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李白的这首诗证明唐军并没有想象到什么(李白的诗鲜明体现了大唐帝国)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李白的这首诗证明,唐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李白的这首诗证明,唐军并没有想象到什么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李白的这首诗证明,唐军并没有想象到什么(李白的诗鲜明体现了大唐帝国)

历史的烟云渐渐远去,后世对历史的记忆只剩下一些零散的碎片。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一个朝代之一,后人称为“盛唐”。所以,后人总以为,唐代在各个方面都是强大的,是完美无瑕的。

至少,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易于感观的领域是空前强大的。政治上,中国历史上仅有的几个“治世”就有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两个出现在唐朝;军事上,积极开疆拓土,六大都护府的设立即是证明;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高度发达;在文化上,有唐朝身份标识的“唐诗”,有儒、道、释三教的蓬勃发展,有楷书四大家为代表的书法艺术。这些领域都反映了唐朝的强大是全方位的。

李白

但是,即便是在大诗人李白还生活的强盛时期的大唐,强大之下,其实也有其另一面。例如,李白就有一首诗《从军行·其二》这样写道:

​百战沙场碎铁衣,

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

独领残兵千骑归。

这首诗的首句写出了边关将士的征战之苦、之残酷,颇有《木兰辞》中“将军百战死”的味道,表达了诗人对边关将士的同情。

第二句则写出了战时的紧张氛围,《哈姆雷特》中说“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而此时在战场的将士,已经没有时间思考,他们要做的就是尽力一搏,方可置之死地而后生。

第三句写出了这次战争的结果,即最终突围成功,并且射杀了敌军主将。

第四句从第三句笔锋一转,写出了战争的残酷,突围成功后,将军只领得千余人残兵归阵,十分悲壮,侧面点明了这是以唐军“惨胜”而告终的一场战争。

这首诗一反人们的惯性映像,唐军虽然强大,但是也有遭到重创的时候。其实,稍微读一读唐朝历史的人都会知道,唐军也不是百战百胜,这样的情形在其他诗人那里也有同类似的体现。

根据《兵车行》创作的画

例如唐代的另一位大诗人杜甫的是个名篇《兵车行》,就是以唐军讨伐南诏而被打败为背景写出来的。

《兵车行》诗云: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统兵六万攻打南诏国,结果全军覆没。杨国忠谎报军情,并叙其战功,接着又大举招募两京、河南、河北地区的兵卒来攻打南诏,因为当时云南地区多为瘴疠,士卒因此而死者十之八九。杨国忠再次抓壮丁,以枷锁强征入伍,于是造成了家人哭送的情境,这就是杜甫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

从李白、杜甫的这些诗歌里,我们不难看出,当时强大的唐军也有惨胜或者大败的时候,通过这个这些文学作品,有时候也可以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历史,这是诗歌的“证史”的作用。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李白的这首诗证明,唐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