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采芑古诗文网(诗经采一)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诗经13-2采蘩注释2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诗经采芑古诗文网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
1.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2.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3.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 □●□■ □□◆■ □●□■ ng+i+o
□□□◆ □◆□◆ □□◆□ □□□◆ ng
□□◆◆ □□□◆ □□□■ □□□■ ng+i
注释:
上个帖子讲了最难的几个古今字、通假字,如:被=披=覆,僮僮=重重,祁祁=济济。
那么,这个帖子就讲次要部分:最后一阙「夙夜在公」、「薄言还归」之义。
1、以前讲了,薄言=甫而,一……就……,刚刚、刚才、一会儿就。以往各注家大部分将其理解为否定,薄=不,非常可笑,两者古音不同。不要说古人那时候没有甲骨文可以读,这不是理由!多读读诗经,就可以知道薄-不在上古绝不押韵。好了,对以讹传讹的事,不多提了。
2、既然后面两句:被之祁祁,薄言还归。=覆之济济,甫而还归。指的是,把蒿草拾掇、安排、摆放完毕了,马上就回家去。我不干了,我完工了,我收摊了,我回家了……就这么个意思。爷(姑奶奶)我不伺候了!
那么,前面两句: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覆之重重,夙夜在公。指的是:在活儿没干完之前,一直吃住在东家(公、公家,指的是王宫、诸侯家里、大地主家里),以往一些注家说是在公庙里,祭祀用,我也是醉了。庙(祠堂)里有吃喝?有床可以睡?
3、最后一阙搞明白了,就是日以继夜在公侯家铺设前几天采摘的蒿草(艾叶、假艾,应该不是食用,而是铺设、驱邪,那么这个习俗应该是五月端阳,民间用艾草熏香、驱蚊虫、驱邪,若在北方,就用真艾草,这里既然用的是假艾,那么说的事肯定是在长江以南)。那么,前面两阙,就是描绘前些天一直采摘,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公侯家的事,这不是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而是无奈。很可能主人公家种的地属于公侯家,所以他们家必须定期为公侯家送一些土特产,或者提供一些服务,来代替地租。这种以劳役代地租的方式,在《红楼梦》中也有提及,这是封建社会大地主对普通农户、佃农的一种控制手段、剥削形式。
虽然你是自由民,不是包身工、不是丫鬟仆役,地主家决定不了你的生死,但是你必须定期提供一些服务,为地主所用,地主大善人肯定会免除你一些税捐、地租,甚至少找你一些麻烦,你还埋怨?你巴不得磕头感恩呢!
所以,这首诗三阙,虽然主人公有一定牢骚:比如,辛苦采摘了,东跑跑、西泡泡、到河里、到山涧里、到沼泽里,甭提多危险了!不为自己为别人了,为人做嫁衣了,上门服务了,没日没夜干了,干完没收到谢谢、没收到酬金、没听公侯大人、地主大人说句辛苦了的话,就灰溜溜、麻溜溜地回家了。你说气人不?
但是,主人公就是不敢言、不敢怒,最多就是夸夸功、自己安慰自己:我辛苦了!我替大人谢谢我自己!
所以说,整体来看,这首诗仍然是讽刺诗,也可以视为自我安慰诗:我替大人卖命我光荣!
「」「」「」「」「」「」「」「」「」「」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诗经13-2采蘩注释2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