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游戏

古代连中三元是什么意思(连中三元什么意思科举史上有多少人连中三元)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古代“连中三元”有多难,明朝仅有三人做到,分别是这几个。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古代连中三元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古代连中三元是什么意思(连中三元什么意思?科举史上有多少人连中三元?)

“连中三元”原本的意思,是指古人在科举考试中,连续取得乡试第一(解元)、会试第一(会元)、殿试第一(状元)。因此后来“连中三元”就用来形容,一个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在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中,一共也只有21人三元及第,其中17名为“文三元”,3名为“武三元”。由此可见,要连中三元有多不容易。那么到底有多难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以明朝为例。

乡试

乡试又称秋试,因为一般在八月份举行。明朝的乡试定为每三年一次,一般不会变动,所以乡试快开始之前,考生都自主开始准备。明朝乡试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

乡试中取得第一名的,就称之为“解元”,第二名称之为“亚元”,第三至五名称之为“经魁”,第六名为“亚魁”。以上都算是中式之人,他们原则上就获得选官的资格,且可以参加次年举行的会试。

会试

会试是在春天举行的,所以又被称为“春试”或“春闱”。会试不再由省城举办,考生需要统一到京师参加考试。有些家住得离京师远的考生,一旦中了乡试,马上就要启程赶往京师,否则就容易错过会试。

会试在京师的贡院举行,明朝会试主考官有两人,称之为“总裁”,基本都是进士出身的大学士、尚书之类的官员。凡考中者,都称为“贡士”,而取得第一名的,就称之为“会元”。

明朝“贡士”的录取人数在300名左右,南、北、中各地域按比例录取。一旦被录取,就获得参加殿试的资格,也将会是科举的最后一场考试。而殿试一般在会试揭榜后的下月举行。

殿试

殿试又称“御试”、“廷试”,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也是最后一段。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殿试开始于武则天时期,第一场殿试在神都紫微宫洛城殿举行,当时这场殿试连考了几天。

不过到了明朝,殿试只考一天,在保和殿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考生交卷之后,先由读卷官分类,等级最高的一类,将会交由皇帝亲自批阅。接着由皇帝钦定御批一甲三名,这三人称“进士及第”,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之后还会取二甲若干人,称“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称“同进士出身”。

获得一甲的三人,将会立即被授予职位,状元为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为翰林院编修。二甲、三甲进士如果想入职为官,还必须复考一次,最后根据前后两次成绩择优录取。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明白,要“连中三元”有多难了。所以在明朝276年的统治时期里,仅有三个人做到“连中三元”,他们分别是谁呢?

黄观,洪武朝三元及第,明朝连中三元第一人

黄观是今安徽省池州市人,于洪武二十三年参加乡试,结果考中解元。第二年,黄观在会试上取得第一,成为会元。次月,朱元璋亲自主持殿试,黄观在策论中主张“屯兵塞上,且耕且守,来则拒之,去则防之,则可中国无扰,边境无虞。”

深得朱元璋赞赏,被钦定为一甲第一名,也就是状元。

黄观深受朱元璋重用,入仕不久便升任礼部右侍郎。建文帝即位后,黄观又任右侍中。当时燕王朱棣态度傲慢,入朝的时候不肯拜建文帝,满朝文武惧怕燕王势力,都不敢出声。唯有黄观站出来责问朱棣,这也导致了他后来的悲惨结局。

建文元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将黄子澄、齐泰等人列为“奸臣”,而黄观也名列其中。建文四年,李景隆和谷王朱穗打开金川门,朱棣进入南京城,建文帝从此下落不明。

黄观见大势已去,又不愿受朱棣羞辱,于是选择投江自尽。即使这样,朱棣仍然怒气未消,他下令诛灭黄观九族,凡是与他有关系的人,全部都收监查办。之后,朱棣削去黄观状元名号。

李骐,永乐朝三元及第,朱棣御笔为其改名

李骐原名叫做李马,生于洪武十一年,是福建长乐沙京人。永乐十五年,李马中乡试第一,次年中会试第一,之后在殿试被朱棣钦定为状元。朱棣在御批文章的时候,认为状元用牲畜为名不吉利,于是御笔写了个“其”字在“马”字的旁边,将其改名为李骐。

李骐为人刚正廉直,有什么问题都会当面提出,朱棣对他很是赏识。永乐二十二年,李骐病重,恰逢这时又收到朱棣驾崩的消息,李骐悲伤过度,于洪熙元年病逝家中,终年四十八岁。

商辂,正统朝三元及第,明朝内阁首辅

商辂是今浙江杭州淳安人,于宣德十年参加乡试,中解元。但是之后他的科举之路不太顺畅,一直到正统十年,他才在会试和殿试中拔得头筹。因此从严格意义来讲,商辂并不算“连中三元”,只能算“独中三元”。

明代宗朱祁钰即位后,商辂进入内阁参预机务,深得重用。不过也因此关系,明英宗复辟后,就将商辂削籍除名。直到成化三年,商辂才再度入阁,也渐渐受到明宪宗重用,升为内阁首辅。时人评价他:“我朝贤佐,商公第一。”

成化十二年,商辂因为请求罢黜宦官汪直,没有得到明宪宗的批准,于是选择辞官回乡。成化二十二年,商辂去世,享年七十三岁。朝廷追赠其为太傅,谥号“文毅”。

要考中状元已经十分不易了,但只要有科举,就一定会诞生一名状元。而连中三元者,却要很久才会出现一次,每个朝代都可谓是寥寥无几。连中三元实属不易,不管黄观、李骐、商辂三元及第后仕途如何,甚至是最终结局如何,就凭他们能够考中三元这一点,就足以名留史册,被后世所敬仰了。

《明史》

欢迎大家观看!我是历史杂志,对此您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古代“连中三元”有多难,明朝仅有三人做到,分别是这几个。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