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教育

《孟子》思想非常丰富要仔细根据原文来品味的句子(孟子思想倾向)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孟子》思想非常丰富,要仔细根据原文来品味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孟子》思想非常丰富,要仔细根据原文来品味的句子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孟子》思想非常丰富,要仔细根据原文来品味的句子(孟子思想倾向)

在《离娄》下篇中继续论说心性的修养问题: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人恒敬之。

这些话语表明孟子认为君子是能进行心性修养的人,并且在心性上已经合乎仁义了,但这是人自身的努力之结果,称之为深造有道而自得之,人能具备这样的心性,就会在为人处世上获得极大的好处,如心安、左右逢原等。所谓资之,是说这种心性对人的帮助。在古汉语里,资为助的意思。

在《告子》上篇中,更完整论述了心性修养中的关键思想,即前面已经提到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诗》云:‘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

孟子认为这四种心是人固有的心性,而与他所主张的仁义礼智一一对应。虽属人所固有,但也会因外在的条件而使之丧失,所以必须由自己进行心性修养的努力。

他又把这四种心说成是所有的人所共同具有的:

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这就把四种心提升为理、义,即仁义。从心性本身而言是四种义,从它们的本质而言是理义或仁义,所以人的心性修养就是要防止它们的后天的舍则失之,使之保持在自己的心中。圣人能做到,其他人也都能做到,而且它们对于人来说是富有营养的,这正是前面所说的“资之”,可知符合仁义或理义的心性,以及为此而进行的心性修养,对于人自身来说,不是困苦的事,不是于人之生命无益的事。

此篇中又说: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这是说与生死比较而言,仁义更为重要。因为人的生不能象动物一样,只为了生而不顾仁义。人的生,必须使之充满仁义,使之以符合仁义的心性为根本。缺少了这一点,人的生就变得没有意义了,就如同动物一样了。而且这是对所有的人都同样的,并不仅仅是圣贤之人的事。

在心性问题上,此篇中有段话说得非常清楚: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这说明孟子认为人的心性修养就是使人的心合乎仁,人的行为合乎义,而对于仁义的追求与探索,就是从心性修养问题上着手的。换言之,离开了心性修养,仁义就是空话。

此篇中孟子还说到仁对于人的重要作用:

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即人要以仁来战胜不仁,虽然有些时候仁对于不仁,犹如杯水来救车薪之火,但仍不要怀疑仁能战胜不仁,只要人们都坚持仁义,不仁不义终究就会灭亡。这一思想非常重要,因为社会现实中,人们往往只看到不仁不义的势力大,而对仁义丧失了信心,不再坚持自己对心性的修养,对仁义的追求。所以孟子要让人保持对于仁义的信心,每个人都要不懈地追求仁义,为此而修养自己的心性,最终战胜不仁不义。这又表明人的心性修养不单是个人的事情,而是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任务,这里反映了孟子关于人的心性修养问题的一个重要观念,即这是整个社会的任务,每个人在这个问题上都有不可推缷的责任。

此篇中孟子还提到人在心性修养上来追求仁,是一个长期的事情:“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所谓熟之,不付出长期的努力是不可能做到的。而这种熟之,正是人的心性修养上的一个要求,即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而使自己对于仁义的道理达到了非常熟悉和深刻的了解与认识,如果浅尝辄止,那是根本不可能达到这种境界的。

在《尽心》上篇中,孟子说明了心与性的关系: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作为人来说,有心有性,心与性本来密切相关,而在对仁义的追求上,从根本上说必须通过人的心性来认识之,并由具备了这种认识的心性指导人的所有思想言行。所以心性的修养,就是要人在对仁义的追求上达到尽其心的程度,这样就会真正认识人的本性,这样就使心与性达到了统一。

而所谓的存与养,正是具体说明什么是心性修养。存其心,就是通过心性修养而使心与仁义保持一致,养其性,就是在日常中修养心性,而使心性与仁义保持一致。通过日常中的心性修养而使心性与仁义保持一致,这样才能说是尽其心而知其性。所谓知天事天,都是强调人的心性与仁义统一,乃是天然的,是与生俱来的,是人之心性所固有的。所谓殀寿不贰,正是说明心性修养乃一生之事,贯穿于一生的日常之中,在任何时间地点与事情中,都不能放弃或忽略,能这样坚持于一生,才可称为立命。

这样的心性修养,才能与仁义始终保持一致,而没有背离。前面所说的熟之,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做到与完成的,因此才能使人对于仁义达到深刻的认识与了解。

在这样的心性修养的基础上,所以孟子才说: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这个命题并不能简单地解释为主观唯心主义,而是孟子说明心性修养与万物的关系。

人的心性修养,表面上看是个人的问题,其他这是人与世界万物的关系问题。因为人不可能脱离世界万物而生存、生活,所以人的心性修养会使人对于世界万物的认识产生根本性的提升。没有心性修养之前,人不知仁义,如同动物,在此背景下,对世界万物的认识也会与动物一样。而在经过心性修养之后,人已知仁义,再来面对世界万物,就会从仁义而对世界万物形成全新的认识与态度。此时的万物就皆备于我了,也就是说,我作为一个已经通过心性修养而认识了仁义的人,对于世界万物都会用仁义来面对之,而不会再象动物一样来看待世界万物了。

所以孟子会在这一句之后说诚和行的问题,诚就是人经过心性修养之后对他人和对万物的态度,而行就是这种诚的践行。诚是知仁义之理而以仁义之理要求自己,行是把所知的仁义之理贯彻落实到自己的整个人生过程中。所以诚是反身而诚,即把仁义之理反过来用之于自身,而行是强恕而行,就是通过仁义的强大力量而使自己努力践行。这样通过心性修养而认识和掌握仁义之理,并以诚和行而落实并践行之,因此可以说求仁莫近焉,即是说这是求仁的最近之路,也可以说这是求仁的最正确之路。

因为最正确,所以不会有歧路,故而不会绕远,乃是最近之路。以上分析说明,只有把握住孟子思想中以心性修养为中心问题之一,才能正确理解其他的话语,这些话语字面上并不出现心性二字,但都与心性密切相关。如不这样理解,就不能正确理解如“万物皆备于我”这样的话语。同时,心性与仁义也是密切不可分割的,掌握这个关键,才能整体上理解孟子全部话语及其文本的本来意旨。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孟子》思想非常丰富,要仔细根据原文来品味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