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一介简介(汤一介代表作)
导语:汤一介——为传统文化接续慧命的布道者
抉心自食者的反思者回顾汤一介的学术历程与成就,恐怕不能脱离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汤一介曾将自己的学术生涯划分为两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前和改革开放以后的时代。
改革开放前的汤一介,主动亲近马克思主义,积极投身于马列经典的研读中,但这一切都体现着时代对于人思想的束缚。汤一介因家学的缘故,自幼就对哲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寻找真理,探讨人生的意义”这成了汤一介时常思考的问题。
所以在建国后,当一种学说成为“普世真理”之后,作为一位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自然会受影响。后来汤一介对那段历史有过深刻的自我剖析,“现在看来,这些论文很少有学术价值”。
不过,一个时代是不可能完全在一个人的思想潜意识里完全被剔除,它一定会影响并塑造着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只能说,汤一介有意识地去掉了糟粕,而融入了精华。在以后的时代里,汤一介提出的很多思想其实都可以找到那个时代的影子。
改革开放以后的“井喷”时代1983年,汤一介著作《郭象与魏晋玄学》出版,这本书甫一问世就受到了诸多人的关注,并为魏晋思想研究奠定了一座里程碑,时值今日,这本书仍旧是学习了解中国哲学思想的必读著作。
在此书出版之前,关于魏晋玄学思想研究的书几乎没有,这一领域也鲜有人问津。许多人或哲学史教材只是将这段时期定为唯心主义时期而匆匆带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中国哲学史的断裂。汤一介只手补上了这段空白,为哲学史的研究迎来的新天地。
虽然此书在很大一部分上还是在运用马克思唯物史观理论作为基础,但已不是机械地运用,而是有所转化。
汤一介将玄学发展划分为了四个时期:以王弼、何晏为代表的正始时期;以嵇康、阮籍等代表的竹林时期;以郭象代表的元康时期,此外再加上动静时期的玄学,再版后又加上了以僧肇玄学思想的第五阶段。
汤一介从思想内部解释了这五个时期相互发展与继承的关系,同时把它与黑格尔“把哲学史比作圆圈”的思想相联系,很是新颖。
同时,此书强调了魏晋名士强调的“名教而任自然”的观点,在某种意义上也影射着当时的人们也应该放下包袱,解放思想。
沟通中西古今思想的先行者此后,汤一介将关注重点转移到了中西哲学的比较上。如果说魏晋玄学研究反应的是那个时代人们对于自由的渴求,那么中西哲学的比较则要寻找到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价值并用它为现代的中国进行服务。
在这方面的研究中,汤一介积极在寻求让中国传统思想走进世界,可以与各国思想进行对话。1987年,汤一介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世界哲学大会上,指出中国哲学的主题和精义是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分别与真善美相对应。
1980年代下半叶,汤一介则根据余英时“内向超越”的启发,思考中国哲学的传统框架问题。相对外在超越的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取向是“内在超越”。但许多人只是单纯地认为这种“内在超越”只是要“反求诸己”,而汤一介则认为“良知”必须行才会有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儒家在当代的践行意义赋予了新的认识。
回望新轴心时代大概是受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一书的影响,汤一介晚年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即“新轴心时代”。细查汤一介的思想可以发现,“轴心时代“问题是汤一介很早就已注意到并被他不断引述。
“轴心时代”由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他认为,在公元前五百年前后,在古希腊、印度、中国和以色列等地几乎同时出现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都对人类关切的根本问题提出了独到的看法。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老子、孔子,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人类文化的主要精神财富。
此外,汤一介还常常会引用雅斯贝尔斯书中的这样一句话:“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
汤一介针对雅斯贝尔斯的这一观点,提出了“新轴心时代”。所谓新轴心时代,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因为当今各国各民族的文化正在呈现出一种独立性,每一个国家民族都将会大力发展本国的文化。中国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浪潮之中也概莫能外,中国应该大力发展弘扬传统文化,让儒家思想真正走向世界,并让它重新燃起火焰。
宋明理学中曾有“六经注我”的思想,冯友兰也曾说过“阐旧邦以辅新命”,这些都是要给传统思想以新的意义,汤一介将这些理论更加深化,也做得更加细致。比如,汤一介提出了“中国解释学”,希望能抗衡西方的解释学。
挺身编《儒藏》 续中华传统的脉命汤一介身体力行,在21世纪初,不顾年老体衰也辛劳,毅然决然提出编纂《儒藏》的想法。
自宋朝以来,历代王朝都编有《佛藏》和《道藏》,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又编辑出版了《中华大藏经》和《中华道藏》,唯独没有编纂过《儒藏》。
明、清两代虽然也曾有学者提出编纂《儒藏》的建议,但因工程浩大等原因,最终没有能够实行。这不仅与儒家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极不相称,更不能满足传统文化整理与研究日益广泛深入的需要。
于是,汤一介秉持着“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家训,肩负起了这项泽披后人的盛大工程。据悉,此项工程将于2025年结束,约10亿字,规模超《四库全书》。
汤一介一生的学术历程,就是在不断反思、创新中进行,他所做的每一项学术工作都反映着时代在他身上的烙印,同时也推动着这个社会在不断前进!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冰整理编辑!