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运动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的古诗)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纸的发明》基础练习题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教案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的古诗)

今天分享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纸的发明》基础练习题及全解分析,家长们可以把试卷打印下来,让学生预习之后做一做,有不太懂的地方可以仔细地看一下全解分析,提前预习,快人一步!

第三单元《古诗三首》全解分析

1.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平时学习时注意字的写法,如“魂&34;酒和洒”&34;,“洒&34;,可以通过“有横就是酒,无横就是洒&34;在字典中通过“巳”和“廾”都能查到。“异乡&34;。(3):本题考查一字多义。“欲”字在古诗中有不同的解释,结合古诗含义,选择恰当的一项即可。如“欲把西湖比西子&34;,因此选②

3. (1)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积累和理解。第①题,根据本课所学写出答案即可。第②题,这句诗的意思是“清明节这一天细雨纷纷”,根据意思来划分句子节奏,正确答案是B.第③题,由“雨纷纷”可以想到如雨如丝、纷纷落下的画面,因此选A.第④题,“欲断魂”形容极其伤感,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所以行人应该是伤感的。清明节有扫墓、祭祀先祖的风俗,悲伤的心情会跟“扫墓&34;是行人的问话。后一句“牧童遥指杏花村”是牧童的做法,即他用手指向远处杏花深处的小山村。

(3):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从“登高&34;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34;,很明显说明正在下雪。

(4)本题考查古诗理解。《元日》中,,描写了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桃符的节日习俗,《除夜雪》中,描写了喝屠苏酒、写桃符的节日习俗。因此,这两首诗中的节日习俗都与屠苏酒和桃符有关,而《元日》还描写了放爆竹的节日习俗。

(5)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结合《元日》后两句中换桃符的节日习俗,写一写后两句描写的节日情景即可。

妙笔生花

6.本题考查古诗的理解和改写。题目中改为了六字诗,读起来朗朗上口,且原诗的意思基本没有改变。因此改为五字诗和四字诗同样要求不能改变诗意,同样要读起来朗朗上口。

点亮思维

7.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反复诵读诗句,从诗句中的关键字词判断节日。第一行,从“元夜&34;能看出是端午节。

第三单元《纸的发明》全解分析

基础再现

1.本题考查字音。要注意多音字“累、切、鲜”在语境中的正确读音。如“累”在解释为“疲乏,过劳&34;,在解释为“重叠,堆积&34; lěi &34;的偏旁是&34;

3. (1)本题考查多义字。答题时要注意结合句意。第①句,“录取&34;录&34;备忘录”是帮助或唤起记忆的记录,所以选b。第③句,&34;的形象表达。“学富五车”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学问很高,C项“目不识丁&34;一般与&34;连用,“发明&34;连用。

(2)本题考查关联词语。这两句话可以构成转折关系,因此可以用“虽然……但是……”连成一句话

5。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认真阅读课文第2——4自然段,抓住关键词语概括出来即可。

阅读提高

6.(1)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轻便&34;。

(2)本题考查对关键词的理解。掌握了“改进”和“创造”的区别即可选出正确答案。

(3)本题考查概括能力。A.C.D三项的概括不完整,本题选B.

(4)本题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我们可以在选文中找到和蔡伦造纸有关的句子,再从中选择具体造纸的过程。选文第二句就是在描写蔡伦造纸的过程,我们需要从中选取几个关键性动词,体会造纸的具体流程。能体现造纸流程的关键性动词是“剪碎或切断&34;。

(5)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本题虽然为开放题,但也要讲究方法,我们在纸上写字的时候应该感谢改进造纸术的人,因此要总结出蔡伦的贡献,表达出赞美之情。

妙笔生花

7.本题考查对语言的综合运用,注意要将介绍的这一项发明的作用和贡献写清楚。

点亮思维

8. 本题考查综合实践,根据自己平日里的实际情况回答问题即可。

下面是基础题的答案,做完之后对照一下,有不理解或者没掌握的,可以认真看一下全解分析,不懂的地方,等老师讲课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感谢关注,我今后会陆续分享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心得体会,希望我整理的资料和试卷对孩子们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纸的发明》基础练习题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