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市大堡村出名吗(石狮大堡有什么好玩的)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石狮大堡村,这两处古建筑遗址鲜为人知……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石狮市大堡村出名吗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祥芝镇大堡村地处泉州湾东南沿海突出部,毗连祥芝国家中心渔港和东埔渔港,这里的人们世代以渔为业,兼营航商为生。在这座滨海村落里,有两处鲜为人知的古建筑遗址,见证了大堡村周边的水系变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一探究竟。
古桥遗址——“水尾桥”
在祥芝镇大堡村水尾桥35号,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土地庙,庙的左侧有一座石板桥,当地人称之为“水尾桥”。据大堡村文史爱好者刘荣茂介绍,水尾桥建造于明代中期,是村中刘氏族人所建,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水尾桥长约10米,宽约1米,有三座船形桥墩,下面是潺潺流动的溪水。仔细观察,桥面的石材新旧不一,三个桥墩造型和修建工艺也略有不同,可见这座桥曾在不同年代修缮过。水尾桥东边还有一座造型简单的石塔,石塔约四米高,共有三层,每层呈四方形,塔尖造型古朴。
据介绍,古时候,大堡村是一个依山傍水、山清水秀的村庄。芝山(大堡)刘氏古谱记载,明代文人题写的“大堡十四景”诗中,大多描绘了当地的山、水、竹林等自然景观。水尾桥就横架在村中的两座山之间,这里正好是山上溪水交汇处的下游,连接着大堡村、前山村、东埔村、洪厝村等四个村落的耕地,也是山坡的雨水汇集点。时过境迁,如今我们已经见不到两座山的真面目了,水尾桥周边已建起了多座民房。
如今桥的东边是大堡村,桥的西边是祥农村。当年,为了人们上山下山劳作便利,方便两村人的来往,村里人建造了这座石桥。“这座桥建造者还是颇有一番用心的。”刘荣茂指着桥的位置讲解道,从桥墩的两个侧面看,正好分别对着两座山,水尾桥除了给当地百姓提供便利外,按照传统建筑文化的角度来说,桥墩还可以起到让溪水缓冲的作用,溪水在这里汇聚,不会直流,寓意着要留住村里的财源。
古代地下排水渠——“九折孔”
说起“九折孔”,大堡村的老一辈人里无人不晓、无人不知。那么“九折孔”到底在哪里呢?刘荣茂介绍,“九折孔”就在大堡村的刘氏大宗祠周边,如今被埋在地下,不见踪影。
“九折孔”又是做什么用的呢?原来,“九折孔”是一座地下排水渠,由北向南走向,全长约180米,高约1.3米,宽约1米,四面全用方条石砌成。当时,村庄里的刘氏族人为了在雨季的时候把雨水、溪水和山水及时排泄出去,防止村庄遭受水灾,便建造了这一处地下排水渠。这可不是一座简单构造的排水渠,建造者特意将排水渠设计成九折弯曲,渠道蜿蜒不断,目的是让水曲折迂回,寄寓着村里财源滚滚的美好愿望。由于这座排水渠造型与众不同、独具匠心,具有建筑艺术价值,村里人便称其为“九折孔”。“九折孔”距离水尾桥约七八百米,“在明朝中期,刘氏族人财力相当,所以这两处建筑也证明当年族人的雄厚实力。”刘荣茂说。
虽然如今已看不到“九折孔”的真面目,但它给大堡村老一辈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荣茂回忆说:“九折孔原本是有出口和入口的,孩童时,我和伙伴还到过这个九折孔里捉迷藏,当时出口已经破败不堪了。我们也曾经到这来清理一段通道作为防空洞,那时候里面全是瓦砾泥沙淤塞。”
至今,村中还保留着一个与“九折孔”有关的习俗,每年农历四月初五,村民都要在“九折孔”所在地举行普祀活动。这个习俗源于明朝末期,倭寇侵犯东南沿海时,曾有村民避难藏身于“九折孔”中,被发现时已烟熏遇害,因此村里人便在此纪念,该习俗已传承了数百年。
水尾桥和九折孔这两处古建筑遗址,是研究大堡一代水系发展的重要文物,也见证了周边村庄的秀美生态环境。
王秀婷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石狮大堡村,这两处古建筑遗址鲜为人知……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