名乎正的意思)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论语·子路》三:必也正名乎,正名言顺——为政的前提和要求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子曰:必也,正名乎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子曰:必也,正名乎(必也正名乎正的意思)

如果你是青年才俊,那应聘一家公司,就可以借鉴孔子当官为政的智慧:先正名,再做到名正言顺的事。这样我们可能会获得更好的发展,了解一下。

原文整理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憨聊译注

子路问:“卫国国君等待您当官为政治理国家,那您将要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回答说:“一定先从正名分着手。”子路说:“有必要这样做吗?您真是太迂腐了。何必一定正名分呢?”孔子严厉地说:“仲由呀,你真粗野啊!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大盖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当官为政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缺乏公信力,说话不顺当缺乏权威和公信力,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就不会得当到位。刑罚不得当落实,百姓就手足无措不知怎么办好。因此君子当官为政所说的话一定是符合的自己名分,所说的话也一定是能够行得通的。君子对于自己选择的言行,是从不马虎对待的。”

憨聊俗解

在本章,所阐述的“正名”,其内涵非常深刻丰富,其名正言顺的忠告,也非常值得后人悟道。

“正名”,主要指“端正名分地位”

“必也正名乎”和“名不正则言不顺”,这两句中的“名”,主要是“名分地位”的意思。当官为政的“名分”,就又主要指职务、职权、权限以及职称、地位和威望等等影响行使权力的各个因素,当官为政一定要把这些必要的“名分”端正清楚,否则,说话就不顺当,所说的话也行不通,进而会给行政工作带来一系列问题。

我们发现:无职无权,人微言轻,喜欢给国家和政府提意见建议,那结局就是被漠视而自取其辱;一个副职总是越过正职而发号施令,那往往会招来一片耻笑;小商小贩还自以为是教育老师如何教育学生,就常常显得不自量力;新手上路,还要指挥老司机,那只能自讨没趣。这就是“没有端正自己的名分与地位”。

“正名”,也指“端正理念和道义”

“必也正名乎”,“正名”,也是要端正当官为政的“理念和道义”,就是师出有名。做官为政要符合天道、地道和人道,违背天理的官一定不做,委屈良知的人一定不帮。占山为王的草寇都讲究“杀富济贫”“替天行道”,儒家弟子、青年才俊,就不能仅为一己私而糊里糊涂地当官,更不能助纣为虐。

“正名”,也含有“端正方向、目标”

当官为政,与君主和上级必须统一思想,方向目标一致,这样上下一心,凝神聚力,才能施展才华,做出成绩,否则,费力不少,官位不保,辛辛苦苦,只剩烦恼。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奔什么目标,这些大是大非问题,一定要与领导达成一致,甚至工作的指导思想、任务要求、政策措施和组织机制等都应该有一定的默契。这些也是“正名”应该做的功课。

做到名正言顺

孔子的“名正言顺”思想,凝聚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其中“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也可成为我们普通人的座右铭。此处的“名之”,是“所说的话”的意思。君子当官为政所说的话,一定是符合自己名分可以说的话,所说的话一定是可以执行的。

在孔子看来,“正名”当官为政的前提,不能正名,就不能当官。因此,子路的怀疑和不屑,引起老师的怒骂,也情有可原。

青年才俊,你应聘一家公司,在有条件选择的前提下,也应该做足“正名”这一课,这样能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进错公司,跟错人,那往往要浪费自己宝贵的生命。进入公司,那就要认真踏实做一些名正言顺的事情,不多话,更不多事。

浅悟零存

入职进门前,先正名;进门后,名正言顺,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春江水暖鸭先知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论语·子路》三:必也正名乎,正名言顺——为政的前提和要求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