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社会

唐朝万邦来朝的年代(唐朝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哪些积极贡献)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万邦来朝”的唐朝为促进各民族和文化同化作了哪些努力?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唐朝万邦来朝的年代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唐朝万邦来朝的年代(唐朝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哪些积极贡献?)

气象恢宏的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政策和文化政策大开放的时代,在国力强盛、民族平等和文化繁荣的基础上,非常重视融合诸民族及其文化差异,因而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政策。

第一,唐朝实行“胡汉一体”的民族平等政策,这成为各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 唐朝统治时期,朝野上下形成了相对宽容的民族认识。唐朝依据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凡居民材, 必因天地寒暖燥湿, 广谷大川异 制。民生其间者异俗”的认识, 进一步发展了民族平等政策, “修其教不易其俗, 齐其政不易其宜”, 真正践行了“因俗而治”的民族平等管理政策。自唐高祖“胡、越一家, 自古未之有也”的认知开始,唐太宗提出“自古皆贵中华, 贱夷、狄, 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的观点,如唐太宗在征服东突厥后,将这些突厥降户安置在长城一带,对于突厥的其他首领,唐朝也给予优厚待遇,仍令他们管理旧部。

“华夷一家”的认同, 在唐玄宗时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唐玄宗认为:“我国家统一寰宇,历年滋多,九夷同文,四隩来暨。 夫其袭冠带,奉正朔,禺禺然向风而慕化, 列于天朝, 编于属国者, 荩亦众矣。 我则润之以时雨, 炤之以春阳, 淳德以柔之。 中孚以信之, 元风既同, 群物兹遂”, “九夷同文” 、“元风既同, 群物兹遂”,充分体现了唐朝民族融合发展的程度之高。 同时, 在朝廷里大量任用突厥、匈奴、鲜卑、吐蕃、大食等少数民族人士为将为官, 可见, 唐朝民族平等政策已经体现在国家管理体制中。

正如唐人杜佑所言,秦汉以来所形成的“夷夏之辩”并非是古已有之, 上古“中华”与“夷”本是一家,是物质条件造成了各民族发展的不平衡, “华夏居土中, 生物受气正。 其人性和而才惠” , 如果地理环境变化了, “其地偏, 其气梗, 不生圣哲”, 也会出现“古之中华, 多类今之夷狄”的现象,因此,动辄讨伐夷狄的做法只能增加祸患, 在大唐时代是不可取的。 在文化生活上, 也同样如此, 唐人认为“天之生人, 本无番、汉之别, 然地远荒漠, 必以射猎为生, 故常习战斗。 若我恩信抚之, 衣食周之, 则皆汉人矣” , 开明与宽容并济的民族政策, 使唐朝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文化差异逐渐消失, 有时甚至出现重夷轻汉的思想。

其次,在教育政策上,唐朝发展主流汉文化,这促成了中原与西域各民族文化实现趋同性。 自汉代以来, 儒学成为历代中央王朝的正统之学。 唐开国伊始, 唐高祖就认为“六经茂典, 百王仰则, 四学崇教, 千载垂范”, 在京师兴办国子学。 其后的唐太宗则更为推崇儒学, “朕所好者, 唯尧、舜、周、孔之道, 以为如鸟有翼, 如鱼有水, 失之则死, 不可暂无耳。”唐统一西域后, 高昌等西域诸国也派遣子弟前来求学, “俄而吐蕃, 及高昌、高丽、新罗等诸夷酋长, 亦遣子弟请入于学, ” 进入国子监学习儒学, 还可参加科举考试。在中原文化西向传播和东来学习中原文化的双向作用下, 儒学经典的基本思想和价值观逐渐被西域民众普遍接受, 并深深根植于西域民众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之中, “服改毡裘, 语兼中夏, 明习汉法, 覩衣冠之仪。 目击朝章, 知经国之要。”

同时, 西域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也逐渐被中原文化广泛吸收, 如宫廷中的舞蹈、音乐, 文化上的书法以及宗教中的一些教义等, 唐朝主体文化中都深深打上了西域文化的烙印。 以佛教为例, 流传至今的宗教术语如“和尚”来源于古代于阗和疏勒, 而“浮屠”与“佛”的翻译也来源于西域, 据季羡林先生考证, “佛”字不是梵语 Buddha的对音, 而是采取西域语言的 Put、but等的对音成为“佛”。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相互交融, 对最终形成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再次,唐朝实行开放的宗教政策,这成为西域对中原文化认同的重要推动力。 唐初对儒、释、道三家的教义传播不加限制, 各种宗教的僧侣都可以进入中原传教。 以佛教为例, 唐朝统治者对待西域普遍重视的佛教采取了支持和鼓励的政策, 唐贞观十九年(公元 645年), 高僧玄奘取经归来, 受到唐太宗的隆重迎接, 并让玄奘主持了 3000人的译经工程。武则天时期也非常重视佛教, 在全国各地兴建大云寺。西域的高昌、龟兹等地区的佛教在唐朝时期非常兴盛。大量高僧从西域到内地传教, 也有内地高僧去 西域、印度求法, 在丝绸之路上出现了络绎不绝的高僧使者群体。此外, 唐朝对佛教以外的宗教也颇为 宽容和接纳, 祆教、景教、摩尼教等“三夷教”一度广泛流行于中原, 甚至在唐朝国家体制上也设置了专门的管理机构, 如“萨宝府”等进行管理。

参考于沙沙《唐朝西域治理下的文化认同研究》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万邦来朝”的唐朝为促进各民族和文化同化作了哪些努力?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