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
要结合实际去理解辨析别人的言论本身(要结合实际去理解辨析别人的言论本质)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要结合实际去理解辨析别人的言论本意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要结合实际去理解辨析别人的言论本身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有子之言似夫子》里,孔子的弟子曾子、子游、有子讨论“死欲速朽、丧欲速贫”这句话,是不是孔子的真实意思。曾子认为是,有子认为不是,并认为孔子说这话是有具体原因的。
于是,曾子就去问子游,子游同意有子的话,并夸奖有子的话象孔子,说出了孔子说这话是有具体指导向的:死欲速朽,说的是桓司马为棺椁奢华;丧欲速贫,说的是南宫敬的贪宝。
然后曾子又向有子说了这个情况,并问有子为什么知道这不是孔子的本意,有子说,孔子制定的礼制中,对棺椁的标准是比较高的,所以孔子不欲死速朽;孔子自己周游列国时,都会提前让弟子们准备打点,所以不欲丧速贫。
这个例子很有代表性,从孔子三位弟子的表现,代表了平常看待事物的三种方式,也领悟到:如何客观准确看待别人的言论。对于理解别人言论时自相矛盾的地方,如何辨识真伪、抓住说者本意。
有些言论代表其人的一贯原则,有些言论代表针对某具体情况的,所以在理解这些言论时,不能脱离具体情况凭空、只从纸面文字去分析,这样是缺乏现实基础的。而是要结合言论背景和具体行为去分析理解。
孔子说:以前是听其言信其行,现在是听其言观其行,因为现在的人言行不一,为言可伪也。
从古至今出现很多对名人言论的注解、或者伪托某名人而著的书,有些是既遵从、契合名人本意并有创新解读的;也有是迎合自己需要,有所歪曲解读的。如何去分辨这些是歪曲,还是本意,或者是后人的意思,而强加给古人的,这些都需要用到上面的方法,去思考分析取证。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要结合实际去理解辨析别人的言论本意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